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63

hechunxiang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贵州民族的主要特点论文题目怎么写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笑brown

已采纳
贵州民族的主要特点是多民族。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分,其中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或为贵州所独有,或以贵州人数最多,故这几个少数民族明清时期的优秀建筑理应受到重视。

贵州民族的主要特点论文题目怎么写

89 评论(14)

jill900712

全省世居民族主要有汉族(62%)、苗族(12%)、布依族(8%)、侗族(5%)、土家族(4%)、彝族(2%)、仡佬族(2%)、水族(1%)等18个民族,后来又陆续迁入藏、维吾尔等民族,约有48个民族成份。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11个自治县、253个民族乡。以本民族语言为主,以苗族方言土语最多,各方言下面又分为若干方言和土语。彝族和水族在解放前有自己的文字。水族文字是一种从右向左书写的单音节方块表意文字,因有的文字有如倒写或反写的汉字,故又有“反书”之称。苗族文字是1905年英国传教士和当地苗族人根据苗语西部方言的发音特点研制出的一种拼音文字,俗称“老苗文”。以上几种文字由于文字本身并不完善,加上它们的使用主要局限于宗教活动和宗教场所,因而只掌握在少数巫师、教徒之中,在民间没有真正推广使用。旧石器时代贵州就已形成观音洞文化,有桐梓人、水城人居住。秦汉时中央势力还未曾进入贵州,明朝后汉人大量迁入,明清时期改土归流,逐步把化外之地的贵州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贵州的原始宗教有祖先崇拜、鬼神信仰、图腾崇拜、巫术、蛊等。扩展资料:2009年末,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9%。全省有3个民族自治州、11个民族自治县,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占全省的30%,县级行政区划单位46个,占全省的3%;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国土面积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还有253个民族乡。千百年来,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贵州文化。贵州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距今五六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栖息繁衍,现已发现黔西观音洞、盘县大洞等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40多处。观音洞对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被正式命名为“观音洞文化”。是古生物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了解和研究地球生命发展演化史的宝库”。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高原山地居多,全省5%的面积是山地和丘陵,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2017年全年旅游总人数43万人次,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95个。201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8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7956元。
193 评论(8)

流浪天子

1、语言文字特点以本民族语言为主,以苗族方言土语最多,各方言下面又分为若干方言和土语。彝族和水族在解放前有自己的文字。水族文字是一种从右向左书写的单音节方块表意文字,因有的文字有如倒写或反写的汉字,故又有“反书”之称。2、文化特点苗族文字是1905年英国传教士和当地苗族人根据苗语西部方言的发音特点研制出的一种拼音文字,俗称“老苗文”。以上几种文字由于文字本身并不完善,加上它们的使用主要局限于宗教活动和宗教场所,因而只掌握在少数巫师、教徒之中,在民间没有真正推广使用。旧石器时代贵州就已形成观音洞文化,有桐梓人、水城人居住。秦汉时中央势力还未曾进入贵州,明朝后汉人大量迁入,明清时期改土归流,逐步把化外之地的贵州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3、宗教信仰特点贵州的原始宗教有祖先崇拜、鬼神信仰、图腾崇拜、巫术、蛊等。
335 评论(8)

sjp小小虫sjp

贵州民族主要有汉族(62%)、苗族(12%)、布依族(8%)、侗族(5%)、土家族(4%)、彝族(2%)、仡佬族(2%)、水族(1%)等18个民族,后来又陆续迁入藏、维吾尔等民族,约有48个民族成分。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11个自治县、253个民族乡。在语言上:以本民族语言为主,以苗族方言土语最多,各方言下面又分为若干方言和土语。彝族和水族在解放前有自己的文字。水族文字是一种从右向左书写的单音节方块表意文字,因有的文字有如倒写或反写的。在文化及宗教信仰方面:贵州的宗教信仰也是多元的,除中国本土的道教而外,世界三大宗教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在贵州传播。扩展资料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90年代以来,贵州传统民族文化受到很大冲击,许多传统文化迅速消失,状况令人担忧。如何从传承弘扬的高度来充分认识贵州民族文化,对于贵州各级政府至关重要。因为,随着大规模的城镇化,民族文化将随着村落的消失而灭亡。因此,保护贵州传统的民族文化对于传承世界文明有着积极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贵州少数民族中,普遍信仰的是“自然宗教”,主要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农业祭祀,都发端于原始的信仰,现在统称为“民间宗教”。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贵州百度百科-贵州民族
317 评论(8)

小虫子会员

生物多样性科学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贵州是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的省份,据统计,贵州省境内植物种数在国内名列第四位,动物种数在国内名列第三位,贵州还是野生食用菌生长的天然温室,此外还拥有十分丰富的极端微生物资源和生长环境。显然,贵州典型喀斯特岩溶山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及开发利用与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由于贵州省长期以来生物多样性研究存在着力量分散及创新不够等问题,已难于适应今后贵州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使贵州省生物多样性研究真正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依托,对贵州省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科技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已势在必行。本文概要介绍了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意义、贵州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本情况、贵州省生物多样性研究有待拓展的学科领域以及贵州从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科技资源概况,并提出了对贵州省科技资源进行重新组合的初步设想。
109 评论(13)

tivona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分56个,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8个民族。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省人口超过10万的有汉族(17万,占2%)、苗族(99万,占2%)、布依族(82万,占9%)、侗族(86万,占6%)、土家族(03万,占1%)、彝族(36万人,占4%)、仡佬族(9万,占6%)、水族(97万,占0%)、白族(74万,占53%)和回族(87万,占5%)。 [19] 2009年末,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9%。全省有3个民族自治州、11个民族自治县,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占全省的30%,县级行政区划单位46个,占全省的3%;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国土面积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还有253个民族乡。千百年来,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贵州文化。
14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