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gie530
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主要有三种形式:调研报告,文献综述和科研论文。确定毕业论文形式时要多方考虑,首先要确定论文题目的范围,论文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通过什么方法解决等,还要考虑到搜集论文论据和相应资料的便捷性。论文形式不同,写作方法不同。1、调研报告(社会调查)一般包括调查的目的和任务、方法、内容、结论等几部分内容,论文中还应有标题、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例如:调研报告类——某医院门诊儿科抗感染药使用调查分析目的:了解常用抗感染药物在某院门诊儿科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 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本市某三甲医院2008年1月门诊儿科处方2452张,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患儿性别、年龄、疾病名称、抗感染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用量,并根据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率、使用种类、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为98%,注射剂使用率为38 %,33%的儿科患者使用了抗感染药物,共涉及8类20种抗感染药物。用药频度(DDDS)排序前 3位的是:阿奇霉素、头孢克肟、头孢克洛,阿奇霉素在处方金额和DDDs 统计中均为第 1位,单一用药率92%,联合用药率 08%。处方中使用的氨基糖苷类药物均为眼部用药或咽部喷剂,局部用药,吸收较少,对患儿影响不大。结论:该院儿科抗感染药物使用普遍,抗菌药物使用的问题较多,存在“大包围”使用等不合理用药的现象,需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2、文献综述 (文献查找)检索与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检索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写出文献综述报告。综述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①目前的研究概况;②过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③结论及解决思路。例如:文献综述类——脂质体作为心脑血管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总结近年来脂质体作为心脑血管药物载体的最新进展,介绍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受体介导脂质体等将药物导向心脏、血栓以及协助药物通过血脑屏障等方面的应用。3、科研论文(专题实验)一般由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参考文献等几部分组成。例如:科研论文类——小鼠乳腺癌细胞系Ca761-03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目的:建立体外培养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系,明确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乳腺癌移植瘤组织,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并对其纯化和反复传代,进行生长曲线,倍增时间,软琼脂集落形成,细胞周期,染色体众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体内成瘤率,转移率等鉴定。结果:建立了一个小鼠乳腺癌细胞系,命名为Ca761-03。其生长迅速,呈贴壁生长。倍增时间为98 h;平均软琼脂克隆形成率为39%;G1期8%,S期3%,G2+M期9%;CK染色为阳性,ER,PR均为阴性;体内移植成瘤率100%,肺转移率100%,未见淋巴结转移。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乳腺癌细胞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与研究。以上是药学毕业论文的三种论文形式,具体的论文题目可从药品采购、加工、生产、销售和管理环节,以及合理用药和药物研发等方面选择一个方向,进行较为深入的学习了解,找出实际工作中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确立论文的题目。 
近年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药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 取得了一定成效,药品质量较之以往有了大幅度提升。药 品质量安全监督覆盖了药品的生产、批发、流通、零售、临床 使用全过程,但由于条件限制,某些环节还存在一些漏洞, 特别在目前大力发展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社区站(点) 及一些较小规模的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中心由于尚处于初创 摸索阶段,没有固定成熟的管理模式,在药品质量安全方面 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药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认识不到位 药品质量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实质是对药品 的生产、药品中间批发流通、终端零售使用施行全过程监 管。其中对零售和使用的终端监管尤其重要,因为药品是 直接应用于病人的,是最后的安全保证环节。但目前的药 品监管体系中只对药品的生产、批发、零售施行了许可证制 度;而对最重要的临床使用环节,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实行严 格的许可证制度。这就使某些社区医疗服务单位疏于严格 管理,对药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上放松,再 加上有时受利益驱动,从不正规渠道购进药品,忽视了药品 质量安全问题。近几年在社区医疗服务单位发生的药品质 量安全方面的问题远远多于二、三级的大型医疗机构,这就 很能说明问题。因此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提高社区单位药 品质量安全意识,努力规范药品管理是当务之急。 2 药学专业人员缺乏,药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差 多数社区医疗服务单位药学专业人员配备紧张,缘于 许多站(点)无财政支持,经济上很难保证增加药剂人员的 岗位,且即使有财政支持,有的站点服务规模太小,也难以 配备合适的药剂人员。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由医疗或护 理人员代为从事药剂工作,而他们一般都缺少相应的药学 专业知识以及保证药品质量安全的知识。事实上作为社区 医院是最基层的小医院,不可能面面俱到,个个角色配齐, 关键是对非药学人员替岗要加强药学知识培训,包括药学 专业知识、药品安全使用知识、药事管理法规、药品仓储保 管知识等。力求在药品的购进、验收、仓储保管、使用等环 节对药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从整体上全面地执行。 目前发达国家的药学服务模式已经普遍地从保证供应 为主,转变为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为主; 由以药品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移,保护患者免受或减 少、减轻与用药有关的损害[1]。在广义上这也属于药品质 量安全体系范畴。对社区医疗单位而言,这是一个进取目 标。 3 社区医疗单位的药品质量检验管理薄弱 有些社区医疗单位由于对药剂工作不够重视或受本身 经济实力所限,在药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投入较少,很少设 有类似药品生产、批发或零售部门的专门的药品质量控制 机构。社区医疗单位药品质量安全监控能力薄弱,没有这 方面的专业机构,很难控制和监管本单位药品的进货、仓 储、使用等环节。目前医疗站、点私下进药情况十分普遍, 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假、劣药品、回收药品、高利润药品的 主要流向地。因此须逐步建立健全社区医疗机构的药品质 量安全监管机制,以确保基层临床用药的安全。 4 社区医疗单位信息化建设速度缓慢 社区医疗单位信息化建设还相当落后,网络化连接管 理水平不高,对药品生产、流通、批发供应企业的建档、查证 多数还停留在纸质档案管理阶段,对就诊病人的档案管理 也不完全。社区医疗单位药品安全的信息网络很不完善, 信息滞后,制约了药品安全工作的效率。2006年的几起大 的药品质量安全事件中,在信息化程度较高、药事管理较好 的大医疗机构中出现“问题药品”的几率远远小于这方面 落后的社区医疗单位。而且事件出现后应急处理效率也是 前者远高于后者。“问题药品”在事后不能完全查实回馈, 就说明这所医疗机构在信息沟通上可能存在障碍。因此社 区医疗单位也应该注重电子信息化建设,整合当前信息资 源,建立一个能够覆盖到所有医疗点的药品质量安全监控 网络,从财务、医疗处方、医疗病历、药品流通等多方面、多 环节、全方位监管临床实际用药情况,以便于在第一时间获 得第一手资料,实现信息共享,动态管理,快速应对药品安 全问题,减少或杜绝安全隐患。 5 社区医疗单位医疗抢救能力不足 由于社区医疗单位的医、护、医技专业人员较紧张,人 员混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岗位交叉又未经培训,专业知识 相对缺乏,特别在药品质量安全及合理用药方面。另外,社 区医生很难全面把握西药与西药、中药与中药、中药与西 药、药品与保健食品间的合理配伍、安全用药问题,所以社 区医疗单位相对较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这时医疗抢救能 力就显得非常重要。而目前社区医疗单位的急救能力又很 难在短时间内提升,所以加强社区合理用药十分重要,应对 社区医生加强全科医务和合理用药的培训,并提高他们的 应急抢救能力。建议对整个地区的有急救抢救能力的医疗 机构合理布点,力求在短时间内能将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 病人安全送达急救中心。 总之,加强对社区医疗单位用药安全的监控和管理,完 善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药事管理模式,对保障人人享有 用药安全的权利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
如下:第一,选题尽量创新。不要盲目从众,去选择前面已经有许多人做过的课题或者类似的。实验方法都可以相通,可以借鉴,但是不要雷同。
据学术堂了解,药学专业(Pharmacy)是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的学科 药学专业主要研究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药物分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药品的研发、生产、加工、质检、销售、管理等例如:中成药、西药的研发,感冒清热颗粒等中药颗粒冲剂的加工,药物质量的检验鉴定,药品的销售管理等所以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能写的内容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