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论文2000字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40

落花恒言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论文2000字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_SS

已采纳
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人们总是在不断探求着真理,使人们的生活不断提高。  我们的祖国就是在全中国人的努力下,成为世界第一大国。  1978年,内战烽火刚刚平息,那撩人的战火似乎还在人们心中未被抹去。粮食也供不应求。到处是荒芜的土地,泥泞的道路,破烂的房屋。  可是党在时刻关心人们的生活,于是开始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改革措施。开垦田地,增加人口,拓宽道路,修缮房屋,带领中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了。中国也在科技上,军事上,外交上更加强大。  中国科技更加发达,神五,神六,神七都相继发射并圆满完成航天任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还会发射一个小型空间站。中国在宇宙航天探索上,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中国航天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看那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结构鲜明独特;看那梦幻般的开幕式,宛如在仙境飞翔;再看那中国奥运健儿勇夺51金,象征着中国由“东亚病夫”变成了世界各国望而生畏的体育巨人。  科技发达了,军事,外交也不甘落后。边境线上,军警林立,几步一哨。海防线上,航母,驱逐舰,远洋舰,战列舰严阵以待。使那些帝国主义国家“不敢越雷池一步”。  中国官员在外交方面从容不迫,镇定自若,使那些外国官员相形见拙,在世界外交史上占了一席之地。  虽然中国在经济方面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成为一个经济强国,成为让帝国主义国家闻风丧胆的世界强国。  在这改革开放40年里,中国参加了世界贸易组织,香港,澳门也重新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里。东方雄狮的吼声响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人再也不会被被人称为东亚病夫,中国人站起来了!我相信,中国会越来越繁荣昌盛!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论文2000字

118 评论(10)

又蓝海颖

我爱家乡,美丽的盘锦小时候,妈妈总是抱着我站在阳台上,哼着歌谣,然后握着我的 小手,指指这里,指指那里,她温柔地说 :“看!这里是你出生的地 方,它叫盘锦,是一块美丽的风水宝地” ,那时懵懂的我不知道妈妈 为什么会这么说, 我只识得头上方的那一块天空很蓝, 蓝的就好像童 话里美人鱼生活的那片海,所以儿时的我把蓝色看做是盘锦的颜色。 长大后,我慢慢发现盘锦就如她名字里的那个“锦”字一样,像 一块五彩的锦缎,华丽但不俗气,盘锦绝不刻意装作清高,她把与生 俱来的自然美和历史积淀下来的人文美和谐的交织起来, 最终融合为 一体,这就是盘锦她独特的魅力。所以盘锦她不只是蓝色的,她还是白色的,清秀的颜色,就好像 丹顶鹤舒展她圣洁的羽衣, 在芦苇荡里翩翩起舞; 就好像记忆中在校 园里反复吟唱的那首经典老歌, 小女孩和丹顶鹤的故事; 盘锦的白还 是大米的颜色, 是盘锦人洒在土地上的汗水的颜色, 所以盘锦的白绝 不是空洞的白色, 而是一种能够穿梭时空的色彩, 就好像夜晚遥望星 空, 即使很微弱的星光也是来自百年前的问候, 盘锦的白色也能够开 启你的记忆, 让你的思绪跟随着轻轻飞过的丹顶鹤, 回到那曾经令人 难忘的峥嵘岁月。
131 评论(14)

西风月123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论文 在过去30年间,那些政府能力弱而政策不佳的国家,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仅为5%,那些具有良好的机构能力和良好政策的国家,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到约3%。这说明政府能力对一个国家的进步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否拥有一个有效的、卓越的政府对于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完成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当前我国是否拥有一个有效且卓越的政府呢?或者说当前我国政府能力水平究竟如何? 政府能力就是指现代国家政府,在既定的国家宪政体制内,通过制定和执行品质优良、积极而有效的公共政策,最大可能地动员、利用、组合、发掘、培植资源,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广泛而良好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理性地确立社会普遍遵从的正式规则并积极引导更为广泛的非正式的社会规则,维护社会公正和秩序,形成有效调节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制度及其机制,进而在比较的意义上促进国家快速、均衡、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有效性是政府能力的核心概念。 政府能力从职能性质的角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能力:经济管理能力、政治和社会管理能力、行政组织管理能力。本文主要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实力的变化来评价当代中国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能力。 一、从国家经济实力的变化看中国政府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上,我国跟其他后发展国家一样,走的是一条“政府主导型”的发展道路。二十多年的爆发式的持续的经济增长证明了我国政府是一个强大的有能力的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第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978年的时候为1亿元,到1997年为6亿元,2001年为3亿元,2002年为102398亿元,2003年为116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运算,我国国民生产总值20多年来增加了近8倍。在1978至2003年20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速度为10%左右,其他几个主要国家GDP年平均增长率为:美国7%,加拿大6%,日本3%,印度2%,法国1%,英国2%。对比后可以看出,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 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其他国家。1980年我国为379元,1990年为1634元,2001年为7543元,2002年为7954元,增长了20多倍。1992年到2003年间平均年递增5%左右,而同期其他几个国家是:美国3,日本8%,德国0%,法国4%,印度6%。经济结构优化显著。1978-1997年,三次产业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12%、6%,占GDP的比重也由1:2:7变为7:2:1。尽管我们的经济结构比例还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但是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却显著高于它们。而且,我国农业增速远远慢于GDP增速,工业、服务业却高于GDP增速,这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扩张期。第一、对外贸易取得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一直在增长,由1978年的4亿美元增长到2001年的6亿美元,2002年的6208亿美元,年均增长约5%,不仅高于同期中国GDP的增长速度,而且比世界贸易的平均增速高出近8个百分点。进出口差额由1978年的-11 4亿美元(逆差)扩大到1986年的-119亿美元,而后开始上升,到1990年扭转为顺差4亿美元,2001年为4亿美元,2002年的304亿美元,成为世界贸易顺差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国际储备在1980年时为-96亿美元,到1990年93亿美元,1998年为60亿美元,2001年为2122亿美元,2002年的2864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 第二、利用外资数额大幅增加。1985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到2001年7亿美元,2002年的11亿美元,增长了10多倍。我国已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世界排位前500名的跨国公司已有近四百家在中国投资。美国9·11事件和安然事件,促使大部分国际资本撤离美国,中国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世界资本聚集的中心。这些外资的引入,不但使我国获得了相对稀缺的资本,更为重要的是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机制和管理经验,同时也意味着广阔的国际市场。 第三、坚强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始于1997年的凶猛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几个回合就把亚洲“龙”和“虎”打趴下了。它震荡着亚洲,牵连了俄罗斯,甚至影响到远在大洋彼岸的巴西、美国。离风暴中心最近的中国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中国对外贸易承受了巨大压力,利用外资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市场疲软,消费不振,通货紧缩现象日趋明显,外有金融危机影响,内有通货紧缩作祟,为挽危局,政府叫响了“积极扩大内需”的口号,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人民币不贬值、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提高出口退税率、依法治理金融,强化监督管理等等。中国经济成功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中国政府进行的“技艺高超的宏观经济管理”使中国成功的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第四、成功加入WTO。加入WTO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国将在一个更为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下,以平等的条件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由于中国人均资源少,人力资源丰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后,在寻求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提高对外依存度,无论从战略利益还是当前利益出发,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非常有利。而且,WTO的共同规则还将对稳定我国多边外贸关系、减少我国同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深化,同时国家之间的竞争达到白炽化的程度。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尽管我国的经济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们已经能够挥洒这把双刃剑,做到趋利避害,利用国际市场的各种资源条件,同时避免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的不良影响,成功地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
272 评论(11)

123左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逐步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有效地激发了社会创造活力,促进了社会财富的极大增加,人们的收入水平普遍提高。但近年来,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分配不公问题凸显出来。  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调整分配关系。如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年均增长10%;连续8年出台涉农“中央一号文件”,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三农”问题,惠农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各地平均2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每次平均增幅9%;加大对低收入群众的帮扶力度,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覆盖,基本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等等。这些措施开始取得积极成效,“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7%和9%,2010年农村居民收入涨幅自1998年以来首次超过城市居民。  但也要看到,收入分配领域的很多问题依然存在。比如,国民收入分配过多倾向于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居民收入占比持续下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持续下降,普通劳动者收入长期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没有根本扭转,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达23倍;垄断行业收入明显偏高,行业间收入差距仍然较大,2009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金融业工资是最低的农林牧渔业工资的7倍;“灰色收入”、“隐性收入”甚至非法收入大量存在。
267 评论(9)

邢康林

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入手
126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