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5

aachi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领导的论文1000字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山君木子

已采纳
如果我是领导,我首先觉得,这不是一种地位,而是一种责任,一种发挥好自己的职位功能的责任,这种功能不是呼风唤雨也不是发号司令,不是居高临下也不是唯唯诺诺。我必须让我所任的职位充分发挥的我的才能我的思想,充分体现我任劳任怨,即使做不到全力以赴,也得做到问心无愧。  假如我是领导,我就告诉自己,我对我的下属既要领又要导,只领不导,那么号召力必不强。如果我是领导,我就不能只做一些事务性的事,如果领导只做事务性的事而没有自己的思想,那么谁做领导都没有区别。  假如我是领导,可以用更简便的方式进行的,决不随意就开会,条条干干,没有思想内容的会议,就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短信方式传达到每个人的手机,而每一次例会,则要做好充分的发言准备,用紧凑的时间高效地对下属进行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的引导,有目的地提高下属的思想、理论水平,这不是对领导的过高要求,而作为一个领导的本分。如果例会只是为了形式,为了档案中有会议记录,那么开会必然是浪费时间的代名词,不但起不了任何领导作用,反而增添了一种反感。  假如我是领导,我一定会用自己一颗真诚的责任心,肩负起管理的责任来,我与教师的区别,决不是少上几节课和多拿几个工资,否则,当领导的目的就太赤裸裸了,下属的眼光去评价的时候,看到更多的就是我当领导的利益,而绝不是服务意识。  假如我是领导,我要拒绝官僚主义,我会尽可能地民主,也尽可能地严格。领导的民主是下属期待的,但是民主不能随意;领导的严格是下属敬畏的,但是严格不能苛刻。民主管理和严格要求决不是相互矛盾的,发挥得好,就可以打造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  假如我是领导,我会深入民心,了解民情,而不是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有了解民心才有条件谈凝聚力,具备凝聚力,才可以谈一个团体的发展。躲在楼阁里想出来的,只能是脱离群众的政策,起不到真正的领导作用。我也绝不在办公室等别人来提意见或者诉苦,而会在下属的意见或苦恼产生之前,先去充分了解,这个叫做有备无患。  假如我是领导,对下属中的议论会做认真的思考,而不是排斥,不是内心的不爽,下属的议论一定有他们的理由;而且下属能议论,则表明他们是关心我们共同的事业,不闻不问就意味着他们心灰意冷。  假如我是领导,我不希望下属身上发生的事情,也决不发生在自己身上;我希望下属去做的事情,我必先做在对下属的要求之前。我会怀着一颗谦卑的心,向每一个下属学习他身上的优点,改造自我,相互提高。  假如我是领导,我必定得对得起领导这个职位。在其位,谋其政,决不因为棘手的问题而逃避或者放弃,或者得过且过,或者只做和事老。  我有话就说的率直个性、自身的基础、对教育的认识水平、和对眼前教育的理解,注定我不可能去当领导,也不可能会成为领导,所以我的领导观就只能是我的一个虚幻的理想。我说这些并不是我想当领导了,领导这个地位打死我也不会领受,更重要的是,“领导”一此所附着的责任,即使给我再多的报酬我也承担不起。  不过,不管我身处何时何地,从内心深处,我都期待我的领导们能够给我们展现他们的领导风采,让我们觉得能在他们的旗帜下做事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那样,我一定努力让自己做一名出色的下属。

关于领导的论文1000字

125 评论(14)

yanerloveyw

在一个组织中,领导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尔伯特〃菲尔赫姆认为:领导者是员工发展的推动者,是激发组织潜力的战略远景的制定者,是文化价值的创造者和变革的倡导者,是与下属进行密切合作的协商者,是下属的教育者是领导绩效和员工自我发展的双重推动者。 一个组织是需要领导的。一个优秀的高机动性、高目标完成率的精英团队更是需要一个卓越的领导。然而,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帅才更是少之又少。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领导的作用日益凸显。令人失望的是,社会的期待并没有带来充足的卓越的领导者。事实上这正是今天我们的卓越组织(企业)如此凤毛麟角的原因所在,优秀的管理者不等于是卓越的领导者。那我们到底需要怎样卓越的领导者呢?这样的领导者怎么样养成呢? 从开放性定义上看,领导是能让人创造理想和有能力把想变成现实并使之持续下去的过程。所以,领导主要表现为一种影响力。我们姑且称之为“领导力”。由此可知,要培养卓越的领导主要是培养卓越的领导力。领导力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它是那些有志成为领导者的人认识自己和管理自己的能力,往往是通过后天实践逐渐习得的一种能力。领导力并不代表某种特殊的地位或战略,它只是领导者真实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映。卓越领导者应有的品质和特点大多数人认为,卓越领导者一般都具有以下品质:注意时刻在下属面前树立良好形象;不时为自己打造威信的光环;充分发挥作为管理者的影响力;善于运用情感技巧说服下属;把正确的理念融人细微的管理中;做到既充分授权又不失控制;学会“恩威并用”的批评策略;在妥善处理难题中展示魅力;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养等等。如何培养卓越的领导能力,笔者谨从领导哲学的角度出发,从以下五个方进行分析。 首先,领导者应有优秀的品德。 从领导哲学上看,领导是展示崇高品德的行为。优秀的品德是做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和立业的根本,能使人产生一种敬重感,吸引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模仿,从而产生巨大的驾驭激励力量。所以,作为领导者首先应该注重自身的行为修养。儒家认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方能“治天下”。孔子主张德治,认为德治的根本在于居于统治地位的人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又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而哲学家老子由观察天地无所偏爱,春天万物复苏,夏天万物茂盛,秋天万物萧瑟,冬天万物归藏这个规律,总结出领导学的精髓:领导者要拥有天地般的修养和美德。所以,毛泽东的大气磅礴和深谋远虑即使只是星星之火,却足够燎原,周恩来的虚怀若谷和平易近人至今让人高山仰止,邓小平的大智若愚和举重若轻带领人民热火朝天的改革开放。而自私自利的陈水扁只会众叛亲离,而空有领导力没有崇高品德只会成为暴君—希特勒。 那么如何培养光风霁月的美德,从而造就其伟大的人格影响力呢? 要克己。领导者须强化自身修养,则必须从克己做起。孔子讲“克己复礼”,要求克制自己的私欲使之合乎礼的规范;孟子讲“寡欲”,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一个有威信、有人格影响力的领导者必定是具有高度道德自律意识和能力的人。《老子》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代官箴也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要有服务精神。服务是领导价值的最重要的体现,是领导的基本属性。领导哲学上说,领导以如何构建富有关怀与正义的社会为目标。领导者的精力主要投向组织的发展和组织内部人员关系协调及组织成员的自我满足。领导应为追随者设臵目标,并让他们创造理想,为追随者拓宽思路,拓宽空间,激发追随者积极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组织目标。 要尊重他人。每一位领导者应谨记正视人性,满足合理的人性需求这个道理。领导者应认识到“人”应该是目的,而非手段。每一位卓越的领导者都会尊重下属,理解下属,相信下属,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下属,对人宽厚,关系下属的生活、利益和愿望,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不把责任推给下属,不迁怒于他人,做到“己欲达而达人,己欲利而利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次,领导者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从领导哲学的角度看,领导是富于挑战的,穿越时空和组织边界的,引发变革的提供希望的行为。所以,对组织而言,领导者要扮演好两大类即四种不同的角色:一是变革型角色,包括宣传鼓动家与谋略家;二是务实型角色,包括分析家与实干家。作为宣传鼓动家,领导者要关注人们的奉献精神,强调组织的价值,以新的目标和抱负激励员工,创造振奋人心的氛围;作为谋略家,领导者要关注未来,了解最新的发展趋势,强调目的与方向,描绘组织发展的远景及蓝图等等;作为分析家,领导者应关注组织的运作效率,评估进行中的项目与计划,协调相互抵触的看法与需求;作为实干家,领导者应关注业绩,强调结果,解决问题,做出影响下级的决策等等。 于是,在具有崇高的品德之后,领导这就要有强烈的使命感,成为组织的思想者和改革者,且要敢于承担风险,敢于超越自己。他们应该是政治家、技术专家和诗人三种原始类型的综合体。他们的远见卓识能在变换无穷的环境中做出战略选择的决策,为组织前进指导方向。他们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人际沟通和事物分析四个方面的综合能力被追随者深深膜拜,他们的热情和乐观向上的情绪,能够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 再者,领导者要不断学习 从领导哲学上看,领导是包含智慧和价值的创造性活动。在这样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领导者只有通过不同的形式,加强理论知识、文化科学知识、管理知识学习,不断探索进取,那么在作决策时,就能站得高、看得远,考虑周全,思维活跃,有研究、有创新、为下属所折服,从而增强自己的人格力量。否则,就跟不上知识经济时代对领导者的要求。 然后,领导者要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67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