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91

johsonli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初三数学论文一元二次函数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张微微

已采纳
就写下二远一次方程是求二元一次函数与x轴交点时用的

初三数学论文一元二次函数

271 评论(11)

汉武大地

楼主所指的不是2次函数吧是1次函数才对吧~~~其实 方程就是函数值=0时候的取值写论文的话你可以从 如何通过函数图像来求解方程 不等式 入手求解方程就是 函数值=0时候的值求解不等式就是 函数值>或<某个值时候的值交点 什么的 你都可以写啊还可以写方程和不等式的求解上的区别 比如 同时×一个树 方程不变号 不等式可能要变方程求出来的是一个或几个值 不等式求出来的是一个解的集合如果题目没错的话2此函数 你还可以从图像上 性质上解释 方程能扯上函数 函数能扯上更高次的函数慢慢扯吧 LFreeDom_LifE
143 评论(14)

herina

函数与方程是初中数学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它们的形式虽然不同,但本质上是相互连接的,有密切关系。如: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 我们知道形如ax2+bx+c=0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而形式为y= ax2+bx+c(a、b、c为常数,a≠0)是二次函数。它们在形式上几乎相同,差别只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表达式等于0,而二次函数的表达式等于y。这种形式上的类似使得它们之间的关系格外密切,很多题型都是以此来命题。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因为当二次函数中的变量y取0时,二次函数就变成一元二次方程。由此可见,方程中的很多知识点可以运用在函数中。下面,我们就它们间的具体运用详细的了解一下。 一、 配方法解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应用关系 在解方程的四种方法就有一种用配方法来解方程的。而在二次函数中,我们经常要将一般形式 转化成 的样式,这个转化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其进行配方,与方程配方相同。 例1:用配方法解方程 解: (1) (2) (3) (4) …… 例2:指出函数 的顶点坐标。 解: (5) (6) (7) (8) ∴顶点为(-2,-17) 方程中的(1)、(2)、(3)、(4)四个步骤与函数中的(5)、(6)、(7)、(8)四个步骤的方法是完全一样的。可见,方程与函数密切相关。 我们通过课本的学习可知;二次函数y= ax2+bx+c(a≠0)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时,交点横坐标的值就是方程ax2+bx+c=0(a≠0)的根。 二、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二次函数的结合应用 在二次函数中,当函数与x轴分别有两个交点、一个交点和无交点时,该函数所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分别是:△>0、△=0和△<0。而在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以下结论: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 例3:判断二次函数y= x2-4x+3与x轴的交点个数 分析:因为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个数可由对应方程根的判别式△来确定。若△>0,则有两个交点;若△=0,则有一个交点;若△<0,则无交点。该题中△=4>0,所以有两个交点。 例4:试说明函数y= x2-4x+5,无论x取何值,y>0。 分析:第一种方法:用配方法将其化成y= (x-2)2 +1的形式来说明。(但如果系数取值不好,该方法就比较麻烦) 第二种方法:用△来说明,因为△=-4<0,所以函数与x轴无交点,又因为该函数的二次项系数a=1>0,所以图象开口向上。于是,图象在x轴上方,因此无论x取何值,y>0。 例5:求证:不论m取什么实数,方程x2-(m2+m)x+m-2=0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分析:这道题如果用常规做法,就是证明一元二次方程的△>0的问题。然而本题的判别式△是一个关于m的一元四次多项式,符号不易判断,这就给证明带来了麻烦,若用函数思想分析题意,设f(x)=x2-(m2+m)x+m-2,由于它的开口向上,所以只要找到一个实数x0,使得f(x0)<0,就说明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注意观察,容易发现当x=1时,f(1)=1-(m2+m)+m-2=-m2-1<0,故这个图象必与x轴有两个交点。 这就说明要证明的结论是成立的。 证明 略。 三、 一元二次方程中根与系数的关系在函数中的应用 例6:二次函数图象过点(-1,0)、(3,0),且与y轴交于(0,3),求函数解析式。 分析:此类题型的常规解法是待定系数法。然而在这里可以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来解,因为(-1,0)、(3,0)实际在x轴上,所以-1和3是函数所对应方程的两个根。 解:设函数形式为 ∵函数过点(0,3) ∴ c=3 ∴ 又∵函数过点(-1,0)、(3,0) 即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是-1和3 ∴ 解得 a=-1,b=2 ∴函数形式为y= -x2+29x+3 很明显,此方法要比待定系数法简单
334 评论(9)

dlle805

怎么是二次函数哦?,应该是一次函数吧
143 评论(13)

123456阿娇

二次函数我们已经在初三的时候学过了,但听学姐说,高中还要继续学习二次函数。我原以为这东西已经被我们搞得很彻底了,没想到……真是神奇的二次函数啊! 作为最基本的初等函数,它既简单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可以以它为素材来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最值等性质,还可建立起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有机联系;作为抛物线,可以联系其它平面曲线讨论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些纵横联系,使得围绕二次函数可以编制出层出不穷、灵活多变的数学问题。同时,有关二次函数的内容,与近现代数学发展紧密联系,是学生进入高校继续深造的重要知识基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关二次函数的问题在高考中频繁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次函数有两个典型特征:一是解析式,二是图像特征。从解析式出发,可以进行纯粹的代数推理,这种代数推理、论证的能力反映出一个人的基本数学素养;从图像特征出发,可以实现数与形的自然结合,这正是中学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 首先来说代数推理,由于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简洁明了,易于变形(一般式、顶点式、零点式等),所以,在解决二次函数的问题时,常常借助其解析式,通过纯代数推理,进而导出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例如:1、一般式为y=ax2+bx+c (c≠0) 中有三个参数a、b、c,解题的关节在于:通过三个独立条件“确定”这三个参数。2、利用函数与方程根的关系,写出二次函数的零点式y=a(x-x1)(x-x2)。3、紧扣二次函数的顶点式 ,对称轴、最值、判别式是合力。其次是“数形结合”,二次函数 y=ax2+bx+c (c≠0) 的图像为抛物线,具有许多优美的性质,如对称性、单调性、凹凸性等。结合这些图像特征解决有关二次函数的问题,可以化难为易,形象直观。例如:1、二次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x=- 对称,特别关系x1+x2= 也反映了二次函数的一种对称性。2、二次函数f(x)的图像具有连续性,且由于二次方程至多有两个实数根,所以存在m、n,且f(m)f(n)<0等价于在区间(m,n)上,必存在f(x)=0的唯一的实数根。3、因为二次函数f(x)= ax2+bx+c (c≠0) 在区间(-∞,- 和区间 - ,+∞)上分别单调,所以函数f(x)在比区间上的最大值、最小值必在区间端点或顶点处取得;函数|f(x)|在闭区间上的最大值必在区间端点或顶点处取得。 在来说说医院二次方程的解法。有人总结出一段顺口溜,式针对优选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步骤的。“一分解,二配方,形如x2=a开平方;前面三法均不易,求根公式再用上;字母系数需讨论,分类求解不能忘。”在具体解题时,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千万不能忽视了一些隐含条件。 通过对二次函数的认识,我深深的认识到,在今后的日子里,无论是升学或是工作,二次函数都是一个必考点和得力助手,所以学好二次函数,也是我高中生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228 评论(15)

折翅蝶飞

这位几星期后的校友 自己写吧。。。 没办法啊。。。 不过可以看一下参考书 上面有一些内容应该能用的上。。。。。。。再次表示同情以及无奈。。。。。
251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