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nyh128
对于素质教育,目前许多人仍有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最有代表性、也最浮浅的一种观点是,素质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是教师要解放,学生要放松,不再坚持过去的“一切为了好成绩”就行了。其实不然,素质教育不单纯是为了打破旧的、不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一种综合能力的培 养,包括言语、能力、性格、体质等多方面。它是从人本身的天赋出发,以全面发展学生的潜在素质,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完整人格为目的,以传输以往文化的精华和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为操作途径的教育训练活动。 素质教育有着自己的特征。首先,它是一种个性教育。它的出发点和人的生成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即人是确定和非确定性相同的生命体,所以首先要正视受教育者具有不同的先天身心素质这个事实,在学生的教育培养活动中对学生的塑造不能完全相同。素质教育是一种针对不同个体采取不同教育方式的个性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天赋,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其次,它是一种主题性教育。人的本质是在文化创造中不断生成的,文化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所以,主体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对于人本身和社会文化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性。素质教育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它强调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形成学生的主动精神,帮助学生创造蓬勃向上的人生。 一提起素质教育,不少家长就想尽早为孩子培养一技之长,认为孩子拥有一技之长才能立足于社会,于是各种形式的“兴趣班”如雨后春笋。事实上,他们把素质教育与特长教育混为一谈了。社会上的特长教育着眼于传授某种系统知识,而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当今社会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了让孩子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知识,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极为迅速,所以,帮助孩子掌握学知识的手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具体学一门知识更为重要和有效。素质教育把育人看成头等大事,先成人后成材。因为一个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的一生。因此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是孩子们走向成功的必备素质,应避免把素质教育、特长教育简单地划上等号。 教育是人的活动,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观念要转变,教育手段要更新,需要新型的师生关系与之相适应。为此,要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的状况,争取主动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这样,易于师生沟通、互相了解,有助于师生共同发挥潜能,活跃思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一位教师只知道学生的姓名,不了解其家庭、性格、习惯等,那么他就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更谈不上发挥学生的潜质了。教育任务的完成,教育目的的实现都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有爱心、热心和耐心,自然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把学生当成朋友,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直线交流,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当表扬并使其适时表现。通过谈话,集体活动等课外形式增进感情,但并非纵容学生,没有是非界线。由于学生自制力较差,所以教师要把握、调整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个性最大限度地发展。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老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和满足,这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同时教师要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以情染情,优化学生的心情。 脱离实际需要,片面追求高分,造成高分低能,这是应试教育的后果。但素质教育也决非不要考试,而是要进一步改进和改善教育评估制度,使教育考核与评估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实现自身潜在素质的最完美的展现。要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严格课程开设计划,抓好每一学科。要真正重视健全学校的教育教学制度,把眼光放得远一点,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着想。学校要重视艺术类科目师资力量的培养,同时加强教育多元化建设,使素质教育形成自下而上的软硬环境。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点和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融为一体,这也是新教材的要求。要注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针对中学生的特点,尽量让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让教学形式丰富多彩,不断使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字眼,它象征着浪漫,象征着温馨,象征着永恒……在你懦弱的时候,仿佛一股强大的力量永远推动着你前进;在你无知的时候,她总是教育你,开导你。不敢说我自己有多么的勇敢,但是起码我会站在正义的一边,并且尽自己最大的限度来拥护正义。 如果你的心里充满了爱,那么世界上处处都是美丽,处处都是温暖。 如果你的心里充满了爱,那么世界上就不存在歧视,人人都是平等。 如果你的心里充满了爱,你会觉得即使是冬天,也会有温暖的风。 当你的心里充满了爱,你便不在乎其他人对你的质疑,因为那时你会明白,生活是自己走出来的。 当你的心里充满了爱,你甚至可以用一个微笑,来挽救一个人。 命运有时候是很神奇的,它可以将你打入冰窖中,也可以将你留在暖阳下。去到哪里,完全取决于你的心态,你觉得世界上处处都是美好的,那么你就是美好的,你觉得世界上一切都是糟糕的,那么你就也是糟糕的。 别以为自己比别人强了多少,其实都一样,只是你认为自己自命不凡罢了,别的都无所谓,长相也好,学识也罢,只要心里有爱,每个人都会尊敬你。 你若有勇气站出来喊出正义,那么你才真正的找到生存的意义。 不必刻意的去伪装,只要做好自己,用平等的心看待每一个人,对待每一件事,用温暖的笑容去感染别人的心,这样才是真正的存在过。 当你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就站在了成长的起跑线上。然后,便开始在人生这条路上飞速地奔跑,一步又一步地跑向成长。但是,什么时候你才算是成长了呢? 当你还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孩童时,你依偎在母亲的怀抱中,让妈妈给你讲那些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给你唱那些脍炙人口的童谣。你要是知道,妈妈是爱你的,如果失去你,她就像失去了心灵,就像一座雕像,再也没有所谓的快乐和幸福。那么,你就算真正长大了一点。 当你稍微大了一点儿,上了幼儿园,你就会变得和所有小孩子一样,调皮、捣蛋、淘气。你会跑进爸爸的书房,把他最心爱的书撕掉,玩“天女散花”,或是用书搭成一座座“城堡”,一座座“宫殿”,把爸爸的书房搞得一片狼藉。但是爸爸发现后不会责怪你,他还会夸你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将来会成为一位著名的工程师;如果你足够淘气,你还会爬上家中最具权威的爷爷的腿上,把他的胡须一根一根拔着玩。但是爷爷也不会怪你,他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脸上永远挂着灿烂的笑容。要是你知道你的爸爸和爷爷是爱你的,才会容忍你这样“胡作非为”,那么你就真正长大了一点。 于是你就会觉得,他们将爱注满了你的身体,你也应该回报他们。于是,爸爸忙碌了一天,大汗淋漓地走进家门,你立马递上去一杯热乎乎的开水,于是温暖也就伴随这茶水流进爸爸的心田;妈妈劳累了一天,坐在沙发上用手背抹去一滴滴豆大的汗珠。你赶忙跑上去为她捶捶肩,捶捶腿,于是妈妈的脸上就绽放出了恬美的笑容;爷爷一天到晚呆在家中,只能看看书,读读报,不免有些孤单寂寞。你这时急忙奔跑至他的面前,用你幼稚的、幽默的话语和爷爷聊聊天,谈谈心,爷爷的快乐便在你不经意间油然而生……于是他们夸你长大了,懂事了,你的心里想吃了蜜一样甜。但如果你想到,他们夸你是因为你帮助了他们,你向他们奉献出了你的爱,而你也应该帮助社会上的人,也给予他们爱,那么你真的又长大了一点。 那时候,你上了小学。你的胸前出现了鲜艳的绿领带、红领巾,你骄傲的行走在大街上,帮助步履蹒跚的老奶奶一步步走过马路,给年过古稀的老爷爷让座,将一个又一个钱包交到失主的手上……当你觉得做这些事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的时候,不论你多小,你都已经长大了。 长大、成熟这些字词不是说一个人身体上的长大、成熟,而是心灵上的长大、成熟。当你成为老太太、老爷爷时,不代表你老早就已经长大,而一个稚气未脱的孩童也未必没有成熟。一个人有没有长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他有没有懂得爱与被爱的意义。
爱的意义小草因为有了春雨的滋润,才能有自己的花朵。孩子因为有了母亲的爱才能长大。当每个孩子来到世间的第一声哭声,对母亲来说,那就是世间最美妙、动听的声音。母亲就像阳光一样滋润着我们,母亲给我们的,不止是生命,还有一份世间最珍贵的财富,那就是比血更浓的母爱。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跟随妈妈爸爸一起回吉林老家过年。那时,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的我,见到北方那调皮的雪精灵,更是兴奋不已,到了奶奶家后,前脚刚放好了东西,后脚就已经下了楼,走向雪地。在那儿和早就好像认识了的小朋友打起雪仗来。后来玩着玩着天空就披上了黑色的晚礼服。可刚想从路边的椅子上下来的我,突然发现鞋子不见了。我使劲儿的回想刚才玩时的情景,才发现原来刚才一时挖不出雪球,就干脆像他们那样把鞋子脱下来扔了过去。发现问题后的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急得团团转。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母亲的呼唤声,我心里一热,刚想走过去,可脚一碰到地面上厚厚的积雪时。一下子一种寒意从脚尖传到了嗓子眼。妈妈看见我在这儿后马上跑了过来。脸上满是焦急和担心,她着急得问:“怎么啦?”我羞愧的指了指两只光秃秃的脚丫丫。妈妈见了后马上脱下了鞋子让无我穿上,让我十分感动。然后拉起我走了回去。当我看见妈妈那双被冻得像萝卜似的脚,踩在零下十几度的雪上,我的心好像被揪了一下。那一刻我读通了母爱的意义:母爱是纯洁的水晶,上面没有一点儿瑕疵;母爱是清纯的甘霜,感觉十分清凉;母爱是温热的泉水,心中还有余热;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默默无闻、但不求回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