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ium
“艺术的终结”是我从丹托的文章引用出来的。解放会给予艺术更多的自由。艺术再不负技术的使命,而是艺术终于成为了艺术自己。 
黑格尔的哲学,绝对理念是最高的真实。绝对理念有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三个发展阶段。绝对精神又有艺术、宗教和哲学三个发展阶段。哲学是绝对理念发展的顶端。黑格尔把艺术分为三种类型: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象征型艺术是形式压倒内容。古典型艺术是形式和内容的完满契合所以是最完美的艺术。浪漫型艺术是精神(内容)溢出物质(形式),这种内容和形式的分裂不但导致浪漫艺术的解体,而且也导致艺术本身的解体。精神要进一步脱离物质,“艺术的形式已不复是心灵的最高需要了”,艺术“已丧失了真正的真实和生命,已不复能维持它从前的在现实中的必需和崇高的地位,毋宁说它已经转到我们的观念世界里去了”。这样,艺术就让位于哲学。这就是艺术的终结。所以黑格尔所说的艺术的终结,并不是说艺术从此消亡了,而是说艺术对人的精神(心灵)来说,不再有过去那种必需的和崇高的位置了。后来美国哲学家丹托以西方现代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艺术为背景,重新提出“艺术终结”的命题。它的逻辑是:当艺术品和现成品在感觉上找不出差别时,人们就要思考“什么是艺术”的问题,因而就必须转向哲学了。黑格尔和丹托都主张艺术终结于哲学(观念),但他们的出发点不同。黑格尔是立足于他的观念哲学,即绝对理念的发展的逻辑决定了艺术的终结。丹托是立足于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实践,即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些流派抹掉艺术品和现成品的界限,艺术转到观念的领域,艺术变成哲学,这导致了艺术的终结。
艺术终结不是艺术死亡 •第一,铁托的“艺术的终结”是黑格尔意义上的叙事结构的终结。 •第二,意味着前卫艺术家要努力克服两个界限。一是高雅艺术与低俗艺术的界限;二是作为艺术品的物品与作为日常文化部分的普通物品(至今还没有被认为是艺术)之间的界限。 •丹托 •第三,艺术存在根据的丧失。这主要指的是再现性和表现性两种艺术的存在根据的丧失,艺术与美相脱离,美不再是艺术的唯一决定因素,而这在传统艺术观里是不可想象的。这两种艺术相应所形成的话语权丧失。 •第四,传统的艺术定义的重新阐释。丹托认为,那种进步的艺术概念不再确切,应该寻找一种更具普遍性的艺术定义。
总体上:艺术“终结”呈现为五种样态: 1)“艺术终结”观念始于德国艺术家汉斯•贝尔廷的专著《艺术史终结了吗?》。 2)“作者之死观念”,始于法国解构主义者罗兰•巴特1968年《作者之死》。 3)“审美经验的终结”观念始于舒斯特曼1997年的《审美经验的终结》一文。 4)“美学理论的终结”观念,始于美国学者柏林特1991年的专著《艺术与介入》。 5)“艺术的终结”。2004年,艺术史家库斯皮特仍在以《艺术的终结》为题出版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