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4

WMH-X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口腔医学毕业论文怎么写好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霄霄儿

已采纳
浅谈口腔医学生的就业问题为了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需要,近年来我国逐年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医学毕业生人数大 幅度增加,医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口腔医 学曾作为朝阳专业也面临逐年走低态势。1 口腔医学生就业现状1 口腔医学毕业生持续增加,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口腔医学 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但与之相矛盾的是每年社会对口腔医学毕 业生的需求数量却增速有限。我校口腔医学本科是学校的朝阳专 业,每年招收人数由过去45人扩招到60余人,毕业后就业率95% 以上,但大多数毕业生却很难进入三甲医院,出现工作好找,好工 作难求的局面。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使各大医院、医疗单位用人自 主权增加,很多医院减员增效,靠提高质量增进效益来促进发展, 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明显提高。近年来,各层次医学毕业生逐渐 呈现这样的趋势:硕博士就业基本持平,本科生就业已经出现供 过于求,专科生供远远大过于求;其中,重点院校比普通院校就 业率要高。口腔本科生很难进入二甲以上大医院3。因此,口腔 医学毕业生就业的难度在今后几年将会越来越大。2 大城市口腔医疗人才需求缩减,基层医院求贤若渴,但“门 可罗雀”:经过多年的不断培养,大城市的口腔医疗人才已经 到了基本饱和的状态,难以大量接受口腔毕业生,由于可供选择的毕业生较多,大医院 都基本上都要求具有硕士或博士以上学历。中小医院、偏远地 区医院对口腔本科生有强烈的需求,但由于条件相对较差,很 多口腔毕业生不愿去。如今招聘会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大城 市大医院招聘台前门庭若市;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态度热 情、但无人问津。3 口腔医学生择业观念陈旧:过去几年口腔医学毕业生就业 形势较好,部分口腔医学毕业生由于专业优势缺乏竞争意识, 没有紧迫感。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部分口腔医学毕业 生的择业观念陈旧,追求高薪、舒适、名气的大医院,向往轻 轻松松地做一名口腔医务工作者,而没有把目光投向民营口腔 医疗机构或者口腔相关行业。2 口腔医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1 社会因素: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医学生就业选择 的偏差。随着农村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医生需求已经发生变 化: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从大型医院转移到了基层医院。卫 生医疗机构的人事制度和用人机制改革的步伐相对较慢,导致 了就业中的“关系竞争”优于“素质竞争”,滋长了口腔医学 毕业生“一次择业定终身”的思想观念,间接导致了医学生就 业难的现状。而与此同时,用人单位的选才也存在人才浪费现 象,一味追求高学历,造成不必要的人才浪费。2 学校教育和口腔医学生个人因素:目前,绝大多数高等医 药院校的教育模式依然是强调医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的优 秀,忽视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扩招,医学院校的 口腔临床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口腔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机会 不断减少。部分医学院校对口腔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相对滞后,这些都成为口腔医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医学生就业期望往往会 比用人单位提供的高,而就业前准备不足,专业知识不扎实, 就业期望值过高,个别医学生挫折耐受力低,还有部分医学生 把考取研究生当做唯一的就业途径,都会影响就业。3 解决口腔医学生就业的对策1 从社会角度出发,完善口腔医学生就业市场。逐步完善以“市 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 大学生就业制度。按照医学毕业生就业的规律、特点来制定积极 的就业政策,调整学生的期望值,使有就业愿望的广大毕业生得 到充分就业,同时鼓励毕业生树立到基层去的就业思想。2 从学校角度出发,正确引导口腔医学生就业。 对医学生的就业教育应从入学教育开始抓起,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现状和前景等,意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 淡化“天之骄子”的意识。帮助医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 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多次就业,不断提 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加强对口腔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完善医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和心理咨询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 技术,提高毕业生资源的配置效率,千方百计提高就业率。从口腔医学生自身角度出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调适就 业心理误区,拓宽就业思路。随着新医改方案的逐步实施,口 腔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将发生变化,城市重点补充社区,农 村重点补充乡镇,整个就业重心将下移。降低就业层次,抢先到 那些目前经济虽然欠发达,但发展后劲足、有广阔发展空间的 城市去施展才华;拓展就业领域,不必拘泥于专业对口,敢于 到那些与口腔医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今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口腔医学生的就业形势会相当严峻, 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医院之间的互相配合、理解支持。 相信只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和学 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广大口腔医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口腔医学毕业论文怎么写好

264 评论(14)

monserdxw

儿童口腔科治疗中的焦虑和疼痛控制  儿童口腔科门诊工作与口腔其他专业科室门诊工作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治疗和服务的对象不同。儿童口腔科患者是18岁以下的婴幼儿、儿童以及青少年,他们不但在生理上与成人有别,同时更重要的是他们心理发育的不成熟,对自身情绪和行为的控制能力远远不如成人。因此,对儿童口腔科医师来说,取得儿童患者较好的配合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前提条件。而取得儿童配合的关键就是如何有效地控制他们的疼痛和焦虑。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大不相同:婴儿和3岁以下的儿童不能够将疼痛和压力区分开来; 3~10岁的儿童开始对疼痛有了理解,并开始可以将疼痛与压力相区分;而大于10岁的儿童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可能在口腔科治疗中表现得更积极。通常情况下,口腔科医师依靠局部麻醉可以有效地控制绝大多数患儿的疼痛和缓解其焦虑。但也存在一些患儿仅通过鼓励和有效局麻仍不能很好地适应口腔科治疗过程,医师除了语调控制、行为塑造以及局麻解除疼痛之外,还必须采取进一步的焦虑和疼痛控制措施(即通过药物进行特殊的行为管理如镇静和全身麻醉),其主要目的是解除儿童对治疗的焦虑情绪,促进良性心理反应。必须明确的是,这些特殊的焦虑和疼痛控制措施仅适用于那些用传统的行为管理方法和局麻都不能有效控制其行为的患儿。不同深度的镇静,可以缓解焦虑情绪,并提高疼痛的阈值;全身麻醉从总体上消除了焦虑和疼痛反应。然而,镇静和全身麻醉是有风险的,必须权衡其利弊。镇静的深度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要因素有:药物剂量、给药速率、给药途径的控制以及患者的代谢速率、体表面积、年龄和全身健康状况等。需要强调的是,镇静是一个连续的范围,包括了具有缓解焦虑作用的轻中度镇静到与全身麻醉无法区分的深度镇静。传统意义上,镇静被分成两个宽泛的类别:保留意识的镇静和深度镇静。近些年来,经过深入研究,“保留意识的镇静”被“轻度和中度镇静”所取代。我国目前还未见到有关使用镇静技术资格认定的相关规定。结合国外经验,我们建议口腔科医师经过专业培训后,只能完成轻度和中度镇静,而深度镇静和全身麻醉必须由有经验的麻醉科专业医师来完成,所有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指南来进行。1 笑气吸入法笑气吸入法的优点之一是起效快、恢复快。因为笑气具有很低的血浆溶解度,它可以快速达到起效浓度;同样,当停止笑气吸入后,血浆中的笑气浓度可以快速降低。笑气吸入法的另一个优点是容易控制剂量(滴定),使用标准滴定技术时,笑气开始的浓度必须是5%,然后每次浓度的增加控制在5%,直到患者感觉舒适,并显示最佳镇静表现:四肢及颌面肌肉的轻度放松;上睑下垂、目光呆滞,就像是在注视布满星星的夜空一样;手掌打开、温暖、潮湿;患者的音调出现轻微变化;患者自述舒适放松。医师每次增加笑气浓度前都必须在前一浓度维持约1~2 min,并与患儿交谈以观察是否出现理想的镇静体征。对儿童来说,笑气的最大浓度一般不要超过50%。当笑气浓度在10% ~50%时,大多数儿童表现很舒适,并能观察到最佳的镇静体征。标准滴定技术主要用于有轻微焦虑但能合作的患儿。笑气吸入后,有时患者会出现恶心,提高氧气浓度后症状会缓解。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笑气吸入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达到理想药效需一定时间;有些患儿戴上鼻罩后会感觉不舒服,变得不合作;笑气鼻罩可能会影响上颌前牙手术视野的暴露。一些学者对暴露于微量笑气的口腔科从业者的回顾性研究表明,笑气可能与自发性流产等疾病有关。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在使用笑气的诊室建立良好的通气和有效的防护。有研究表明,笑气吸入镇静技术在儿童口腔门诊治疗中是相对安全有效的。它可以有效地减少轻度的焦虑,适用于在笑气使用期间能够遵从指令的患者。对鼻塞或不能配合经鼻呼吸的患儿,笑气吸入则不能取得好的效果。笑气镇痛的特点是提高痛阈,减少局麻注射的不适。然而,除了非常简单的牙科操作外,在笑气镇痛的情况下,仍需要使用局麻来控制疼痛。
212 评论(10)

xiashuilian

目的:应用市售漱口液漱口与传统口腔护理方法进行比较性研究,评价市售A组漱口液、B组漱口液漱口与传统口腔护理的效果,用以指导临床实际,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和传统口腔护理组三组。A组患者用A漱口液,B组用B漱口液于患者置胃管后第2~3天行漱口口腔护理,传统口腔护理组用9生理盐水棉球口腔檫拭做传统口腔护理。观察各组口腔护理前后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口腔清洁度、口腔pH值、口腔气味、患者舒适度、护理用时、口腔护理并发症等指标变化。结果:(1) A、B组实施漱口后细菌培养菌落数较漱口前减少(A组t=079,p<01;B组t=54,p<01),而传统口腔护理组护理前后细菌培养没有变化(t=57,p=573)。A、B组与传统口腔护理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F=60, p<01)。(2)A、B组和传统口腔护理组对患者的口腔清洁、pH值、患者口腔气味的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口腔护理清洁效果强于其它组(F=76,p<01)。(3)A、B组与传统口腔护理组舒适度比较没有差异。(4)传统口腔护理组护理用时明显高于A、B组(H=313,P<01)。(5)A、B组与传统口腔护理组均无口腔护理操作发症发生。结论:(1) A组、B组漱口液漱口护理效果明确。漱口与口腔擦拭一样均可达到清洁口腔、改善口腔气味的目的,还可改变口腔的酸性环境。(2) A组漱口液、B组漱口液漱口杀菌效果优于传统的口腔护理。(3)漱口方法简单、省时,舒适度与传统口腔护理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在病人有自理能力的情况下,用市售A、B漱口液漱口可替代部分病人传统口腔护理。  参考文献:  [1] 丁广香 临床口腔护理的现状认识与进展[J] 临床护理杂志 2011(06)  [2] 李金玲 决明子含漱液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口腔疾患[J] 护理学杂志 2011(19)  [3] 奚洁,白皎皎,夏文兰,程婕 高龄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患者口腔感染的护理干预[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18)  [4] 杨雯 口腔护理方法现状及其展望[J] 现代临床护理 2011(09)  [5] 李宪红,徐文娟 清热漱口草药方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22)  [6] 顾银萍,林梅 临床口腔护理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外医疗 2011(17)  [7] 刘建坤,崔东晖,赵润平,张曼丽,陈信 芦荟绿茶冰溶液漱口治疗化疗所致口腔溃疡[J] 护理学杂志 2011(05)  [8] 黄敬 口腔护理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 2010(29)  [9] 张绮,谢蟪旭,何瑶,王萍,黄玮,彭生诚,唐丽洁,史宗道 国内部分三甲医院危重疾病患者口腔护理情况调查[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0(06)  [10] 农小群 口腔护理研究新进展[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08)
22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