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panghai
大家生病的时候,知道是什么在作怪吗?我们吃的面包是由什么变得膨胀呢?我们吃的蘑菇又叫做什么呢?对了,他们都是微生物。现在,就和我一起走进微生物的世界吧。读了“神奇校车”之《走进微生物》这本书,我明白了很多知识呢!微生物一般分为五类:真菌、细菌、病菌、藻类和原生动物,它们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35亿多年了,比植物、恐龙和其他任何生物都早,比我们人类更是早多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微生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喂养着所有生命。没有它们,就没有现在地球上多姿多彩的世界了。厉害吧?微生物很小很小,要不怎么叫做微生物呢?(*^__^*) 嘻嘻……但是,微生物虽然小,功劳很大。面包膨胀就是微生物的功劳,我们每天呼吸的氧气,很多也是微生物产生的;还有我们喝的酸奶,生病时吃的药物等等,它们对我们的帮助可大了。大多数微生物都是看不见的,比如真菌。说起真菌,我们最常见到的就是蘑菇了。据说在美国一个地方长着最大最大的蘑菇真菌,大到10吨多重,真是不可想象啊。微生物最喜欢潮湿、阴暗的角落了,而不喜欢太热或者太冷。所以我们经常把食物放进冰箱里,就是为了不被这些微生物破坏了。微生物最喜欢的是甜食了(和我们小朋友一样哦),甜食里的糖分能够帮助微生物快速生长和繁殖。微生物的生长可以分解食物残渣,产生二氧化碳和腐殖质(听着这么难受啊)。看来,以后刷牙要刷干净了,要不就会生病的。说起疾病,也离不开微生物。病菌也是微生物的一种,它们通过我们身体上的伤口,或者手进入我们的身体,给我们制造麻烦。它们无孔不入,特别是当我们睡眠不足、饮食不佳而疲倦时,更容易侵袭我们。据说有超过200多种的病毒让我们感冒、发烧。我说呢,很多同学动不动就感冒了。所以,我们要坚持锻炼身体,饭前便后把手洗干净,不给病毒留机会。也有好的微生物,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帮助很大。比如,我们吃的馒头发酵的东西叫做酶。这种酶除了让面包、馒头发起来之外,还能用来做酸奶、酱油、纸张、洗衣粉、口香糖呢,真是不简单。更有一些微生物能够“打击”病毒类的微生物,消灭这些“害人虫”,让我们生病的身体尽快康复。看了这本书,我不但知道了微生物有很多种,有的对我们有害,有的对我们有益,而且还知道了,在我们的生活中,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微生物。当然,微生物更离不开我们。 
微生物的定义 现代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形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但有些微生物是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 1 特点: 个体微小,一般<1mm。 构造简单,有单细胞的,简单多细胞的,非细胞的。进化地位低,大多依靠有机物维持生命。 2 分类: 原核类: 三菌,三体。 三菌:细菌、蓝细菌、放线菌 三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类: 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 病毒,亚病毒 ( 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3 五大共性: 体积小,面积大; 吸收多,转化快微生物; 生长旺,繁殖快; 适应强,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微生物千姿百态,有些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当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微生物非常小,必须通过显微镜放大约1000 倍才能看到。比如中等大小的细菌,1000个叠加在一起只有句号那么大。想像一下一滴牛奶,每毫升腐败的牛奶中约有5千万个细菌,或者讲每夸脱牛奶中细菌总数约为50亿。也就是一滴牛奶中可能含有50 亿个细菌······请在其中选出对您有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