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89

AKone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南阳理工学院优秀毕业论文缩写稿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izhihuli

已采纳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本,二本的概念。南阳理工学院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是经教育部批准、省市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培育院校,国家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学校,河南省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河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前身是1987年创办的南阳大学;1993年由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建校,定名为南阳理工学院,原张仲景国医大学并入;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南阳理工学院是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河南南阳,是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故里,楚风汉韵荟萃之所。学校坚持植根南阳、立足河南、面向全国,走产学研用一体化和开放办学之路,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先后获批国家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学校100所之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试点学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河南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10所之一、河南省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中原经济区最佳服务高校、河南省十大创新创业典范学校,河南省双创基地;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教育部工程实践基地、省院士工作站、省博士后研发基地、省重点实验室、南阳协同创新研究院、南阳中关村领创空间等一大批科研平台。学科建设截至2020年底,学校设有19个教学院部,52个本科专业,有工、管、文、理、经、法、医、艺术、教育等九大学科门类。2022年2月,学校新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虚拟现实技术专业、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育部、省教育厅“卓越计划”试点专业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省级重点学科5个。河南省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结构工程、食品科学、中医内科学教育部、省教育厅“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医学省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土木工程、中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工程、中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资力量截至2020年底,学校有教职工167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60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990人,拥有一批河南省优秀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建设有一批教学团队。截至2020年底,学校有教育部、省教育厅“卓越计划”试点专业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建设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裕兴软件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省级实验教学中心:中医学、生物工程技术、智能自动化系统、先进制造技术学生成绩截至2020年底,2015年成功承办首届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近两年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重大赛事中获全国一等奖以上53项,二、三等奖338项。代表河南高校出征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获亚洲区银奖1项、铜奖32项;第五、六、七、八届河南省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四连冠;2017首届全球华人网络安全技能大赛、全国首届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大赛、2018“骇极杯“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大赛暨第四届上海市大学生网络安全大赛特等奖。学术科研据2021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设市级以上科研平台34个,其中省级13个(企业与学校共建4个),市级25个。另外,已合作共建郑州大学南阳研究院和南阳市大数据研究院。据2021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为南阳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革新、改造、新产品170余项,获省、市成果奖励500余项,拥有成熟项目65项,专利183项;在研项目137项。截至2018年8月,近3年,学校立项科研项目412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部级208项;鉴定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75项;地厅级以上科研成果获奖150项;承接横向课题51项;公开发表论文26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6本。“十二五”期间,学校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28项,横向课题50余项,地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36项;发表论文2600余篇,三大索引收录4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1部,获发明专利授权24项。合作交流据2021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高校和民间团体建立了交流关系,在双方互访、学术交流、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和学生交流项目等国际教育与科技合作领域取得了成果。在韩国设立2个分院,招收中医学韩国留学生;与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英国北安普顿大学韩国庆南大学合作举办7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日本大分大学、台湾静宜大学合作开展交换生项目;设立了中原中韩文化交流中心、南阳中日文化交流中心;学校每年有多批国外学者、企业家来访,开展学术交流,洽谈校企合作。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开展校地合作,主动适应地方需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拥有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教育部工程实践基地、省院士工作站、省博士后研发基地、省重点实验室、南阳协同创新研究院、中关村领创空间等一批科研平台。组建"智能制造”“仲景健康养生”“电商实训”、“教育国际交流”等科研服务中心。与美国通用电气、德国博世、长城计算机等共建实验室,气中兴通讯签约共建"南阳理工;中兴新思学院"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开办有九州通班、宇通班、理光班、二机国贸班等校企联合班。近3年与企业联合申报应用性研究课题140余项,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技术改造、 新产品研发170余项,获省、市成果奖励500余项

南阳理工学院优秀毕业论文缩写稿

301 评论(15)

芦惠aloe

教学是立院之本,科研是强院之路。学院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不断提高教学、科研、管理水平。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科研优势,在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文献研究、张仲景方药应用及现代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先后承担、完成了一大批各级教学与科研课题,获得国家、省(部)、地(厅)级的各类奖励和表彰。学院重视对外学术交流,积极开展与海内外高水平医学院校的实质性交流与合作,与日本、韩国、新西兰、菲律宾等国家的中医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开展了共建实验室、教学研究人员互访等合作项目,积极开展医学留学生教育。历经风雨洗礼,国医学院形成了“博施济众、广智求真”、“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学年中,将继续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把培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医学人才作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以发扬光大仲景学术思想为己任,在改善民生、促进人民健康事业中做出新的贡献,使仲景文化享誉全世界。附:专业设置中医学专业 本科学制五年,专升本学制三年,专科学制三年。本专业培养掌握中医药学基本理论、中医临床应用理论及张仲景学术思想等知识,具备熟练运用所学医学知识治疗中医内、外、妇、儿及其它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全面发展的中医学专门人才。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适合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学校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护理学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专升本学制两年,专科学制三年。本专业培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护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临床护理工作、护理管理及护理科研能力的专门高级本科护理学人才。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适合在各级医院及卫生管理等部门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健康教育及护理科研等方面工作。中药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专科学制三年。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适合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 领导介绍齐保东 总支书记齐保东,男,汉族,1971年7月生,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本科学历,硕士学位,现任张仲景国医学院党总支书记。1995至1999年在南阳理工学院商学系工作,历任辅导员、团总支书记。1999至2005年在成人教育学院工作,任教务科长。2005年至今在张仲景国医学院工作。  毛秉豫 院长毛秉豫 男 1958年10月出生,天津中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医学博士,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中医药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中医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观察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方剂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副主任委员,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导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  自1982年开始至今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专业方向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气血并治研究。主讲《金匮要略》、《中医内科学》、《内科学》等课程。先后主持、参与和完成《芪参益气滴丸在心肌梗塞二级预防中对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桂枝茯苓丸有效部位群对高血压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加味四物汤对高血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血管重构作用研究》、《中风病急性期辨证论治综合治疗方案临床研究与评价》、《养血清脑颗粒对高血压病脏器保护作用研究》、《血沉曲线记录分析仪研制与应用》等国家、省、市级研究课题18项,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二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二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天津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南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级奖项15项。主编《中医内科学》、《张仲景全书》、《新编内科诊疗学》等专著。曾在《中医杂志》、《美国超微病理学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新中医》等发表学术论文42篇,SCI收录2篇。被河南省教育厅、南阳市人民政府、授予“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  魏小萌 副院长魏小萌,男、1958年7月28日生,现任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魏小萌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近三十年。有深厚的中医学造诣和丰富的中医临床及教学经验。主编《现代疾病治疗新进展》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常见病误诊误治分析及对策》《现代胃肠病学》等教材、专著共9部。在国家一级学术期刊、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9篇,其他期刊30篇;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5项,获河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3项、市级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奖4项、二等奖9项。系南阳市跨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 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112人才;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带头人;现任中华中医学会名医学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学会肾病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高校系列高评委专家库成员;河南省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库成员;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学院副院长。  卞华 副院长卞华,男,汉族,197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张仲景国医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及张仲景学术思想的研究。主要从事于教学、科研与临床工作。一、主持或参与项目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化方案的研究200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NO:02-03 LP29),2002年-2004年参与。解毒活血滋阴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有效部位群及机理研究 2010年河南省科技厅 ,主持复方芩艾汤拮抗I型食物超敏反应的实验研究2010年河南省教育厅(NO:2010C360002),主持雄黄纳米微粒对SLE小鼠T淋巴细胞凋亡和功能紊乱的作用 2008年河南省教育厅项目(NO:2008C360001)主持亚健康动物模型的研制 2008年河南省教育厅项目(NO:2008C360003)第三雄黄纳米微粒对MRL/lpr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机理南阳市科技攻关项目(NO: 2007S1407)主持滋阴解毒通络方有效部位治疗SLE的疗效及作用机理研究南阳市科技攻关项目主持张仲景学术思想及方药研究数据库的建立2008年南阳市科技攻关项目第二传统教学模式结合PBL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南阳理工学院教改项目主持二、鉴定或奖励项目滋阴解毒通络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及作用机理研究2009年,河南省科技厅鉴定,国内先进水平主持温阳化浊通络方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的作用机理研究 2010年,河南省科技厅鉴定,国内领先水平主持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增效减毒作用研究2007年,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奖一等奖参与温阳祛瘀化痰通络法对硬皮病小鼠模型皮肤硬化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2008年,南阳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熏洗方对外伤后期关节僵硬的疗效及其分子生物学机理的研究2006年,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三等奖参与PBL与LBL双轨教学法在中医《金匮要略》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08年,南阳理工学院第一届教育教学改革论文特等奖主持2008年获南阳市第六届青年科技奖
121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