liugan528
(1)单倍体育种单倍体植株往往不能结实,在培养中用秋水仙素处理,可使染色体加倍,成为纯合二倍体植株,这种培养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称为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具有高速、高效率、基因型一次纯合等优点,因此,通过花药或花粉培养的单倍体育种,已经作为一种崭新的育种手段问世,并已开始育成大面积种植的作物新品种。在单倍体育种方面,我国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1974年就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作物新品种--单育1号烟草品种。随后又育成了中花8号水稻和京花1号、京单92-2097小麦等面积栽培的作物新品种,还获得了多种作物的大量花培新品系。河南省在花培育种方面卓有成效,培育出了花培28、花配 2321、峡麦1号、豫麦1号、豫麦37号、花9、花特早、豫麦60号等优良品种(系),已累计推广700多万亩,在全国名列前茅。 (2)胚胎培养在植物种间杂交或远缘杂交中,杂交不孕给远缘杂交带来了许多困难。而采用胚的早期离体培养可以使胚正常发育并成功地培养出杂交后代,可以通过无性系繁殖获得数量较多、性状一致的群体,胚培养已在50多个科属中获得成功。远缘杂交中,可把未受精的胚珠分离出来,在试管内用异种花粉在胚珠上萌发受精,产生的杂种胚在试管中发育成完整植株,此法称为“试管受精”。用胚乳培养可以获得三倍体植株,为诱导形成三倍体植物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三倍体加倍后可得到六倍体,可育成多倍体新品种。 (3)细胞融合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可部分克服有性杂交不亲和性,而获得体细胞杂种,从而创造新种或育成优良品种,这是组织培养应用最诱人的一个方面,目前已获得40余个种间、属间、甚至科间的体细胞杂种、愈伤组织,有些还进而分化成苗。目前,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已经能从不杂交的植物中如番茄和马铃薯、烟草和龙葵、芥菜等获得属间杂种,但这些杂种尚无实际应用价值。随着原生质体融合、选择、培养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今后可望获得更多有一定应用价值的经济作物体细胞杂种及新品种。 (4)基因工程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把目标基因切割下来并通过载体使外来基因整合进植物的基因组是完全有可能的,这项研究如果获得成功,将克服作物育种中的盲目性,而变成按人们的需要操纵作物的遗传变异,育成优良品种,目前这项研究刚刚起步,加上植物的遗传背景比原核生物更为复杂,因此,要用基因工程实现作物改良,以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将是21世纪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5)培养细胞突变体无论是愈伤组织培养还是细胞培养,培养细胞均处在不断分生状态,容易受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如射线、化学物质等)的影响而产生诱变,从中可以筛选出对人们有用的突变体,从而育成新品种。尤其对原来诱发突变较为困难、突变率较低的一些性状,用细胞培养进行诱发、筛选和鉴定时,处理细胞数远远多于处理个体数,因此一些突变率极低的性状有可能从中选择出来。例如植物抗病虫性、抗寒、耐盐、抗除草剂毒性、生理生化变异等的诱发,为进一步筛选和选育提供了丰富的变异材料。目前,用这种方法已筛选到抗病、抗盐、高赖氨酸、高蛋白、矮秆高产的突变体,有些已用于生产。 
园艺植物育种的发展趋势育种目标更加紧密结合生产与科技的发展及市场竞争的需要育种目标总的趋势;培育“髙产/优质、,高效”的品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国都十分重视园艺植物的品质育种,注重产品的外观、整齐性、货架寿命等商品性状、,提髙鲜食及加工品质,改善营养保健价值和消除有害成分。,由于农药用量不断增加,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而且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同时农药残留也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培育抗病虫品种乃至兼抗、多抗品种也成为当务之急。在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及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有些专家预言,将来多数植物将需要在目前认为不适合的区域种植。有些园艺植物需要种植到废弃的工地和矿物、废物垃圾场地,因此,提高园艺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性也会逐渐提到日程上来。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不仅要考虑产量、品质的构成性状,而且要考虑它们的生理基础,因此提高品种的光合效率及光合产物的利用率以及理想株型的育种等也引起了育种界的重视。另外,还有选育适于机械化作业的品种、节省劳动力的品种,针对产品不同用途和加工方式分别选育专用及兼用品种等。、1重视种质资源的搜集、评价和开发利用育种界逐渐认识到种质资源是育种事业成就大小的关键彳而且随着园艺生产的规模化,种质资源多样性疋在不断减少,各国和许多育种者都非常重视种质资源调查、搜集工作,许多国家都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种质资源库。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比较1善、规范化的资源工作体系,如美国农业部、日本农林水产省都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各物种质资源的考察、搜集、保存、评价工作,以及建立管理资料档案、种子种苗检疫、繁殖、分发、交换等制度,使种质资源工作和育种工作密切联系,及时满足育种的需要。3^重视育种应用基础及育种技术的研究要提髙育种效率,必须加强和育种关系密切的应用基础学科的研究,只有育种者对他所从事育种的植物,特别是对目标性状的遗传、生理、生态、进化等方面的知识有深刻的了解,并且以这些知识为基础,采取切合实际的育种方法,才能提高育种效率。近年来,主要园艺植物有关产量、品质、抗病性、株型、雄性不育等主要经济性状遗传研究方面的进展,对提高育种效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强多学科协作和鼓励企业投资育种对于解决复杂的育种任务,从种质资源的评价、筛选,杂种后代的鉴定、选择,品系、品种的比较鉴定等以育种工作为中心,根据需要组织育种、遗传、生理、生化、椬保、土肥、栽培等不同学科的专业人员参加,统一分工、协同攻关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式,正受到比较普遍的重视。园艺植物育种是一个周期长、投入多、风险大,但对发展现代化农业举足轻重,并且回报率也是非常高的事业。许多国家不仅明确规定对品种选育等工作拨专款予以推动和扶持,而且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农业育种。育种途径及育种方法、手段的更新对新的育种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如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和分子辅助育种等都在积极探索。以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改进鉴定手段,提高育种效率。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对大批量的小样品进行快速准确地定性和定量鉴定,对含量极少的成分进行微量和超微量的分析;对植物的组织、细胞结构的解剖学性状利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等标记有用性状;利用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分析处理大跫数据资料等,这些都将极大地提髙育种的效率和精确度。
1、传统的遗传育种方法,利用具有不同性状的亲本之间进行杂交,选育优良性状聚合的杂交后代;2、基因工程技术,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控制优良性状的一个或多个外源基因转入欲改造植物的基因组,从转基因后代中筛选培育新品种;3、人工诱变,利用化学或物理的基因诱变方法处理植物材料获得不同突变体,从中筛选培育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