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执小念。
署名权作为著作人身权的一项权利,各国法律都有规定。对于什么是署名权,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中国著作权法的第十条第(二)项之规定,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第二种观点认为署名权是指作者在自己创作的作品及其复制件上标记姓名的权利,又称姓名表示权。第一种观点,将署名权与作者身份权联系在一起,容易使人误将署名权等同于作者身份权。第二种观点注意到了署名权与作者身份权的区别,准确地把握了署名权的实质,即在作品及其复制件上标记姓名的权利,而不管这种标记出于什么目的。在理解署名权的含义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署名权的主体。署名权主体是作者,但作者不等同于创作作者的自然人。根据中国著作权法的第11条、第17条的规定,作者有三种情形:第一,创作作品的自然人;第二,被视为作者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第三,由委托合同明确约定而取得作者身份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作者这一概念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作者不仅包括一切文学、艺术、音乐、戏剧或科学作品的创作者,而且也包括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或广播组织;狭义的作者仅包括进行文学艺术、音乐或戏剧作品的创作人。因此,哪些人可以成为作者要由各国法律甚至国际公约来规定。另外,署名权与著作权主体也是两上不同的概念,这是因为作者并不等同于著作权主体。著作权包含有多种权利,其主体情况复杂,作者仅是著作权基本主体之一。除了作者之外,著作权主体还包括继承人、国际组织等。署名权可以独立于著作权其他权利而成为作者单独享有,故署名权主体并不等同于著作权主体。署名权的客体,主要有“作品说”与“人格利益说”两种。同意“人格利益说”。因为按照通说,人格权所要维护的是某种人格利益,署名权虽然属于民法上的人格权而不属于身份权,其理所当然应以某种利益为客体。这种客体是什么呢?应是“作者与作品的联系”,具体地讲就是作者对自我身份的公开进行控制。这体现了作者对其身份是隐瞒还是公开以及隐瞒或公开方式程度的意志自由隐私利益。署名权是个人的一项权利,可以进行公示,也可以选择不进行公示。但是在相关合同签署时一定要表示署名权,最终是属于哪一方,不能由出版社进行随意更改相关的署名权,以侵犯他人的相关作品的专利权益。一般来说,作者的署名权是不会因为代替出版而进行更改的。 
合同编号:_________委托人: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受托人:_________ 签订时间:__年__月__日第一条 委托人委托受托人处理______________事务。第二条 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的权限与具体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条 委托期限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第四条 委托人(是/否)允许受托人把委托处理的事务转委托给第三人处理。第五条 受托人有将委托事务处理情况向委托方报告的义务。第六条 受托人将处理委托事务所取得的财产转交给委托人的时间、地点及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七条 委托人支付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所付费用的时间、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八条 报酬及支付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九条 本合同解除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十条违约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十一条 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按下列第___种方式解决:(一)提交____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二)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第十二条 其他约定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十三条 本合同未作规定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执行。委托人(章):住所:法定代表人(签字):电话:开户银行:邮政编码:监制部门:受托人(章):住所:法定代表人(签字):电话:开户银行:邮政编码:印制单位:注意事项委托合同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项合同,为了保障委托人的合法、合理利益,对于相关条款应明确约定,所以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注意条款的约定。 委托合同如果是有偿的,因受托人的过错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但是,若是因委托人自己指示不当或其他过错,致使受托人遭受不应有损失的,该损失由委托人自行承担。委托合同若是无偿的,因受托人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委托合同若是有偿的,应在合同中对于报酬的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事项进行明确约定。1、明确约定报酬的支付方式,以现金支付或是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2、明确约定报酬的支付时间,在完成委托事务后,委托人应支付约的报酬给受托人。同时,委托人还应支付给受托人在委托事务处理中垫付的相关必要费用。3、明确约定委托事务但因受托人的过失而未能完成,委托人可以不支付报酬或是就已经完成的部分给予相应的报酬。 在订立合同,建议根据实际具体委托事项对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的方式、诉讼管辖地等约定清楚,以降低合同履行风险和保证合同顺利履行,并尽可能保障作为承租方的合法、合理利益。 委托合同与代理关系 委托合同与代理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但两者又有明显的不同:1、适用范围不同。就代理关系而言,代理包括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等多种类型,而委托合同仅仅是产生委托代理关系的基础,与法定代理、指定代理无关。同时,委托合同还适用于代理制度以外的不涉及第三人的经济行为和单纯的事务行为。2、效力范围不同。代理关系是存在于代理人、被代理人、第三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其法律效力涉及这三方面的当事人,代理人必须有代理权,基于代理行为而产生的法律后果――法律关系的建立、变更或消灭则对被代理人与第三人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委托合同则与此不同,其法律约束力仅及于委托人和受托人,即使在委托代理中,委托合同也只是为被代理人向代理人授予代理权提供了法律前提,但其本身对第三人不产生法律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