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558575
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经教育部批准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的单独考试: 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第1,3,4,各项要求; 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三)符合上述(一)或(二)中各项报考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相应的统考或单考。 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41所学校是: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 (四)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的全国联考,简称“法律硕士联考”。 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下列13个专业不得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 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38所学校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南开大学、山西大学、辽宁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大学、烟台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海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北政法学院、兰州大学。 上述各高校录取该专业考生时,只从参加“法律硕士联考”的考生中选拔。各试办学校不再为该专业组织统考或单考。� (五)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的全国联考,简称“MBA联考”。 符合(一)中第1,3,4,各项的要求,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大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招收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88所学校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经济学院、郑州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宁夏大学、新疆财经学院。 上述各高校,录取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生时,只从参加“MBA联考”的考生中选拔。各校不再为该专业组织统考或单考。� (六)硕士生招生单位中的部分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可以推荐本校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初试并在10月25日前直接到报考单位参加复试和办理接收手续。推荐办法由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制定。被接收的推荐免试生须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到报考点办理报名确认手续,亦不得再参加统考。到10月25日仍未落实接收招生单位的推荐免试生不再保留资格。 二、报考条件: (一) 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报考条件为: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道德品行良好。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年龄不限;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应届本科生毕业时未获毕业资格者,不予录取,入学报到时出示本科毕业证书);具有国家承认的研究生学历或已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可以报考原单位委托培养硕士生。 3、获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止,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含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且达到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同等学力报考条件要求:①大专学习期间各门课程成绩良好以上(或80分以上),毕业论文(或设计)成绩优秀;②报名时须出示所在单位开具的达到本科毕业的书面证明和在普通高校或成人高考专升本、或自学考试本科段进修过或学习过与报考学科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6门以上合格成绩的有效书面证明(必须教务部门出具的);③报考非外语专业的考生还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取得合格证书;或参加改革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在500分以上。 同等学力报考者注意事项:①招生专业目录上注明不招收同等学力者的专业,谢绝同等学力考生报考;②复试时,同等学力考生须按同等学力报考条件要求提交相关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复试时提供成人高校教务部门的证明、成绩单及大学英语4级证书复印件(外语专业除外);③复试时,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加试(笔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 (二) 参加由我校组织的单独入学考试的报考条件为: 1、符合(一)中第1项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且连续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四年以上(含四年),业务优秀,已发表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成为单位业务骨干的在职人员,经本单位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具体要求详见"福州大学招收优秀在职人员为硕士生单独考试招生办法")。 (三) 参加工商管理硕士(MBA)联考的报考条件为: 1、符合(一)中第1项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不少于三年工作经验者;有研究生毕业学历并有不少于两年工作经验者;大专毕业后有不少于五年工作经验; 3、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只招收原单位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 (四) 参加法律硕士联考的报考条件为: 1、符合(一)中第1项要求;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往届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入学当年的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国家承认研究生学历的在职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可以再次报考为原单位委托培养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3、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下列13个专业不得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 4、法律硕士专业只招收原单位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 (五) 接收推荐免试生的条件 1、我校接收一定数量的外校免试生,免试生一般应是全国重点高校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并获得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资格,推荐手续完备,材料齐全; 2、免试生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良好,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优秀,具备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能力和素质; 3、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及格以上; 4、参加学校复试合格者; 5、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武汉大学。理由如下:2017年文科大学排名:武汉大学第5名,厦门大学第8名。2017年全国39所985大学,武汉大学第5名,厦门大学第19名。武大和厦大都是全国最美十大高校之一。武汉大学,简称“武大”,是一所位于湖北武汉市的综合研究型大学,截至2015年9月,武汉大学共有四个校区,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5个学院(系),开设有124个本科专业。厦门大学,简称厦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福建省和厦门市共建[1] ,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截至2016年3月,该校共有专任教师254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77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0%(下同),拥有博士学位的2012人,占2%。这两个大学综合情况来看,武汉大学略胜一筹。这个时候就要看你选择什么专业了,你所学专业在学校中排名如何。还有一点,这两所高校代表不同的地域特色和风景,如果想去海边就去厦大。
根本没有可比性,不是一个层次的。武汉大学在各种排名中没下过前十,而厦门大学进前二十的情况都比较少。数据都懒得举,院士对比,双一流学科对比,ESI引用率,topSCI、SSCI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武大领先厦大多少,你们自己去查查。那些说什么环境好,你们是真心来回答题主的问题么,还不说厦门市比武汉市好。
确实很相似,不过武大很大,专业设置比较齐全,很多专业都很好厦大,点缀在海上,很美,她的美,在于与厦门市、与环境的完全融合。
就业前景毕业生工资据长春理工大学官方就业报告数据,2017届毕业生中,本科和硕士主要起薪薪资区间集中在3000-5000元(其中本科生3000-4000元占比34%、4000-5000元占比61%、5000元以上占比56%;硕士生3000-4000元占比65、4000-5000元占比28%、5000元以上占比44%)。典型就业单位就业率据长春理工大学官方就业报告数据,截至2017年11月20日,全校2017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31%。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05%;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86%;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实习机会考研升学留学出国就业地区城市所占比例长春 29% 北京 10% 沈阳 4% 苏州 3% 成都 3% 深圳 3% 大连 3% 哈尔滨 2% 上海 1% 厦门 1% 注:此就业地区数据来自校友的投票调查,可能会因为样本数据不足而产生偏差
综合实力肯定是武汉大学优势明显。具体看专业,两个大学在国内都算是一流名校。在最新一轮教育部官方学科评估,两个大学的学科在全国排名情况如下,看完学科排名你就知道哪个学校综合实力强,且各自的优势学科是什么啦:厦门大学:学科 名次武汉大学:
毕业生工资据长春理工大学官方就业报告数据,2017届毕业生中,本科和硕士主要起薪薪资区间集中在3000-5000元(其中本科生3000-4000元占比34%、4000-5000元占比61%、5000元以上占比56%;硕士生3000-4000元占比65、4000-5000元占比28%、5000元以上占比44%)。典型就业单位就业率据长春理工大学官方就业报告数据,截至2017年11月20日,全校2017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31%。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05%;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86%;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100%。考研升学学校不算太大。但是校园环境和设施也不错。和南方学校相比夏季不算太热。春秋气候宜人。冬季稍稍有点冷。但是雪景也是很迷人。学校寝室装修也不错。四人房间舒适温馨。六人房间稍稍有点拥挤。夏季有空调,冬季有暖气。这里的教学质量还是一流的,老师认真负责,教书育人为学生未来发展出谋划策。这里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同心协力一起学习,共同进步。长春理工大学去年新建立的食堂。里面好吃的应有尽有。吃货一定大饱口福。长春理工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好。上南方就业的相对多一些。当然在北方就业的也大有人在。长春理工大学是北方的一所大学。他不是211,也不是但是她有独特的教书育人之道。孕育着一批又一批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