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0030769
植物检疫是植物保护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植物检疫所具有的特点却不同于植物保护通常采用的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等措施。主要区别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植物检疫的对象与一般防治的对象不同。植物检疫针对的有害生物一般都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以及几个国家双边或多边植物检疫协定规定的危险性特别大的一些害虫、病原物或草害,往往是国内未发生或分布未广的、且一旦传入可能引起重大经济损失的有害生物。这就决定了可能传带这些危险性有害生物法定应检物在某一特定区域(国家、地区)流通时都需接受植物检疫,只有经植物检疫合格或检疫处理合格后,这些应检物方可进入该地区。第二,两者所采取的处理要求不同。经检验发现有害生物后要采取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来处理受感染或受害的应检物,从这点来说植物保护和植物检疫有一定的共性,但两者的最终要求却不同。植物检疫所要求的是应检物经检疫处理后不再带有限定的有害生物,或达到经过风险分析后的允许指标,即检疫处理的效果要求彻底杀灭有害生物或即使带有也不能造成为害;而植物保护中所言的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的防治效果往往只要求将有害生物的为害程度控制在经济允许的阈值或防治指标以内。第三,植物检疫的研究内容与工作方法不同。植物检疫所针对的有害生物一般都是本国、本地区未发生或分布未广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因此,植物检疫的重点是及时掌握国内外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分布、发生、为害情况等信息,对这些危险性有害生物作风险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检疫决策,有针对性地研究这些有害生物的检测技术与鉴定标准、处理方法等。工作中,植物检疫是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依靠各相关部门(海关、外贸单位、邮电、交通运输等部门)的紧密合作来防止有害生物传入或传出。而植物保护所研究的是针对本区域内发生的各种重要病、虫、草鼠害,包括它们的发生、流行与防治,在此基础上制订某一地区某一作物上特定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计划。 
我可以帮助你,不知道你有没有题目或者选题方向,你可以百度HI我
广州市货运站场发展情况,字数限制,附件里面也有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广州市规划局向社会公布了未来数年内交通全方位发展方案,提出了科学、系统、人性和捷运的发展目标。据悉,这是广州城市建设的系列规划之一。从中可以看出广州市的交通规划已摆脱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窠臼,真正贯彻了以规划为龙头,有效指导全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铁路:番禺要建火车站 广州火车站每逢春运就被民工潮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现象,有望随着四个火车站的改造和建设而得到极大缓解。 据悉,一个城市拥有四个火车站在全国是首创。全面建成后,广州将形成以流花火车站为中心,东、西、北面都有火车站的铁路站场网络布局。目前,除番禺火车站还在规划中外,其他三个火车站的改造工程都在进行中。流花站:高级列车进出 改造后的流花站仍是广州地区的中心火车站,主要用于高级列车进出,以广州和北京、上海等商务活动较集中的大城市间的高速列车的终到始发为主。目前,流花站的改造工程已经动工,计划覆盖目前的4个站台,建设高架候车室,使候车面积扩大到30000平方米,将站台由4个增加到7个,将到发线由7条增加到13条。 同时,在流花站北面、梓元岗一带还将修建一个广场,把南北广场打通,用于疏散南广场的部分车辆和人流,从而解决流花地区交通拥挤问题。东站:沿海铁路疏解 广州东站将用于解决往东方向的铁路疏解,主要是正在建设中的沿海铁路,如到福建、浙江线路的始发终到,以及往深圳、香港的铁路始发终到。番禺站:往西往南输送 目前初步规划,番禺火车站将修建在番禺市桥镇以西约2至3公里的位置,作为广州三个主要铁路客运站之一。 番禺站将主要用于疏解往西和往南方向的客流。将来的广深港高速铁路将把番禺站作为始发终到站,所以会增加该站往深圳、香港发车的班次。同时,往广西、贵州、云南、湛江等方向的列车将来也可能在番禺站始发终到。北站:疏解民工客流 花都火车站已改名广州北站,主要用于疏解北面的列车,包括广州至长沙、武汉、北京的路线,以及从这些地区经过的列车。从外来民工相对集中的省份来的、不需要直接进入广州市区的列车,都将集中在北站始发终到,然后通过高速公路把民工疏解到广东各地。全国最大铁路货站 广州的铁路货运站场发展已比较完善,目前东有石牌、南岗;北有大朗、江高、花都;西有三眼桥、广州南站、石围塘等。铁道部要求在全国建6个集装箱区域中心,广州被指定为其中之一。 目前,区域中心选址初步定在花都军田火车站和广州北站中间的位置。据悉,该集装箱站场总规划用地5000亩,为全国最大。将来广州地区所有通过铁路的集装箱运输都将集中于此。到香港不要1小时 有关部门已规划修建第二条广深线和京广线。这两条高速铁路线建成后,乘火车从广州到北京有望10小时以内到达;而从广州到香港,将不超过1个小时!广深港高速铁路 目前初步规划将广深高速铁路和南沙南部地区的铁路结合起来,以番禺客运火车站为始发终到站,经番禺西部和南部地区,在南沙过珠江,进入东莞虎门,再到达深圳和香港。设计时速每小时160公里左右,届时从广州到香港不到1小时,比现在缩短一半。第二条京广线 新京广线按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标准设计,位于现在的京广线西部。届时从北京到广州有望10 个小时内到达。 两条高速铁路线都将经过南海和佛山地区,并在两个地区相连,同时和国家计划修建的其他高速铁路相连,形成一个高速铁路网络。东北西北连络线 除高速铁路外,广州市近期还将建设东北、西北两条铁路联络线,设计标准在双线准高速等级以上,位置定在以江高镇为中心,分别往东和往西。 据悉,这两条联络线的规划与广州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有关。广州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众多铁路线路的中间枢纽站,但由于流花站与广州东站之间是城市中心区,不可能再修建新铁路,火车如果从这两条处于城市外围的铁路经过,就能解决客货分流和列车不过市区的问题,也减少了对市区的污染。 城际交通:建设双快交通体系打造四大物流中心 为支持城市空间拓展,强化市域内主城和各组团间的联系,提高客货运输效率,广州拟构建以快速轨道交通系统、高速快速路系统为骨干的城市双快交通系统,同时打造四大城市物流中心。以高速快速路网构筑城市骨架 作为未来城市“南拓”发展重点,番禺片区主骨架道路系统规划了由4条城市高速路、10条城市快速路构成,形成 “五纵八横”的城市高快速路网络。南北向五纵道路为:西部干线(芳村-横沥),迎宾干线(洛溪-横沥),中南干线(仑头-龙穴岛),广珠东线高速公路(新洲-亭角)和东部干线(新造-南沙)。 东西向八横道路为:南大干线(南海-化龙),金山高速公路(碧江-化龙),市莲干线(市桥-莲花山),南二环高速公路(榄核-海鸥岛),黄阁干线(小虎岛-横沥)和万龙干线(龙穴岛-中山)。十五期间,将重点建设服务于南部地区的中部干线、广州东线高速公路、黄阁干线、番禺大道,改造迎宾干线。同时完善市区道路系统,建设机场高速北延线、华南北路、广园东路延长线及北三环高速等。以快速轨道串起网络城市 广州未来将逐步实施“南拓北优、东进西联”,构筑“一江多岸、两轴三带、两个转移带、三个大港、四大物流中心 ”网络型生态城市,需通过轨道交通线串接城市各发展组团。逐步建立以南北快线(机场线、三号线及延长线)为核心,常规线路为基础,市郊铁路为辅助的都会区快速轨道交通运输网。其中主要以地铁三号线使番禺与广州市内八区有效连接,四号线将使广州新城、科学城等与广州、番禺形成快速轨道交通。打造四大物流中心 四大物流中心按照布局分别为南部的南沙物流中心、东部的黄埔物流中心、北部的花都物流中心、西部的芳村物流中心。四大物流中心基本定位为,北部将结合机场、公路、铁路的发达交通发展为商贸物流中心;南部将结合南沙新港区、疏港铁路、公路发展成仓储物流中心;西部基于广佛都市圈的发展,打造成芳村商品物流中心;东部利用黄埔、新沙港设施,结合产业布局发展为生产资料物流中心。增建25个停车场 为适应广州的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广州市将在近期大规模修建公共停车场并规划路边停车区域。 在交通和人口密集的老城区修建公共停车场将是近期停车场建设规划的关键。据悉,在2005年以前,广州将建成公共停车场25个,其中荔湾区10个,越秀区13个,东山区和海珠区各1个。这些新建的停车场将提供3720个标准小汽车泊位,205个大车泊位。 为结合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充分利用空间,新建的停车场将采用地面、地下、立体等多种形式。此外,有关部门还对停车场做了中远期规划,在此基础上,荔湾区和越秀区将再各增加12个公共停车场,从而增加泊位2200个。 除公共停车场外,全市7个区还将划出有条件的道路发展路边停车场。 到2005年左右,广州市的泊位总量将控制在7958个。届时,广州市区停车难的问题有望得到有效解决。航空:新机场接纳私人飞机 新机场除了国内主要航线外,还将开通国内支线航空,即国内小城市到广州的近距离航空业务,例如广州到梅州、汕头、湛江等地座位在80个以内的航线。 新机场还将针对国际商务交通的发展形势,开通一些大型企业、财团、私人飞机的专用停机坪、飞机起降业务。 同时,加密航班,航线公交化。乘客随时到机场,随时买票,随时上机。 新机场将大力发展货邮航空业务。 根据规划,新机场北部已有6000亩用地作为国内最大的二级监管舱规划用地。目前首期1000亩已在建设之中,所有与海关有关的检验检疫、打包、集装、过关审批等业务均将在此进行。水运:多发展公共港口增建危险品码头 广州市已规划建设广州港南沙作业区,大力发展公共港口,并加强对危险品港口的管理和建设。 据悉,为发展广州物流业和充分利用南沙的海港优势,广州市已规划在南沙建设广州港南沙作业区,增加广州地区的深水泊位。同时,有关部门正在建设珠江新城轮渡码头、南沙、琶洲等轮渡码头,并将结合广州市的旅游资源、文物分布、城市结构调整等,再建一批公共旅游轮渡码头。 在大力发展公共港口的同时,广州将限制货主码头的发展。据悉,目前已搬迁了200多个货主码头,并通过政策限制其发展。 此外,为加强对化工原料、石油产品、液化天然气等工业危险品的运输管理,广州市将在淡水河,即新汕港下游的位置,珠江南航道、汾水一带,南沙港下游以及黄埔新港等处建立危险品码头。其中黄埔新港已经建好了一个民航石油库,并正在修建一条经过东部山区的60公里长的管线。建成后,该管线可将石油直接输送到广州新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