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27

feifei2013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拿破仑帝国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赵玉红123456

已采纳
辉煌与末路——一个真实的拿破仑拿破仑·波拿巴原名叫拿破仑·布宛纳,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城,他的家族是一个意大利贵族世家。拿破仑的一生辉煌而悲壮,他创立了著名的法兰西帝国,一生中指挥六十多场战役,被誉为与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汉尼拔齐名的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一,是叱咤风云的欧洲霸主。然而,一代枭雄拿破仑在晚年却命运坎坷,几次战败,惨遭滑铁卢,两度流放,最终在1821年病死孤岛。毫无疑问,拿破仑是一个伟大的英雄,他用自己卓越的军事才华和政治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一个辉煌的年代和一个伟大的传奇。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他走上成功的巅峰与最终走向失败虽然绝对离不开个人的杰出的才能和努力,但是起决定性因素的却是时代环境。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超越历史,即使是拿破仑,是当时的时代环境造就了拿破仑波澜起伏的壮丽人生。一,走向辉煌少年时代的拿破仑就有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梦想,他希望有一天能够让科西嘉从法国独立出去。十六岁时父亲去世,他中途辍学从军,被授予炮兵少尉头衔。期间他阅读了大量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卢梭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对他产生深刻影响。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拿破仑回到科西嘉,希望推动科西嘉独立,但遭到另一个亲英反法的保利集团排挤,最后全家逃往法国。 1796年,年仅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拿破仑的军队在意大利多次击退奥地利帝国的第一次反法同盟联军,从此拿破仑的威信越来越高。此时欧洲反法联盟逐渐形成,而法兰西共和国国内保王党势力则渐渐上升。1799年,回到法国的拿破仑被当作“救星”隆重欢迎。11月9日,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并获得成功,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实际上是独裁者。执政后的拿破仑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政治、教育、司法、经济等各方面的重大改革,其中最著名并且直到今天依然有重要影响的《拿破仑法典》。法典对德国、西班牙、瑞士等国的立法也起到重要作用。1804年,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成为法兰西人的皇帝,人称拿破仑一世。同年12月2日正式加冕,有趣的是,他并不是由教皇庇护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将皇冠戴到了头上,然后还为妻子约瑟芬·博阿尔内加冕为皇后。一年之后,他又在意大利由教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但他没有时间去管理这个王国,于是他任自己的继子欧仁(约瑟芬与前夫的儿子)为意大利副王代他治理意大利。从1803年开始,拿破仑就开始构思通过法国海军穿越英吉利海峡以图侵略英国,从此他的战争,开始逐步从正义的自卫战争转变成为大资产阶级谋取利益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拿破仑的贸然侵略自然激起反抗,1805年,奥地利、英国、俄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法国和奥地利在乌尔姆激战后,反法同盟投降。次年秋天,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俄国、普鲁士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1807年6月法军在艾劳会战和弗里德兰战役中大败俄国军队,自此,法兰西第一帝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得到确立。拿破仑一世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并分别封他的兄弟约瑟夫、路易、热罗姆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拿破仑家族称霸欧洲,不可一世。1807年末西班牙国内爆发动乱,拿破仑趁机入侵西班牙,并让其长兄约瑟夫·波拿巴成为西班牙国王。这个举动遭到了西班牙人的激烈反对,拿破仑根本无法平息人民的暴动。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英国在当地民族主义者的支持下将法军赶出了伊比利亚半岛。拿破仑发动对西班牙的侵略战争是他战略的一大失误,从此法军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困境。  就在拿破仑陷入西班牙战争泥潭之际,1809年初第五次反法同盟组成,拿破仑被迫退出西班牙,率军东征。在阿斯珀恩-埃斯灵会战中法军大败,法军被迫撤回至洛鲍岛。这是拿破仑亲自统兵以来打的第一次败仗。但拿破仑凭着他那钢铁般的意志转败为胜,在瓦格拉姆战役中法军夺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迫使奥地利签订维也纳和约,再次割让土地。次年,拿破仑娶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丝为妻,法奥结成同盟,法兰西第一帝国达到全盛。拿破仑成为欧洲霸主,成为与凯撒大帝、亚历山大大帝齐名的拿破仑大帝。余下几年,拿破仑没有发动战争。但拿破仑并没有真正安静下来,统治整个欧洲才是他的梦想,而欧洲大陆上只有俄国没有被他控制,拿破仑明白只有先把俄国征服,才能征服英国。二,没落之路 1812年,拿破仑率领操57万大军远征俄罗斯,俄军对法国的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殊死抵抗。虽然法军一路取得胜利,但俄罗斯的酷寒以及随时都可能出现的俄国追兵和游击队使不可一世的拿破仑也畏惧了。法军不是战死就是冻死,伤亡极其惨重,最后回到法国的只有不到3万人。自此,让整个欧洲战栗的大军已经不复存在,法兰西第一帝国元气大伤。而这时,曾经被迫臣服的整个欧洲正在对法国虎视眈眈,伺机报复。拿破仑在俄国战场惨败后,亚历山大决定马上组织反法同盟彻底打败法国,以称霸欧洲。战火再度燃烧起来,莱比锡战役中,法军遭到联军的重大打击,联军得以向法国开进。 1814年3月,巴黎被占领,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拿破仑本人在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然而,法国人民对对路易十八为首的法国贵族的剥削忍无可忍,内心依旧拥戴拿破仑,于是,拿破仑成功复辟,路易十八逃跑,百日王朝开始。  但是好景不长,欧洲各国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兵力远远超过法国。1815年6月18日,著名的滑铁卢战役打响了。法军和英军在小镇滑铁卢附近进行了一场改变了十九世纪的大决战。而法军在滑铁卢战役中的惨败宣告百日王朝彻底垮台,同时也预示着拿破仑时代即将终结。  拿破仑兵败后,法国人民以及他的大臣强烈要求他专政,推翻议会,但是拿破仑心里很清楚,资产阶级已经抛弃了他。因此他拒绝发动人民抗战。6月22日,拿破仑宣布退位,英国人把他流放到圣赫勒拿岛。这时,拿破仑已经彻底绝望了,因此也没有打算逃走,他开始潜心撰写回忆录。在这里他还发表了“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将震惊世界”的著名言论。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去世。但直至今日,拿破仑的死因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一说是死于严重胃溃烂,一说是死于砷中毒。三,众说纷纭拿破仑  综观拿破仑传奇的一生,犹如一篇辉煌壮丽的史诗,荡气回肠。有过辉煌的顶峰,也有过灰暗的低谷,享受过万人拥戴的志得意满,也品尝过众叛亲离的失落无助,早年叱咤风云的激情和晚年潜心写作的沉静……拿破仑不是一个三言两语就可以说的清的人物。雨果这样称赞他:“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更高大些”。同项羽一样,他是一个失败的英雄,然而,失败并未减损他身上耀眼的光环,反而使他更加可敬。罗曼·罗兰称拿破仑是“一个活在梦里的大梦想家”……毫无疑问,拿破仑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拥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野心,一生为胜利和荣誉而战。他为法国带来了巨大的荣耀,法国人民始终爱戴这位伟大的法兰西战士。然而有趣的是,他在18岁以前始终认为法国不是他的祖国。他实施独裁专政,却能得到法国人民的衷心爱戴。在他兵败后,法国人民以及他的大臣还强烈要求他专政,推翻逼迫他退位的议会。1840年12月他的遗体运抵巴黎后,90万巴黎市民冒着严寒迎接他。他甚至得到的赢得了对手的尊敬。1855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携王储到老残军人院,女王让王子“在伟大的拿破仑墓前下跪”。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拿破仑不仅是伟大的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个数学家。他是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曾经证明了“拿破仑三角形”。同时,他也是一个至情至性的性情中人,他与妻子约瑟芬动人的爱情故事是后世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他在弥留之际仍呼唤约瑟芬的名字。他写给约瑟芬的那些真挚动人的情书书信文学中的奇葩,难以想象它们是出自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铁血战士之手。美国艾伦·肖姆的《拿破仑大传》译序中有这样一段评价拿破仑的话: “他睿智好学,有时一意孤行;他慧眼独具,有时好高骛远;他宽宏大量,有时刚愎自用;他任人唯亲,却遭致众叛亲离……他是一个伟大者,万众瞩目;他又是一个孤独者,茕茕孑立。”拿破仑就是这样一个复杂多样具有矛盾性的人物,他的这种性格铸就了他那难以企及的胜利的顶峰,同时也让他滑向失败的深渊。他是一个有着历史争议性的人物,爱他的人将他比作亚历山大大帝转世再生,恨他的人称他为20世纪最大的恶魔希特勒的先行者。即使是我们应该公平地看待他的历史功过。他对历史进步所作的贡献在于他把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中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带到了整个欧洲,对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封建斗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他编辑了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法律《民法典》。但是后期的拿破仑不能制止自己的野心,以自由民主为借口对其他国家发动侵略战争,有违正义。而且他背离了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政治民主的原则强行称帝。这是其主要的过错。如今,拿破仑在人们心目中已变成一个传奇和偶像加以膜拜,他的勇武好战在今天的环境下并不适合效仿。然而,他那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崇尚道德、尊重知识的品格和刻苦求知的精神,对信仰和梦想的执着追求等等这些宝贵的精神都是永远值得后世人尊重和学习的。 参考书目:《拿破仑大传》[美]艾伦·肖姆《拿破仑全传》刘乐土

拿破仑帝国论文

107 评论(10)

玲珑塔

埃及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古罗马人讨论制定未来罗马帝国雏形的时候,埃及已经是一个有着3500余年有记载历史的文明古国了。当日尔曼人和凯尔特人在北欧森林里猎熊的时候,埃及已经开始衰败了。现代考古学证明,就连埃及的最后一个王朝——第26王朝衰亡时,也都还是发生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事。统治埃及这块土地的民族先是利比亚人,接着是埃塞俄比亚人、亚述人、波斯人、古希腊人和罗马人,而这一切都发生在耶稣降生在伯利恒的马厩内之前许多年。  但是世界是如何知道埃及的呢?换句话说,除了地理的埃及,历史和文化的埃及是如何让世界为之仰视的呢?也许有许多人不知道,在历史和文化的意义上发现埃及的,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受益者、赫赫有名的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一世。当然在此之前人们并非不知道作为一个国家的埃及。欧洲一些有名的人、喜欢游历的人以及一些被生活所迫的人都去过埃及,有的甚至还在回到欧洲后出版了游记,就连中国汉朝的博望侯张骞都在公元前120年左右向被称作骊阡的埃及亚历山大城派出了特使。公元97年,中国西域都护班超也遣甘英出使大秦。  骊阡、大秦是2000年前的中国人对罗马人占领下的埃及一带的称呼。而《圣经》中的记载,使信奉基督耶稣的人们对埃及这个国家更是耳熟能详。但当时的人们多了解的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埃及,对于埃及在历史文化上的真正价值却知之甚少。  ■拿破仑站在狮身人面像前,对他的远征军说:“士兵们!4000年的历史在蔑视你们!”  公元1798年春季的一天,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的大厅里正在举行一次科学家会议。当时身为法兰西英雄的将军拿破仑来到大厅,面对一大片法国社会的科学文化精英侃侃而谈。他心里正在酝酿着一个特殊的计划,他需要这些科学家。拿破仑手里拿着一本尼布尔写的名为《阿拉伯之行》的书,讲到紧要之处,他还不时地敲敲这本书的封面。拿破仑的讲话显然打动了这些科学家,待到当年5月中旬他率领庞大的舰队出发时,他的麾下不但有战舰300余艘、军队近4万人,还有法兰西科学院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化学家、矿物学家、东方学家、技术人员、画家、诗人、文学家等200余人。拿破仑的目标是埃及。  拿破仑和他的军队踏上了埃及的土地。在这片被太阳烤焦的土地上,他们看到了“天方夜谭”式的城市中熙熙攘攘的各色人种拥挤在狭窄的街道上,看到了尖塔林立的清真寺中巨大的礼拜堂金色圆顶在夕阳下闪闪发光,看到了那些矗立在城外荒漠旷野中高大、枯寂而冰冷的巨石建筑,同时他们也看到了阻拦他们前进的玛穆鲁克王的军队,他们挥舞着长长的穆斯林弯刀,绿色头巾上的蓝宝石放射出幽幽的亮光。拿破仑站在吉萨金字塔前已经卧了几千年的巨大的狮身人面像前,对他的远征军说:“士兵们!4000年的历史在蔑视你们!”这时的狮身人面像,数千年的沙尘已经埋没了它的半个身躯,头上的鬃毛已经磨平,眼睛和鼻子也变成了黑洞——那是埃及玛穆鲁克人用它的头作炮靶练习射击的结果。  埃及考古史上许多惊人的发现都发生在拿破仑远征埃及之后  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拿破仑的将军们作战之余,也不忘在那些豪华得令人瞠目的古城废墟中流连一番。与此同时,随拿破仑出征的那些科学家、艺术家则在纷纷忙着测量、清点、调查和搜集他们在埃及地面上所找到的东西。他们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从事着考古学上发现埃及的前所未有的壮举。4000多年的历史留给埃及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法国人用不着去挖掘。因为举目所见,到处是废弃的城市,国王的陵墓,矗立的石柱,高矗的塑像,巨大的石棺,神秘的木乃伊,耸立的方尖碑和令人扑朔迷离的象形文字。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位名叫多米尼格·维万·德农的贵族艺术家,他是由拿破仑美丽的妻子约瑟芬推荐来担任绘制说明图的。他从进入埃及的那一刻起,就深深迷恋上了这里的一切。他虽然对埃及文化所蕴含的一切一无所知,但他凭着敏锐的观察力,用那熟练的笔,径自画下了他看到的一切。他带回法国的无数精致的画稿,为考古学家研究埃及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若玛所写的世界上第一本关于埃及考古的名著《埃及记述》,就是根据这些画稿写出的一部系统化的科学著作。此外,拿破仑的文人发现并带回法国的刻有3种不同文字的著名的罗赛塔碑,成了后来解决许多埃及之谜的钥匙。20年后,法国一位名叫让弗朗索瓦·商博良的天才的语言学家据此成功解读了埃及象形文字。  拿破仑远征埃及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这次远征却促进了埃及在政治上的觉醒,同时也拉开了国际性的多学科考察埃及的序幕。这种考察和研究从那时一直持续至今。埃及考古史上许多惊人的发现都发生在拿破仑远征埃及之后。古老的埃及文明之所以能在今天的世界上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与拿破仑一世皇帝的这次失败的远征是分不开的!
187 评论(14)

和煦2014

评价拿破仑的功过要从两方面来叙述:  功的地方:  1、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开始统治法国;  2、1804年,他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3、他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  4、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扩大了法国疆域;  5、他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可以称为一个资产阶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过的地方: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278 评论(8)

mamingwenz

从积极方面来说,拿破仑战争涤荡了德意志诸邦、意大利各国、波兰、比利时的封建制度,传播了大革命的原则,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但另一方面,拿破仑是反革命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为了争夺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不断发动侵略和奴役其他民族的战争,使法国对外战争的性质日益走向非正义的侵略道路。综合来说,我认为拿破仑的战役利大于弊。因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社会要向前进步,就要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这个过程是需要通过革命的形式进行的。即使拿破仑不去主动侵略欧洲其它国家,其它国家本身最终也会有人站起来发动革命。战争是必然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如果拿破仑早一点去侵略其它国家,那么欧洲各国的生产关系也会比没有人侵略、让它自由发展改变得快。所以,拿破仑的侵略战争更多的应该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当然,拿破仑的战争也不是完全没有消极作用,而是消极的方面比起积极的方面就相差甚远了。 1808年5月10日,拿破仑任命自己的哥哥约瑟夫为西班牙国王,缪拉接替约瑟夫为那不勒斯国王。拿破仑现在非常得意。西班牙波旁王族如此天真,自投罗网,以致他不费一枪一弹便得到了伊比利亚半岛。一切进行得太顺利了。正当拿破仑为自己的胜利自鸣得意时,一场风起云涌的反抗法国侵略者的人民武装斗争迅猛掀起。5月2日,马德里人民举行起义。尽管起义被镇压下去,但起义的火种已遍撒全国。人们到处袭杀法军士兵,凡涉及拿破仑和戈多伊同党嫌疑的人都被诛杀。在加的斯、塞维尔、卡塔里纳,尤其是在巴仑西亚,街道全被鲜血染得通红。 拿破仑并不把人民起义放在眼里,因为展现在他面前的是用砍刀武装起来的阿斯图里亚斯的农民;是身穿破烂衣服、手拿生锈猎枪的摩林纳山上的牧人;是手拿铁棍和长剑的卡塔洛尼亚的手工业工人。拿破仑轻蔑地称他们为“流氓”。他是欧洲的主宰,他把拥有炮队、骑兵、皇帝和元帅的俄国、奥国和普鲁士的军队打得大败而逃,他的一句话能使所有王国的国境线全在地图上摇晃起来,难道他还怕这些“流氓”吗?这时的拿破仑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些“流氓”,最先挖掘他的大帝国的坟墓。 西班牙人民的反法斗争尽管遭到法军的残酷镇压,但只要一息尚存,他们就要与法军拚到底。法军几乎每天都受到西班牙人的疯狂报复。一次,法军进入一个村庄寻找食物,在一位年轻妇女的家里找出了一些食品,饥饿难忍的士兵很想将这些食品立即吞下,可又怕食品里被人下了毒。于是,法军指挥官命这位年轻妇女先吃一些,她毫不犹豫地吃了。法军还不放心,又命她将这些食品喂她的孩子,她立即照办了。士兵们开始狼吞虎咽地吃下这些食物。没过多久,那位年轻妇女、孩子和进食的士兵全都痛苦地死去。 拿破仑征服了几乎整个欧洲大陆,而最终惨死在一间小房屋里。我认为拿破仑的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他的军队不够强大、士兵不够勇猛,而是因为拿破仑的做法不得民心。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施王道,是没有办法把人民一直统治下去的。从上述那位西班牙年轻妇女舍身报国的做法可以看到,被侵略国家的人民心里是多么地恨拿破仑!拿破仑的军队捣坏了他们的房屋、踩坏了他们的农田,即使沦为奴隶,他们也不甘服从拿破仑的统治。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无论多么庞大的雄师、多么强壮的士兵,也比不上人民这一支无敌的军队。而拿破仑并不把人民起义放在眼里,把人民的起义看成是“流氓的打架”。显然他不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道理。拿破仑这为伟大的征服者最后葬身无名,也就这个道理。 法国大革命后,法国的稳定、发展和拿破仑个人的崇高荣誉都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分不开。欧洲国家为了干涉革命,组织了7次反法联盟。拿破仑掌权后经历了与后6次反法联盟的较量。战争早就了拿破仑帝国的辉煌,也导致了帝国的覆灭。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按三个层面来分析论断。与前3次反法联盟的战争为早期战争,与后3次反法联盟的战争为后期战争。拿破仑前期所进行的战争,是为了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防止波旁王朝的复辟。法军所到之处,扫荡封建势力,扶植资产阶级政权,传播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从而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推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洪流。所以以革命性为主。后期进行的战争,在取得重大胜利并消除了反法联盟的威胁之后,继续把战争扩大到非反法同盟的托家,如葡萄牙、叙利亚、埃及等,这侵犯了它国的独立,掠夺奴役这些国家的人民,具有侵略性。拿破仑作为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妄想欧洲乃至世界成为法国的舞台,与英国的战争是为本国资产阶级争夺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与俄国的战争是要争夺欧洲霸权。为了争霸欧洲,他甚至同奥地利等反动的封建国家妥协并联盟。所以,拿破仑同英、俄的战争始终有争霸性质。 恩格斯曾这样评价拿破仑:“拿破仑不朽的功绩就在于:他发现了在战术和战略上惟一正确使用广大的武装群众的方法……”事实上,不仅仅是伟人们惺惺相惜,拿破仑也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追思和崇敬。少年拿破仑从走出偏僻的科西嘉岛的那一刻起,他就抱定了要成就一番伟业的信念,也就注定了他将用神奇来赢得世界的惊叹和倾倒。当他躲避开灯红酒绿,孤独地徉徜在军事知识的还航时,教官们情不自禁地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这是一位神奇的青年,是一个将要改写历史的人。”……当他在巴黎战役中才华迸放时,整个法国都拜倒在他的脚下……当他左上法兰西帝国的宝座时,他时欧洲历史上第一个由民众选出的皇帝……当他在欧洲大陆纵情搏杀时,俄、奥、西三国皇帝都成了他的手下败将……当他东征埃及时,他更像一位文明的使者,把东西方文化浸透推上了顶峰…… 如果说拿破仑的事业生涯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精妙绝伦的神奇童话的话,那么拿破仑的情感旅程又为我们谱写了一篇浪漫动人的神奇史诗;他先是钟情马赛少女的天真烂漫;继而又迷醉贵族遗孀的优雅风流,当他在马背上东征西伐时,又是尝遍了波兰、埃及等韵味冗异的“秀色”。最令我们吃惊的是,拿破仑一生中尽管风月无限,但是他最爱的两个妻子——约瑟芬、路易斯却先后背叛了他,投入了别的男人的怀抱……拿破仑的一生是杜撰神奇的一生,就联他的死因,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百年不解的疑团…… 拿破仑是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1799年,他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1804年,他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对内进行财税改革,创办法兰西银行,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颁布《民法典》等一系列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为法国培养人才。这些措施有利于法国政治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巩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秩序。 他对外多次与反法同盟进行战争,通过早期的对外战争,他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想,在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但在其后期进行的战争中,他侵犯了许多国家的独立,掠夺和奴役了欧洲各国人民,引起了各地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总之拿破仑有功有过,功大于过。
218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