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李白诗与酒的论文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0

mr.small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李白诗与酒的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2550976002

已采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果一个只认识一个诗人,那这个诗人一定是李白;如果一个人只会背一首诗,那这首诗一定是李白的《静夜思》。李白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传奇一样的存在,他的诗歌气吞山河张狂不羁,下笔飘逸,个性张扬,一千多年以来,李白“诗仙”“酒仙””谪仙“的名号一直被人传颂。一、太白转世,天仙下凡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婴儿的生辰八字十分重视,他们相信如果婴儿出生在吉祥的时刻,那一定会被赋予天赐的才能,将来会大有作为。相传李白出生的那个夜晚母亲梦到天上的神仙太白金星降临人间,不久之后李家就多了一个”太白转世,天仙下凡“的婴孩。二、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作为”降临人间的太白金星“,李白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聪慧和自信,传说有一次李白随父做客,酒过三巡有人提议让李白以《咏萤火》为题作诗助兴,没想到李白略一思索就脱口而出”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加。若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语毕,席上众人就惊呆了,没想到李白小小年纪,能出口成章,不仅切合题意又纯真有童趣。“神通”的称呼就随之而来。后来家里来了客人父亲就让李白作诗表演,每每作诗结束李白就收获一批“粉丝”,并因此结交了不少社会名流。后来李白在散文《上安州裴长史书》回忆自己:”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三、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碎叶城的千峰万仞、西域戈壁给李白注入了狂野自由的血液,入蜀后他开始接受如家思想的影响,希望能建功立业接济天下苍生。二十五岁那一年李白决定“仗剑去国,辞乡远游”,带着他的一腔抱负与年少轻狂来到扬州。在扬州李白娶了前宰相的孙女,希望能进入政治官场一展宏图。可不知道李白敲了多少王侯子弟的门,踏过多少达官贵人的槛,就是没能得一个可以引荐的机会。即便失望激愤不已,也挡不住李白的壮志凌云,年轻气盛的李白端起酒杯吟诵:“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四、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几年之后三十二岁的李白历经了岳父去世,妻子去世,不仅没有了在仕途上支持他的人,,生活上也举步维艰。他先后拜访了荆州长史韩朝宗,安州长史裴宽,宰相张说,玉真公主,为了生活和理想李白放下身段低声下气地祈求他们帮助自己引荐做官,可是现实生活却给他当头一棒,李白再一次感受的人生的无奈直呼,:”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诗与酒的论文

204 评论(8)

yzz6188767

给你一个素材:《寻李白》【作者】余光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93 评论(11)

tjliuyuhui

李白是我国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篇自然是读过不少,也有“铁杵磨成针”、“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的故事流传。他饮酒赋诗,笑傲天下,蔑视功利,不仅是诗仙,也被称之为“酒仙”,其诗中许多关于酒的内容也留下不少。少年李白,是游走在崇山峻岭之中的一位游侠。与其他仗剑走天涯的游侠不同,李白的剑,是他腰间的那柄酒葫芦。走到哪儿便喝到哪儿,这是他最异于人的独特侠风。李白好酒,这是众人皆知的,杜甫的一首《饮中八仙歌》便可为证。“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太白饮酒一斗,便可成诗百篇,看来酒作为催生名篇佳作的催化剂在李白身上作用得尤为明显。而整日饮酒的李白之所以被人美誉为“酒仙”而非“酒鬼”,皆归功于他“诗仙”这一称号吧。李白乐于他的诗酒人生,大概是受陶渊明的影响。他在《山中与幽人对酌》中曾写道:“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这句“我醉欲眠卿且去”引用的是陶渊明“醉石”的典故。相传归隐田园的陶渊明整日以酒为伴,常与朋友对饮,醉了直接跟好友说“我醉欲眠,卿可去”,卧在附近的大石上便呼呼大睡。久而久之,这块石头上竟成人形。不避抄袭的嫌疑,将这句话引用得如此直接率直,可见李白对陶渊明是仰慕至极。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李白虽敬仰陶渊明,但在政治上,却与之持不同态度。陶渊明当年因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弃官归隐,而李白则始终对做官充满渴望之情。他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己的才华终有一天能够施展。在得到第三道入京诏书后,他高兴地赴京任命。临行前置酒一席,赋诗一首,高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展
125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