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94

湖南人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水的科学小论文高中生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切都会过去

已采纳
水+二氧化碳=泪 “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环境破坏后最悔恨的泪。” 面对我们耳熟能详的“水”一词,面对我们日日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水。我们又大概了解明白多少呢? 没有水就等于没有生命的道理童叟皆知。人体70%都是水构成的。可想而知,地球上要是没有了水之源,动植物该怎么办?人类又要怎么生存?人人都懂得水乃生命之源,可又有多少人去关注它呢? 近些年,湿地面积萎缩,生态退化,由于人口增长,耕地扩大,生态类型善变,我国湿地面积严重萎缩。北大荒的连年垦荒是这块我国最大的湿地面积缩小了60%,三江平原的湿地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443万公顷下降到190万公顷,这样就是说,如不采取紧急保护措施,十几年内三江平原的湿地将丧失殆尽。人们过分砍伐、围湖造田、泥沙入湖等等都在不知不觉中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一旦失调,那么我们人类离世界末日也就不远了。 我国现在关注的重大问题还是水污染程度严重,损失巨大。据水利部对全国700余条河流约10万公里河长开展的水之源质量评价46、5%河长受到污染,10、6%的河长严重污染,水体已经丧失使用价值,而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在全国七大流域中,太湖、淮河、黄河、松辽河流域污染程度也相当严重,且污染河段占60%以上。全国多达有1/4的人口以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水污染直接影响到我国民众的生活及生存环境呀!就对我们城镇边这条长江而言,不少居民都在江边洗衣服、倒垃圾,各种工厂不断的向河里排放废物,有毒物质等严重导致了河质变恶、水量变小、流域变窄!听呀,你们还没听见吗——我们的母亲河正在嘶声裂肺地呼吁我们“孩子孩子!我不要变成黄河啊!” 我们就来见识一下水污染的真正实质。各种有害物质,比如农药、重金属、化学物质、致病微生物、油类以及各种废弃放射性物质……被人为地排入水中,并超出了水本身的一种净化能力,于是就发生了水污染。大量的水污染物排入河流,造成严重内陆水域污染,继而使湖泊和海湾受到“玷污”,就连地下水也难逃厄运了吧。水污染能对人类的危害极大,污水中的致病菌可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传播;各种工业废水、农药等有害物质排入水中后还会使饮水人意外中毒、身亡;重金属污染的水进入人体内,会使之慢性中毒等等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呐!在这里,我绝不是危言耸听,节约用水已经迫在眉睫啦。 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 我们地处南方地区,那当然是不清楚西北地区人民的苦难。那里是严重少水带,那真是荒漠也“繁华”!可我们却不知道,想想咱们家里,刷牙时不关水龙头,哗哗流水可真不知心疼,比如大家家里自来水管发生漏水或爆管未得到及时修理,解冻海鲜又使用“自来水冲洗法”。其实有些水都可以循环使用。可有人却认为更是不愁那几个水钱,泡泡浴、水枪战这些都成了渴水人民的最最最奢侈品了。我想,不从点滴开始怎能立大足呢? 都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那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水给予了我们最宝贵的生活条件,那它也就一定能向法官提起“上诉”把我们宝贵的一切都夺回。但前提是,你走你的路,我过我的桥,谁也犯不着谁。如果我们不珍惜它,一再的浪费它,有一天,水也一定会把我们给“浪费”掉! 在一次试验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放到自来水里的金鱼比河水里的金鱼死得还要快。同学们的议论纷纷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猜想,有的同学认为河水里有一些金鱼的食物,而自来水里面却没有,有的同学认为河水里面的氧气比自来水的要多,在自来水里面的金鱼因为缺氧,所以会死得快些。但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得到十分的确定:污水对动物的危害是十分明显的。 在现实生活中,附近的小凌河、水沟,不难发现污水正从附近工厂里排放到河中。这说明啊!水的浪费和污染会产生大量废水,而对水产生新的污染,是环境再次手到“重伤”。我们还可以看见污水的水面在不停的冒泡,那里面就是人们用后排放的洗衣粉、餐具的洗洁精水,也再次说明了水污染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地使用洗涤用品。 节约用水也是现在社会上的一个热点焦点问题。“节约用水,关爱生命”广告牌、“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从我做起,从大家做起。”宣传节目、“从点滴开始,节约用水,科学用水,打造一片新生活。”公益广告等等。因为很多人的头脑中根本还就没有节约用水的概念,也是因为水一直作为廉价物品存在于现实生活啊。浪费就是犯罪。这样看来太多人都还没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为了您的下一代,为了您的明天,为了您的此时此刻呀! 趁我们还没喝到我们自酿的苦酒的时候赶快“束手就擒”吧;趁我们还没品到我们自制的苦药的时候赶快将现在的我们“捉拿归案”吧;趁我们还没尝到我们自酝的苦果的时候赶快“嘴下留情”吧——因为一切都还来得及。 水是无味的,可泪是咸的。在水中加点“调料”二氧化碳不就相等了么?我坚信这时候的鱼永远也不会无家可归了,那时候的我们也正浮在幸福的海洋中潜游……记得采纳啊

关于水的科学小论文高中生

106 评论(14)

52红盒子

水,滋润万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水是甘甜的。但有时又是苦涩的;水是宝贵的,但有时它又泛滥成灾;水是清冽的,但在一些地方它却变得污浊不堪;一切生物都离不开水,但在一些特别需要水的地方,它却变得那样吝啬……面对我们日日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一-水,我们知道的到底有多少?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十分有限 据世界银行1998年对132个国家的统计,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第4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排到了82位。按照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量2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边缘,人均1000立方米为人类生存起码要求。目前我国有15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严重低于缺水线,有7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辽宁、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生存的起码要求。  ●水污染程度严重,损失巨大 据水利部对全国700余条河流约10万公里河长开展的水资源质量评价,5%河长受到污染;6%的河长严重污染,水体己丧失使用价值。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 在全国七大流域中,太湖、淮河、黄河流域均有70%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海河、松辽河流域污染也相当严重,污染河段占60%以上,全国有1/4的人口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水污染直接影响着我国民众生活、生存环境。  ●河湖萎缩,黄河断流 黄河从1972年开始出现断流到1998年的27年间,黄河利津站共有21年发生断流,断流频率已达四年五断,共计断流1050天,平均每个断流年份50天,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断流河段长达704公里,占下游河段总长的90%。 海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河流基本干涸,河口淤积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由于径流剧减,城镇排出的污水得不到稀释形成不少污水河,被形象地称为:"无河不干,有水则污。" 调查表明,近30年来,我国湖泊水面面积已缩小了30%。  ●西北地区水环境恶劣 目前,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于涸现象十分严重,部分湖泊含盐量和矿化度明显升高,特别是西北湖泊咸化趋势更为明显。新疆博斯腾湖,由于上游修建灌溉工程,导致人湖水量锐减,含盐高的灌区退水又不断入湖,因此,该湖在短短的10多年内就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湖水矿化度上升了6倍,水面减少120平方公里,水位降低54米。素有"绿色迷宫"之称的准噶尔盆地西部的艾比湖,因60年代在湖区毁林开荒,70年代截流断水,至今艾比湖湖面已由过去的1300平方公里减至600平方公里,干涸的湖盆已沦为盐漠。曾为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咸水湖--罗布泊也已干涸。_html  水 的 压 力---科学小论文  在潜水中,我兴致勃勃,看着海底亦奇亦幻的美景,不断地往下潜。突然,我感觉耳朵有一点疼,我觉得很好玩就忍着,又往下去了一点。哎呀,不行,耳朵疼得越来越厉害,我这才恋恋不舍地浮出海面。问潜水员:“叔叔,我为什么会感觉耳朵疼?”潜水员叔叔告诉我:“因为你潜得很深了,有5-6米,水的压力比较大,你的耳朵承受不了,所以就疼了。  我对压力产生了好奇,想知道水压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回家后,我上网查了一些资料,知道了水的压力由深度决定,水越深,压力就越大;水越浅,压力就越小。  为此我做了个试验。材料是:1个装牛奶的矩形竖直纸盒、1卷胶带、1个钉子、1个平盘。  我放好牛奶盒,用钉子在任意一个侧面戳三个孔。三个孔的位置分别是底部、中部和上部。然后用胶带把三个孔封住,将纸盒中加满水,再将平盘放在有孔的侧面的下方,将胶布撕开。你知道出现什么现象了吗?三个孔的喷水有什么不同吗?当然不同。从底部流出的水喷射得最远,其次是中部的水,喷得最近的是从顶部喷出的水。这证实了水的深度不同,水的压力不同。水越深,压力就越大;水越浅,压力就越小。所以我在海中位于水深不同的位置,耳朵感受到的压力是不同的。  为了知道压力还和什么因素相关。我又做了个小试验:我用一根吸管插入一个小纸盒的口,插得紧紧的。然后我通过吸管往纸盒里加水。当水快到吸管口时,小纸盒的底部裂开了。多次试验,结果都是这样。原来,水压还和重量有关。因为纸盒底部须承受水的重量最大,因此承受的水压也就最大,所以纸盒在底部裂开。  冷水和热水的密度不同。水受热后,水分子的活动范围扩大,水便会膨胀,密度因此就下降了。当灌了自来水的“水球”的密度比热水大时,根据重力大于浮力物体下沉的原理,“水球”就会下沉;而在冷水里则会浮起来。  一、生活现象――实验的动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水、饮料还有酒等液体如果慢慢地沿着杯壁往下倒,倒满后不会溢出来,会在杯口上形成一个圆弧形水丘。  二、实验体验  第一个实验:  工具:高115CM,直径9CM的杯子(大杯)一个;高3CM,直径6CM的杯子(小杯)一个;尺子一把。  材料: 一角硬币40个,一元硬币16个,回形针几枚。纯净水一满杯。  1. 将大杯装满水(刚好到杯口),然后把一角硬币轻轻地贴着杯壁往下投,试着把所有硬币投进去。到水开始溢出为止。  2. 将回形针轻轻贴着水面放上去,观察发生的现象。  3. 测量水高出杯口的高度。  4. 小杯也按3的步骤进行。  比较结果:  大杯可放入40个一角的硬币,10个一元的硬币,水丘高4毫米,可将2枚回形针浮在水面上。  小杯只能放入37枚一角硬币,水丘高3毫米,不能将回形针浮起。  第二个实验:  工具:高115CM,直径9CM的杯子(大杯)一个;高3CM,直径6CM的杯子(小杯)一个;尺子一把,一根小棒。  材料: 一角硬币40个,一元硬币16个,回形针几枚,水一满杯,几滴洗发露。  实验过程:  1. 将水倒进大杯子,滴上几滴洗发露,用小棒搅拌,让洗发露完全溶解在水中。  2. 将搅拌好的水倒入小杯,用手抹去水面的泡沫。  3. 轻轻贴着杯壁往下投一角硬币,一直到有水溢出为止。  4. 测量水高出杯口的高度。  比较结果:  杯中可放入28枚一角硬币,水面弧形的水丘不明显,也不能将回形针浮在水面上。  三、原因探究  上网查找得知,水中有一种叫水分子的东西,每个水分子就相当于每一个小朋友一样,手拉着手,就绷得很紧,水不容易流出,还会形成水膜,水膜表面就有很强的张力,在一定程度下,它非但不会让水超出杯口而不至于溢出,反而能将回形针浮起。这3个实验都说明了水有强大的张力。  当然水膜表面的张力大小与容器的大小有关,所以在第一个实验中,大杯和小杯的表现就不一样了,水丘的高度不一样,水膜的承载能力也不同。  另外,水还有一个很强的特性――溶解性。它能溶解许许多多物质。这些溶解于水的物质,成为一种杂质,削弱了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因此才有了第二个实验产生的现象。  四、设想  由实验和资料可推测,水质越纯,表面膜的强度就越高。极纯水表面膜的分子结构是非常严密的,分子之间的吸引力非常强。世界上如果有这样一个纯水湖,人们完全可以在湖面上散步,甚至可在上面行驶。假如能用这种水膜制作衣服,它将是绝好的防弹衣,即使在枪林弹雨中也会安然无恙。
26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