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00

顾芸静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数字化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uliff0310

已采纳
连续出版物的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外名可缩写,缩写后首字母大写,并省略缩写点) 专著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题名[C]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专利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专利申请者题名[P]国别 专利文专利号,发布日期 技术标准的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 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报告   标引项顺序号 报告人题名[R]会议名称,会址,年份

数字化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284 评论(11)

qixunting

在正文写作完毕后,空两行(宋体小四号)
337 评论(8)

sfwei01

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有关文献,是论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反映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论著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表明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还免除了抄袭或剽窃的嫌疑国内外检索系统通常不仅收录论文的题名、关键词、摘要,还收录其参考文献,其中参考文献的质量和数量是评价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起点和深度以及科学依据的重要指标,也是期刊质量量化评价指标如影响因子、引用频次等统计分析的重要信息源 因此参考文献的数量和著录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质量和出版物的整体水平 正确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不必大段抄录原文,只摘引其中最重要的观点与数据,可以大大节约论文的篇幅 本刊要求来稿作者,凡是引用参考文献的成果 (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图表和其他资料) 均需要对参考文献在文中引用的地方予以标注,并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列出 作者应按照国家标准GB/T 7714-2015书写参考文献著录项1、参考文献的分类按参考文献的提供目的划分,可分为引文文献、阅读型文献和推荐型文献3大类①引文文献是著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的过程中,为正文中的直接引语 (如数据、公式、理论、观点、图表等) 或间接引语而提供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②阅读型文献是著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的过程中,曾经阅读过的文献信息资源③推荐型文献通常是专家或教师为特定读者、特定目的而提供的、可供读者查阅的文献信息资源2、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参考文献目前共有16个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普通图书M, 会议录C, 汇编G, 报纸N, 期刊J, 学位论文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档案A, 舆图CM, 数据集DS, 其他Z凡无法归属于前15个类型的文献,均可以用Z来标志3、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参考文献按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并在序号中加[]对于常见的各类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如下:1) 著作:作者姓名,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2) 期刊论文:作者姓名 题名[J]期刊名称,年,卷 (期) :页码3) 会议论文集:作者姓名 题名[C]//论文集名称,会议地点,会议日期4) 学位论文:作者姓名 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5) 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姓名 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获取路径6) 电子文献:作者姓名 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含文献载体标志) 见其它]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更新或修改日期) , 获取路径7) 报告:作者姓名 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8) 标准:标准号 题名[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同一著作中作者姓名不超过3名时,全部照录,超过3名时,只著录前3名作者,其后加“, 等”其他:数据库 (DB) , 计算机程序 (GP) , 光盘 (CD) , 联机网络 (OL) 4、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 (左顶格) 或“[参考文献]” (居中) 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 [2], …,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 参照ISO690及ISO 6 9 0-2, 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者 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辛希孟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张筑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4]冯西桥 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5]尼葛洛庞帝 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 海口:海南出版社,19%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 (期) :起止页码 [5]何龄修 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 (3) :167- [6]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3, 33 (4) :62-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 (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 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468-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 (版次) [8]谢希德 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 (10)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 1989-07-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曰期 (任选) [11]学术堂 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要求[EB/OL]-03- [12]万锦堃 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 (1983-1993) 英文版[D B/C 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351 评论(8)

cerulean27cn

3信管专业的能力培养离不开数字化学习      1数字化学习可以提高信管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   信管专业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特点,都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比如,《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课本只是介绍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要想完整做一个信息系统,只看课本是不可能完成的,而在互联网上就有很多网站,教你做具体的信息系统,甚至是网络版的信息系统。再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硬件设备更新很快,学生在学课本的时候课本上的内容就不可能是现实中最新的硬件配置介绍,只有通过互联网才能保证学习内容的先进性和现实性,通过互联网学习计算机维护经验和案例,更是可以利用别人的经验提高自己实践性的好的途径。      2数字化学习可以提高信管专业学生的信息能力   信管专业的学生要求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加工、处理、控制和利用。这些能力的学习和实践离不开数字化学习,比如,信息检索,互联网不仅是信息的海洋,更是练习检索实践的开放式平台,在公平开放的互联网面前,信息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和充分的,但信息能力就会千差万别,信管专业的学生要求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要有更高的信息能力,互联网不仅有大量的统计数据,也有大量的统计报告,通过学习借鉴,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信息加工和处理能力。而真实的数据和报告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实际的认识,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数字化学习的形式   协作式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流与合作,结成若干个协作学习小组,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更深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和以课程为基础的价值教育是通过科目内容来完成教学不一样,协作式教学则是通过“教学的过程”来实现。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一天的教学中,当把正常应当讲授的课程内容用协作式学习方法讲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传授了价值观。协作学习模式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协作、互助学习小组身份登录网络,参与协作学习;二是以个体身份登录网络,参与协作式学习。协作式学习,要求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大有裨益,而且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探究性学习,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可以看出,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学科领域内选取某个问题作为实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激发情趣,以问题为中心,自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创新能力和信息技能是信管专业学生必需具备的两种重要的能力素质。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的数据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基于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探究性学习。这种探究性学习是最能体现网络特性和最有利于信管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董萍萍高校信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施[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7,(2):89- 转
229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