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02

wc135197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论文范文初中生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xh0112

已采纳
关于这方面的论文在网上可以下载到,你可以试一试。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论文范文初中生

202 评论(11)

赵读亮屠静静

曾几何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 曾几何时,伟大诗人乔治·铂金·斯莫里斯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樵夫,别砍那棵树。”指引着几代人参与环保,美化环境。曾几何时,人们乱砍乱伐,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沙丘吞噬了万顷良田,洪水冲毁了可爱的家园,大自然的报复让人类尴尬哑然。梅水溪曾经说过,没有自然,便没有人 类,这是世界一大朴素的真理。一味地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会破坏生态系统,咎由自取,使人类濒于困境。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人不给自然留面子,自然当然也不会给人留后路,98洪水、2000年的沙尘暴,其实,这就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示。 曾几何时,人们乱捕乱杀,使人类的朋友惨遭涂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就是对捕杀动物后果的最真实的写照。从大学生的伤熊事件到愚人们的疯狂捕猎,人类是否也将要把枪口对准自己?切记,保护动物就等于保护我们自己。 曾几何时,战争的爆发,使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满目疮痍。炮火对植被的破坏,核辐射对生命的摧残,尽管广岛、长崎上空的蘑菇云已经散去了半个多世纪,可那里依然还是不毛之地。由此可见,和平是全人类绿色环保的重要前提。 “我环保我参与”这个严峻而又紧迫的命题,如今重又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和战略意义。就在我们享受着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与满足时,洪水泛滥,山体滑坡,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水资源缺乏等消息的报告,这犹如一个晴天霹雳,给了我们当头一击。这是怎样的一种打击啊?我们正经历严峻的考验,保护环境,保护环境 ,每个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有人问:“我能做什么?”答案很简单: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就这么简单吗? 对,就这么简单!请记住:你与我,是浪花里的一滴水,无数滴水汇聚起来,会是澎湃汹涌的浪涛,才有波澜壮阔的大海!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无数个有限组合起来,便是无限,便会有无坚不摧的力量! 回顾一下从身边流走的每一滴水:在你我洗盘刷碗、洗脸刷牙、洗发洗澡、冲洗厕所的时候,你我可曾想过,节约每一滴水?在你我使用电灯、电话、电脑、空调、饮水机、复印纸、公文纸的时候,我们做到环保了吗?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保护生态,参与环保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保护生态,参与环保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保护生态,参与环保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同样,一个没有保护生态,参与环保精神作支撑的校园是难以持续发展的。参与环保不是一时的、而是永恒的话题。 参与环保,从我做起,就要从思想上崇尚环保,以参与环保为荣、破坏生态为耻,抛弃“家大业大, 破坏点儿没啥”的思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些看似点滴的破坏 ,就像“蚁穴”一样,侵蚀着坚固的根基。 参与环保,从我做起,就是要在日常中体现。在残酷竞争的市场中,我们是创业者,奋斗者,而不是享乐者,逍遥者,我们要舍得吃大苦、耐大劳,把保护环境当成战胜困难的助推器,把保护环境当成战胜困难的传家宝。参与环保,从我做起,就是要在思路上开拓进取。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才是硬道理。每个人都来献计献策,围绕生产和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创造。参与环保,从我做起,就是要在管理上精益求精。蒲松龄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作为一个有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的城中人,都应抓住点滴时间,只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就一定会找到参与环保的途径。现在,我惊喜地发现,长明灯熄灭了;电脑几天不关消失了;没有人随地吐痰了;复印纸的背面又在废物利用了,污水横流越来越少了,树木砍伐越来越少了…… 现在我也终于明白:参与环保,我的责任。一切,都是那么的值得!丰泽区教育局局长赖辉煌说过:不简单,就是将简单的事做千遍万遍做好;不容易,就是将容易的事做千遍万遍做对。平凡与不凡只一步之遥,从我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持之以恒,你我就是成功者,你我就是伟人
172 评论(12)

ccavia

===-hhdfsfbhdsfbshfbvdszwhjgefgwejjjjjjjjjjjjjjjjjjjjjjjsdsdfsadhabsfafhgugjafgdygsa
283 评论(13)

小郭gyq

现在人人都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从定义来看低碳生活是十分美好的,但是低碳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和不合理性。比如说少乘1次电梯,可以减少218kg的碳排放量。但是不坐电梯只能走楼梯。而走楼梯时,膝关节要负担体重的3—4倍,使损伤加重。而且,爬楼梯时膝关节弯曲度增加,髌骨与股骨之间的压力也相应增加,会加重膝关节疼痛。如果没有了电梯,只有走楼梯的话,买菜回家的老人每天都走楼梯,身体会负荷不了,十分危险;还有残疾人,他们不坐电梯而走楼梯是十分困难的,也是很危险的。因此为了低碳而不坐电梯我认为是不明智的。还有少开车1公里,就减少22kg的碳排放量。但是如果不开车,那就只能走路,向我们这样离学校很远,难道要走路去学校?虽然有低碳汽车的存在,但是价格昂贵并且速度并不快,所以开车是必须的。少看电视一小时也可以减少096千克、少丢一公斤垃圾减少06千克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必须的。看电视不只是娱乐还可以了解许多事情学到许多知识,如果不看电视,那就只能成为书呆子了。不丢垃圾,就是说不产生垃圾。吃饭、写字等等都会产生垃圾,难道我们什么都不做了吗?我们是必须要吃饭的。军事上,中国坦克的火炮身管等特种零部件需要稀有金属材料加强耐烧蚀性能,提高火炮寿命;航天上, 航天产品因要经历特殊严酷环境考验,必须通过采用稀有金属材料来强化零部件特殊性能要求。如果因低碳而不去开采矿石,那么中国的军事力量和航天事业将急剧下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会从而一落千丈。但是中国的黑钨矿已差不多被采空,仅剩白钨矿可以开采20年左右,稀土储量从以前占世界的85%降低到现在的58%;根据中国有色工业金属协会给出的数据,如按现在水平开采,钼可采16年,锌可采10年,并且中国大量出口稀有金属,还基本以成本价销售。这些大多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的稀有金属储量已不多了,我认为这些金属并不能通过低碳来解决,因为它们是必需品应当停止开发本国的稀有金属,从国外进口,作为中国自身的储备。低碳并不是解决某些问题的办法,低碳会阻碍我国的发展,削弱我国的军事,还给人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所以倡导低碳并不明智,那只是发达国家为了阻止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而找的一个借口。
310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