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sie_guo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的普遍确立,各行业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越来越高,且随着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会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也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会计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因此,本文通过对目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关键词:新形势;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意见 一、新形势下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意义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长期从事会计工作的实践中形成、积累并应遵循的处理会计业务活动的行为规范总和。新形势下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一方面是国家不断完善会计行业发展的要求。国家经济不断向前发展,规范会计行业的法律法规不断制定并完善,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是贯彻执行好国家财政法规和稳定国家经济秩序的有力保障,对我国法制国家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提高我国整个会计行业队伍素质的保证。另一方面,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是完善企业会计发展的要求。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普遍确立,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得会计信息成为所有者了解企业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的反映对促进所有者做出合理决策及防止经营者谋取个人私利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各种社会诱惑也随之增加,而会计作为我国各职业岗位中有着关键性作用的职业,其工作人员在利益驱使或权力的胁迫下某些时候会进行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操作,如进行会计造假,伪造、篡改、隐匿会计资料,进行会计账簿、会计报表造假,以权谋私,利用职位之便谋取私利,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造成该种现象原因大体分析如下: (一)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素养有待加强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学历、高职业道德的会计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但我国会计行业从业人员整体职业道德素养水平却仍存在不足,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①部分会计人员职业能力不强,在执行会计业务时墨守成规,不愿学习新的会计职业技能,对于新的会计思想、方法不愿接受,尤其是部分从事会计行业多年的老会计人员,不愿创新,不愿接纳新的事物,导致知识、技能的老化,不能很好促进企业会计的发展,使之真正推动企业的发展。②部分会计人员不能很好的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他们甚至对国家最新出台的一些会计法律法规都不能很好的了解掌握。③一些会计人员在利益面前经不住诱惑,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坚持原则,做一些违法违规的事情,或存在上级领导因利益对会计人员进行施压,造成部分会计人员为了明哲保身,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为领导的私利服务。 (二)领导者原因 多数会计人员是在企业上级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一些领导者的意志往往会被强加给会计人员,如果某些上级领导的职业道德素养不高,就会导致一些会计人员放弃职业道德,为领导服务。如部分上级领导在各种利益驱使下或为了追求过高目标额的实现等满足一己私利的行为而放弃职业道德,利用职位之便胁迫会计人员为其私利服务,而部分会计人员会在利益的诱惑或领导者以将其辞退等行为的胁迫下放弃职业道德,利用职务之便进行会计信息造假等各种违规操作,致使会计信息失真,损害企业集体利益。 (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不够重视 经济发展,物质财富增加,各种利益诱惑随处可见,在如此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下,增加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就显得更为重要,而目前我国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却不足,整个社会的职业道德重视度并不高,职业道德虽在工作实践中能够不断加强,但其本身的教育培养也不容忽视。首先,学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足够重视,学校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培养,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而知识学习阶段价值观的培养,对以后进入职场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其次,进入会计行业之后的职业道德教育多以公司培训为主,但公司培训也多为职业能力的培训,忽视了对职业道德的培训。对职业道德教育的不重视成为职业道德素养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监督机制不完善 虽然我国已制定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来规范会计人员行为,但关于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处罚办法的法律规定却仍不健全,无法达到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人员实现严惩严办以警示的作用,导致部分会计人员无视法律的存在,铤而走险,谋取私利,法律对其监督存在一定的漏洞。我国对会计行为的其他监督还包括审计监督、财税监督等,但这些监督部门往往各自为政,缺少有效的沟通协作,不能真正的发挥对会计人员的有效制约。会计监督体系的不完善使得会计管理存在一些漏洞,而有些会计人员钻了会计管理的漏洞,进行一些违法违规操作,丧失了职业道德。 三、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的措施 (一)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学校要加强对会计人才的职业道德教育。学校是会计从业人员在走进会计岗位前的专业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形成的职业价值观对以后的学习、工作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在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才在走进职场之前就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素养,这对会计人员爱岗敬业,实现自身价值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工作单位要重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这主要体现在工作单位对员工的培训上,工作单位除要重视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的进一步培训之外,也不能忽视了对员工职业道德的教育培训;最后,自身加强努力。会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不能只依赖于学校或工作单位的学习或培训,自己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也要通过不断学习新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二)完善法律作用的发挥 一方面,加强法律法规对会计人员的制约监督作用,促使法律法规真正的规范和制约会计人员的行为,严格遵守法律规范和明确的会计人员职权范围,对于各种违法违规现象,要依据法律规定进行严厉的惩戒,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得会计人员的违规成本大于违规收益,从而失去违规动机。在法律上要完善对一些授意或胁迫会计人员进行违规操作的上级领导惩罚的规定,在对其处罚程度上要大于会计人员,我们要真正做到既保护好了投资人的利益,尽量减少因会计人员的一些不良行为对其造成的损失,更做好了对会计人员的保护,使其不在威胁或授意的情况下做出损害人民或集体利益的行为,为会计人员更好的完成工作创造一个好的法律环境。另一方面,加强对会计人员法律的学习,使其真正了解法律对于会计行业进行的相关规定,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以避免部分会计人员在工作当中因不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而触犯了法律。 (三)建立建全监督机制,加强奖惩 首先,完善公司内部对会计人员的监督。一方面,完善内部审计对会计人员的监督,通过对账务的审查来发现是否存在会计人员制造假账等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会计与会计人员之间的监督,一旦发现其他会计人员存在违规操作,要立刻进行举报等。其次,完善外部监督。主要是财税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国家审计部门以及大众舆论等的监督,对会计人员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的监督,实现会计人员的自律,减少或消灭会计违规行为。在加强对会计人员监督的情况下,要配以完善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定期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考核、评价,并进行奖励和惩罚,与升职、职称评定、工资等级等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会计人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并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 (四)完善会计人员执业环境 这里所谓的会计人员执业环境是指企业文化、会计人员及其领导者、整个会计行业的诚信度及职业道德水平。大环境影响小环境的发展,因而我们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发展,如果一个企业拥有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就会带动整个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的提高;会计人员自身也要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进步;每个领导者对于员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如果领导者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就会带动下级员工不断进行学习,将其作为前进的榜样,这对于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如果整个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说平很高,每位会计人员作为其组成部分也会在大的发展环境下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而个体职业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又会促进整个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完善各方面的职业道德,为会计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职业环境,是其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措施。 四、结束语 经济不断发展,会计的重要性也不断加强,作为会计工作直接执行者的会计人员,其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对整个会计行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通过社会、道德以及法律等多重约束,从根本上解决导致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各种因素,真正规范会计职业道德,使其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参考文献: 陈三美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J]皖西学院学报,2004(2) 韦乃儒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必要措施[J]广西会计,1997(9) 吴楠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院报,2008(3) 刘兵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之我见[J]经济研究导刊,201(28) 雷鹏飞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机制的若干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10) 程晓燕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的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7) 
规范会计行为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会计法律规范,二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前者是以刚为主。后者是以柔为主。刚是基础、是前提,柔是更高层次的行为规范。刚柔相济,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文在阐述二者差异的基础上,着重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做点粗浅分析: 一、认清刚柔的差异,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 首先,二者产生的时间不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要比会计法律规范产生得早。会计职业道德在会计产生就出现了,并贯穿于会计的发展始终,随会计职业的发展而发展。而会计行为法律规范,只是在阶级出现以后才产生,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在阶级社会里,只能有一种会计法律规范,即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但却可能有多种会计职业道德并存,体现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整体利益,使社会行为规范化和有序化。 其次,二者依靠的力量不同。会计法律规范是由统治阶级制定,并使用国家机器强制执行,是强加于会计人员之外的规范,具有较强的他律性和异己性,无论会计人员是否愿意都必须无条件地执行,如果不执行将受到法律制裁。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则是会计职业界长期进行会计实践活动自发形成的,具有自发性,是一种约定俗成。再次,二者作用的范围不同。会计法律规范只干涉会计人员的违法行为,明确规定会计人员的职权和责任与义务,只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对于合法但不合情理的会计行为则规范不了。因而会计法律规范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渗入到会计行为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会计人员的心理方面,时时刻刻都在规范着会计行为,约束着会计行为的每一个环节,力求会计行为优化。即便不违法,但违反情理的行为,也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良心的责备。 可见,会计法律规范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在作用上取长补短,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才能更好地规范会计行为。 二、会计职业道德是更在层次的行为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是高层次的行为规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会计职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特殊职业,要求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凡是专业性较强的职业的工作质量,外行人是难以判断、评价和监督的。这就要求从事本职业的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般都缺少足够的专业知识来评价和监督会计人员,除了执业的会计师对会计行为进行监督以外,主要靠会计人员的良心,良知和职业道德来自觉地规范其行为。 第二,会计职业规范是会计法律规范的延伸和补充。会计法律是以强制的手段对会计行为进行外部的显性规范,为会计行为合法化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法律规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责任心、技能、心理素质等深层次的隐性行为,会计法律规范是无能为力的。一般地说,一个会计职业道德高尚的人,是不会违反会计法律的;违反会计法律的人,总是从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开始,再发展到触犯会计法律。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计职业规范是会计法律规范的延伸和补充。 第三,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关系的基本尺度。调整会计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会计人员与企业外部委托人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会计人员与企业内部的关系,会计人员只有在职业道德的规范下,才能摆脱各种关系的不正当的干预,才能限制私欲和自利,才能客观、公正、真实地提供企业财务信息。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会计人员的良好职业道德,应当是具有良好的职业品质、严谨的工作作风,严格的工作纪律,较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将会计职业道德自觉地转化为个人内心的觉悟和坚定的信念,努力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锻炼,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目前,要从以下四条途径来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职业道德。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会计人员使命感。会计人员的道德修养,一方面依靠自我教育,另一方面还要依靠社会教育来强化。具体措施是:1.各类设有会计专业的学校,应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2.在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应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并且摆在突出位置;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资格考试内容中应包括会计职业道德内容;4.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宣传正反面典型,加以舆论引导;5.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进行政治思想、法制、政策水平、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各种教育,使会计人员能够自觉地根据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进行自我反省、检查、剖析,提高自己对会计工作地位的认识,增强会计人员使命感。 (二)加强业务素质训练,提高会计人员执业能力。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增强责任感。其次,努力钻研业务,重视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学习内容上要不断地更新,在学习方法上要不断地突破,提高对职业环境的适应能力。训练自己的文明、规范的言谈、举止和仪表,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同时,还必须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三)健全职业道德评价系统,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会计职业道德的监测评价系统是会计职业道德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建立健全监测评价系统。(1)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跟踪监测系统,及时发现会计职业道德状况的新动向;(2)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系统,成立道德委员会。其次,制定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和恰当的评价方法。 对道德评价结果应使用奖罚手段、示范道德榜样。(1)大众传播媒介等方式、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始终置于各单位内部和社会公众的督导之下,充分显示出“道德法庭”的强大威力;(2)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执行情况,建立检查、考核、评价、奖罚制度,并与岗位资格、聘任业职务、提职、晋级结合起来;(3)建立健全选拔机制,选拔政治品质好、事业心强、工作认真负责、讲道德、守纪律、具有会计知识和技能的人从事会计工作,并定期对其进行培训。要把精神与物质奖励结合起来。 (四)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营造一种良好的会计环境。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更是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例如,单位负责人为了升迁,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等。营造一种良好的会计环境,不是光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还要依托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要与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同步,才能搞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