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S
21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11111111111111111111 
学好地理,建设祖国(论全球水资源)当今全球淡水危机的警钟已敲响,“如何应对水的威胁”已摆现在各国人民面前。西亚国家以色列开源节流,技术用水,使水资源得以充分合理地利用,是值得各国来借鉴。 以色列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271立方米,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年蒸发量达2500毫米。但是由于他们发展了先进的节水用水技术,“不毛之地”变成了“粮果之乡”。该国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有哪些独到之处呢? 一、管道引水,形成网络: 以色列重要的水源地是位于约旦河上游叙以边境的太巴列湖,该湖面积166平方千米,蓄水42.4亿立方米。为了充分发挥其效能,以色列从50年代开始投资数亿美元,修建了长达440多千米的引水管道工程。他们把太巴列湖水抽高到360米,然后通过直径2.74米的钢筋混凝土管道,依靠北高南低的地形把水送到中部和南部,形成覆盖国土60%的“国家引水渠”地下网络。 该工程每年总引水量9.9亿立方米,由于使用管道引水减少了渗漏和蒸发,线路损耗很少。它的建成使以色列核心区域的沙龙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粮果基地,使内格夫沙漠地区出现了5.7万公顷的绿洲,同时也缓解了耶路撒冷的用水紧张状况。 二、咸水淡化,多方集水: 微咸水、生活污水和暴雨洪水被称作边缘水,是人类未来的新水源。以色列很早就重视边缘水的利用,他是全球上最早开发利用微咸水的国家之一。该国通过先进技术把地下咸水淡化为Cl-低于400毫克/升的微咸水,并探索出一套成功使用微咸水灌溉的路子。他们采用先进的喷灌、滴灌和夜间灌水措施,让棉花、小麦与苜蓿这些对土壤盐分有不同要求的作物轮作,建立排水系统,利用雨季降水洗盐,使土壤盐分保持了周年平衡,防止了次生盐碱化。为了利用暴雨洪水,防止弃水,该国在北部年降水量200毫米~400毫米的丘陵区的每个可集水的小峡谷都兴建了小型水库,用于局部灌溉。在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的干旱农作区,采用地面喷洒化学物质阻止水分下渗,增加小雨的地表径流,使有限的降水集中流入农田。在大田,他们还实行作物残茬留田集水,增加了土壤的水分含量。以色列在利用微咸水的同时,还在内格夫沙漠南部兴建了海水淡化厂,采用闪蒸法获取淡水,同时,又在对海水蒸发处理时发电,一举两得。三、电脑微灌,系统控制: 以色列的电脑微灌技术给农业灌溉赋予了新概念,为全球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树立了榜样。该国的微灌设备由控制枢纽、管材部件和灌水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农业专家根据气象条件、土壤含水量、农作物需水量等参数编好程序,由太阳能驱动的计算机控制,利用塑料管道灌水系统密封输水,适时适量缓慢均匀地把含有肥、药的水送到植物根系或喷洒在茎叶上。应用该技术比大畦灌水节水90%,节能50%,平均增产30%。以色列的农业用水较前大为减少,可出更多的水用于工业和环保。四、严格管理,循环利用: 以色列重视“开源”更重视“节流”,对水资源管理非常严格,明确规定了各部门用水的定额:每年居民用水占20%,农田环保用水占40%,工业用水占40%,任何部门不得突破。国民节水意识也很强,对生活污水都要集中处理后再用于农田灌溉,工业废水也大多实现了循环利用。以色列是全球上淡水利用率最高的国家。 开源节流,技术用水,使以色列95%的粮食靠自己生产,每年生产的蔬菜、瓜果、花卉大量向欧洲出口,为跻身于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十二国之首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理论文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有广阔的土地和富裕的生机,众多的人口以及水源的缺少,一切的综合,精华浓缩成了中国这个别具特色的多种民族国家 。 在全部水资源中,5%是无法饮用的咸水。在余下的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26%,而且分布不均。因此,世界上有超过十亿的儿童、妇女及男人无法获取足量而且安全的水来维持他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层面,水资源和健康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所做的每项决策事实上都和水、以及水对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有关。其次是建立新的管水战略。所谓新的管水战略,简单地说就是加强用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向节水型经济战略转移。为此必须改变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旧观念,建立科学的水观念,即水是维系着经济和生态系统的关键性要素,它是不可替代的物质,而且是有限的、可以枯竭的。在科学的水观念基础上,对水资源进行宏观调控,在供需平衡分析中,不把用水需求量看成是必须供给的量,而认为是受资源约束和市场调节共同作用的量;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效益大、省水、少污染的工业和农业,严格控制在缺水地区安排大耗水的工矿企业;对各项用水参数,如用水定额、水的利用率和污水处理水平等,提出控制性指标和要求;制定特殊干旱年份的水量压缩政策和分配原则;制定新的投资政策,从以往重视投资开发新水源转向优先投资节水工程、节水设备以及污水处理和再利用设施的开发改造,从而逐步理顺水资源的供求关系,使我国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另外,还应制定合理的水费制度。以往水费普遍偏低的状况不能反映供水成本,调动不了人们节水的积极性,造成了水的滥用和浪费。同时,供水单位经济效益低下,不能维持其正常运营,更无法扩大再生产,致使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无以为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运用市场经济理论改革水费制度,核算成本计收水费。对用水建立严格的定量和定时供应、超用加价、浪费受罚、节约受奖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推动合理供水和节水,促进水资源分配合理化,并保证供水部门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 最后,让我们节约用水,为地球上的水资源进行保护的措施,少量用水,节约用水,就从你我开始,从现在开始吧! 哈,瞧我写的多好,凑来凑去容易么我?亲爱的同学们,要是来自新疆就别抄了,这可是我的论文,要是被老师看到一样的```尤其是克市的小朋友们```千万不要抄!!好了,就说到这里``等等,还有,有意留言的小朋友可以加Q805874046,```记得写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