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658795
烟草概述 一、烟草的起源和传播 烟草起源于美洲、大洋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岛屿。目前发现有66个种,被栽培利用的仅有2个种,即普通烟草 (NL)又叫红花烟草,和黄花烟草(Nrustica L)。美洲印地安人栽培利用烟草最早。1492年10月,哥伦布率领探险队到达美洲,看到当地人在吸烟。1558年航海水手们将烟草种子带回葡萄牙,随后传遍欧洲。16世纪中叶烟草传入中国。开始传入的是晒晾烟,距今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1900年在台湾试种烤烟,自1910年后相继在山东、河南、安徽、辽宁等地试种烤烟成功,1937年~1940年开始在四川、贵州和云南试种,发展成为我国主产优质烟区。20世纪50年代引进香料烟,20世纪60年代引进白肋烟,分别在浙江新昌、湖北建始试种成功。黄花烟约在200年前由俄罗斯传入我国北部地区种植。 二、烟草生产现状及其重要作用 烟草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吸烟是亿万烟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国家和地方财税的重要经济来源,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84年我国成立国家烟草专卖局,统一领导、全面管理烟草行业的生产和销售业务。烟叶生产坚持“计划种植,优质适产,主攻质量,坚持改革,提高效益”方针,大力推行“区域化,良种化,规范化”科学种烟措施,使我国烟草生产有了长足发展。20世纪80年代,我国种植烟草面积年均约2000万亩,总产4000多万担。1990年~1997年年均达到2500万亩,总产约6000万担。良种化面积达95%以上,烟叶质量有明显提高,上中等烟由60%提高到80%,上等烟达20%。烟草是高效益作物,我国烟区多在经济较落后的贫困地区,有200万农户约1亿人口靠种烟维系生活。种1亩烟当年可收现金1000~2000元,为粮食作物的3~5倍,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提高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烟草又是高税利商品,农业税利30%左右,工业税利60%以上。我国有3亿烟民,每人每年可消耗2000支烟,日夜不息地为国家创造财富。1995年烟草工商税利710亿元,1998年是950亿元,2000年可达1000亿元,占国家财政收入的10%,高踞各行业之首位,为国家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巨额资金。云南省是著名的烟业大省,1996年种烟600多万亩,总产烟叶700多万担,生产卷烟700万箱,”两烟”税利共300多亿元,占云南省财政收入的70%,为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发展趋势 目前,烟草行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吸烟影响人们的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尽管尚有不同说法,但大多数国家都在宣传戒烟。世界上规定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限制在公共场所吸烟,甚至有些国家通过法律禁烟,向烟草公司索赔吸烟造成的巨大损失。连世界上最大的烟草公司,美国菲莫烟草公司也承认吸烟造成的危害。美国、英国的烟民减少了20%以上,新加坡争取成为不吸烟国家。吸烟有害健康似乎已成定论。吸烟有害健康的主要物质是烟叶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焦油,对人的气管和肺有致癌作用。为了人们的健康生产低焦油卷烟,提高吸烟的安全性已风靡世界各国,是今后烟草行业发展的方向。烤烟叶焦油含量高,晾晒烟叶焦油含量低。在烤烟叶中加入30%~40%的晒晾烟叶开发混合型卷烟,是生产低焦油卷烟的有效措施之一。国外混合型卷烟开发早,进度快,品牌多,质量好,焦油含量降到12毫克/支以下,已占全部卷烟市场的70%以上,超低焦油卷烟(6毫克/支以下)也在发展。我国差距较大,混合卷烟开发晚,品牌少,质量差,销路不畅,仅占市场的5%。烤烟型卷烟仍主宰市场,焦油含量在15毫克/支以上,安全性差。“入世”以后,国外低焦油混合型卷烟肯定会大量进入中国,我国卷烟市场会受到严重冲击。大力开发低焦油卷烟,提高吸烟的安全性,增强与外烟的竞争力,保住国内市场,严防财源外流,是我国烟草行业十分紧迫的任务。烟草溯源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烟草最早源于美洲。考古发现,人类尚处于原始社会时,烟草就进入到美洲居民的生活中了。那时,人们在采集食物时,无意识地摘下一片植物叶子放在嘴里咀嚼,因其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正好起到恢复体力和提神打劲的作用,于是便经常采来咀嚼,次数多了,便成为一种嗜好。 考古学家认为,迄今发现人类使用烟草最早的证据是在墨西哥南部贾帕思州倍伦克的一座建于公元432年的神殿里一幅浮雕。它是一张半浮雕画,浮雕上画着一个叼着长烟管烟袋的玛雅人,在举行祭祖典礼时,以管吹烟和吸烟的情景,头部还用烟叶裹着。考古学家还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印第安人居住过的洞穴中,发现了遗留的烟草和烟斗中吸剩的烟灰,据考证这些遗物的年代大约在公元650年左右。而有记载发现人类吸食烟草是在14世纪的萨尔瓦多。 很久以前,美洲土著人就有崇拜太阳和祭祀吸烟的习俗。一些考古分析还发现,3500年前的美洲居民便有了吸烟的习惯。随着美洲史的进一步发掘,烟草史也许会向印第安史更早的时期延伸。加上当今普遍栽种的红花烟草性喜温热,烟草源于热带美洲的观点就更具有了说服力。 香烟概述菸草是土生於南美洲的一种植物,其叶子可用来口嚼或做成卷菸来吸。最早享用菸草的是美洲的印地安红人。当欧洲探险家抵达新大陆时,菸草的使用在美洲已经相当普遍。到了十六世纪,菸草被传入欧洲,然后再流传到世界各地。 二十世纪以前,菸草大部分以咀嚼、嗅闻(snuff)、烟斗以及雪茄的方式被使用。十九世纪末期、由於制造香菸的机器被发明,纸菸成为菸草使用的主要型式。 在国人众多的嗜好品中,崇洋媚外之风越刮猛,唯独香烟这个为国家创造最大税利的奢侈品最使国人扬眉吐气,尽管洋烟在80年代的中国各地也神气了一段时间,但我们的国产烟最终还是打败了这些侵略者。高档香烟吸引人之处在于其优美醇和的香气。同样是烟草,同样只是吸吸它的烟气而已,人们竟愿意用百倍的价钱买来享受,这同香水的情形一模一样——香气在这里起了决定性作用。 
获奖概况 根据2016年3月研究所官网显示,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共取得科研成果172项,其中国家级奖13项,省部级奖75项。 国家级获奖概况 序号成果名称获奖类型及等级获奖时间1烟草单倍体育种科学大会奖1978年2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1年3聚乙烯膜覆盖栽培技术(烟草)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4中国粮食和经济作物发展综合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年5山东省烤烟优质栽培技术开发试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8年61989年度《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7我国地方晾晒烟资源普查和品质鉴定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8烟草种间体细胞杂交育成新品系进入生产应用阶段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9优质丰产多抗(耐)广适性烤烟新品种中烟90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10烟草侵染性病害调查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11烟草品种资源收集、繁种、鉴定和利用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12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13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本底多样性和技术指标体系及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资料来源: 具体获奖成果详见: 项目承担 截至2015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行业烟草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承担的科研项目30项,其中国家烟草专卖局11项,省级或其它部委9项。完成并通过鉴定的科研项目16项,完成并推广的科研项目8项。 国家烟草改良中心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总经费突破1亿元。 论文发表 根据2016年3月研究所官网显示,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共出版科技专著40余部,编写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 截至2015年12月,烟草行业烟草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正式发表论文50余篇,SCI 8篇,国际学术交流会议上宣读4篇,在国外期刊上正式发表的科技论文5篇,参编专著4部,主持制定的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2项。 共烟草行业烟草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发表论文SCI论文8篇,其中顶尖SCI期刊1篇(第二完成单位),院选核心SCI期刊2篇,累计影响因子576。发表国际会议论文1篇,中文论文12篇,其中EI收录1篇,院选中文核心5篇。主编著作2部,参编著作1部。 国家烟草改良中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专业著作7部。 青岛烟草资源与环境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育成烤烟品种8个,获得专利40余项,发表论文500余篇。 专利及其他 根据2016年3月研究所官网显示,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共育成30多个国审烟草新品种。制定、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60余项。 截至2015年12月,烟草行业烟草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主持制定的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2项。 2014年,烟草行业烟草病虫害监测与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研究室共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制定行业标准1项,软件著作权3项。 国家烟草改良中心培育并通过国家审定的烟草新品种8个。 青岛烟草资源与环境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育成烤烟品种8个,获得专利40余项。 《中国烟草科学》 原刊名称为《中国烟草》,创刊于1979年,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1997年,《中国烟草》更名为《中国烟草科学》。主要辟有烟草遗传育种、栽培技术、植物保护、调制分级、生理生化、综合信息、实用技术、烟叶工业利用、专论等栏目。 期刊曾获得山东省科委评为优秀级科技期刊,被《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皇家化学学会系统列文摘、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维普MARC数据、维普DC数据收录,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