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dhjs
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根据专业不同,部分专业是2年,其他的是3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经、管、法、文、理、工六大门类,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等优势专业为学科特色的多科性财经外语类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 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坐落在首都北京朝阳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其他情况简介。学校下设研究生院及18个学院,并设有体育部;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战略与规划研究中心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2个,文化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1个。学校还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首都高端智库1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本科专业49个。以上内容参考 对外经贸大学——学校简介 
外经贸在职研究生同等力学论文要求如下:1:对论文发表时间的要求2:对论文署名的要求3:对论文字数的要求4:对论文内容的要求5:对论文相似性检测的要求对论文发表时间的要求 申请认定的论文作为参加研修班学习的成果之一,应发表于入学之后。 对论文署名的要求 (1)申请人应为论文的唯一作者,或双人作者中的第一作者。论文作者若 超过两人,则不予认定。 (2)论文作者简介中应包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XX 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 研修班学员”字样。 对论文字数的要求 (1)论文字数以正式发表的刊物为准。单人作者要求论文正文应在 3000 字以上,双人第一作者要求论文正文应在 4000 字以上,字数包含标点符号。如 以英文论文申请,单词数应与上述汉字数相符。 (2)摘要和参考文献非论文的正式内容,不计入正文字数。 (3)论文字数不作累计。如申请人提交多篇论文,只计算其中最长一篇。 发表在报纸上连载的学术性论文除外。 对论文内容的要求 (1)论文必须发表在具有我国国家正式认定刊号的纸质杂 志或报刊上,申 请者可自行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查询刊物的和规性。如论文发表在国外 刊物或港澳台不知名刊物上,应由该刊物的出版监管部门出具证明刊物和规,否 则不予认定。 (2)论文的内容应与本人专业一致,且具有一定的学术性。若论文内容尽 与研修班某门课程一致,不予认定;若 论文发表在与硕士学位层次不符的刊物上, 或文章内容未达硕士学位层次,不予认定。阅读全文()
一、发表论文1.《全球FDI区位转移的规律及对我国的启示》,《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2.《金砖国家货币国际化进程比较分析及中国借鉴》,《国际贸易》,2012年第4期。 3.《美中贸易逆差的根源与实证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12年第3期。 4.《2012年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前景分析》,《国际贸易》,2012年第2期。 5. Parent Control Structure and IJV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Sino-foreign Joint Ventures, Contemporary Asian Economy Research, V2, N4, January 6.《入世十年外商直接投资的变迁与经济效应分析》,中国融入世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纪念中国入世十年学术研究论文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7.《破解沿海“劳工荒” 推动外商投资内移》,人民日报《内部参阅》,2011年10月21日。 8. Causes and Effects of the Sole Proprietorship with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Contemporary Asian Economy Research, V2, N1, April 9.《应对沿海民工荒 推动外商投资内移》,《国际贸易》,2011年第4期。被《红旗文摘》2011年第3期转载。 10.《FDI与我国内资企业自主创新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第2期。 11.《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与控制》,《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第12期。 12.《FDI推动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与政策建议》,《国际贸易》,2010年第2期。 《FDI推动自主创新:理论框架与对策》,《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第4期。 14.《应对金融危机离不开深化改革开放》,《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3期。 15.《全球金融危机下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选择》,(香港)《中国评论》,2009年第3期。 16.《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对外贸易失衡》,《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6期。 17.《反垄断法规制外资并购的效应分析》,《国际贸易》,2008年第5期。 18.《台湾经济困局与出路》,(香港)《中国评论》,2008年第3期。 19.《缓解我国资本项目顺差的路径选择》,《形势与对策——中国经贸发展与改革(2007年)》,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年版,获中国国际贸易学会2007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 20.《以新开放观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科学决策》,2008年第1期。 21.《过渡期结束后应大力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国际贸易论坛》,2007年第6 期。 22.《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推动自主创新战略》,《形势与对策——中国经贸发展与改革(2007年)》,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年版,获中国国际贸易学会2006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 23.《入世五周年:产业发展环境分析》,《世界知识》,2007年第2期。 《巩固开放成果抓住发展机遇》,《国际商报》,2007年1月6日。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与调整》,《国际贸易论坛》,2007年第1期。 《紧抓机遇 推动对外开放达到新水平》,《国际商报》,2006年12月22日。 《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宝贵机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中国商务部,《商务评论》,2006年12月20日。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推动自主创新》,《中国当代思想宝库》,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 《外商投资独资化:动因与影响》,《开放导报》,2006年4期,获2006年“第五届WTO与中国国际学术年会”征文论文二等奖。 《跨国公司两张脸》,《世界知识》,2006年第7期。 《塑造中国自主品牌路在何方》,《经济导刊》,2005年12期。二、著作1.《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FDI与自主创新》,专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11月。 2.《国际直接投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3.《中国出口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2011》,参编,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4月。 4.《中国外商投资发展报告(2011)—结构变迁中的外商投资》,参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三、主持参与课题主持课题: 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沿海外商投资企业撤资风险防范”, 2012年2月。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世界经济结构变迁中的FDI撤资与风险控制研究”,2012年5月。参与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主要目标与政策选择研究”,子课题负责人,2011年11月。 2.商务部委托课题:“软件出口(创新)基地扶持政策课题研究”,2011年8月至12月。 3.商务部委托课题:“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出口能力评估体系实施和推广”,2011年8月至12月。 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工程项目“中国外商投资发展报告”,2010年7月。 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特色科研项目“中国出口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 6.北京哲学社科基金课题:“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理论与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2007年6月至2010年1月,课题组主要成员之一。 7.商务部委托课题:“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与区域化国际化研究”,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 商务部委托课题:“我国新兴市场战略的拓展与深化”,2009年4月至11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利用外商投资推动我国自主创新机理与保障体系”, 2007至2009年。 商务部委托课题:“FDI向我国中西部及周边国家转移趋势评估”,2008年7月至2009年4月。 商务部委托课题:“西藏在我国与南亚国家经贸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委托课题:“西藏自治区贸易与投资指南”,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 商务部委托课题:“我国装备制造业利用外资问题研究”,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 深圳市WTO事务中心委托课题:“深圳市WTO反倾销与产业损害预警信息库数据服务项目”,2006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中国的视角”(项目号:05JJD790001), 2005年至2008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条件、内容和路径”(项目号:04BJL005),2004年至2008年。四、研究报告1.《应对世界经济下行风险的政策建议》,《成果要报》,2012年6月29日。 2.《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获商务部部长批示,上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12月22日。 3.《缓解资本项目失衡是当前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重点任务和长期选择》,获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批示,商务部《调研与参考》,2007年第17期。 4.《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被商务部外资司采纳,商务部《商务评论》,2006年12月。五、所获奖励1.《外商直接投资:中国的实践与论争》,获2009年度“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论著二等奖,第二作者、第二获奖人。 《外商直接投资:中国的实践与论争》,获2008年“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二等奖,第二作者、第二获奖人。 《缓解我国资本项目顺差的路径选择》,获中国国际贸易学会2007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 《外商投资独资化:动因与影响》,获2006年“第五届WTO与中国国际学术年会”征文论文二等奖。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推动我国自主创新》,获中国国际贸易学会2006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
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一般是5-3年,修学时长分具体的专业。对外经贸大学在对外贸易专业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对外贸易专业并入学校,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为基础成立"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同年上海财经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国外贸易专业并入学校。1960年,学校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成为当时64所重点大学中唯一的一所经济类重点大学。1969年,受文革冲击,学校迁至河南省固始县,同年10月,对外贸易部宣布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就地撤销。1973年3月,国务院批准恢复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同年4月24日,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启用印鉴。1978年,学校再次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83年1月,为了适应国家机构改革和对外经济贸易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研究决定,国际经济管理学院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学院合并,合并后的北京外贸易学院增设国际经济合作系。2017年9月,入围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