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379779
桂林医学院代码是10601,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桂林医学院(Guilin-Medical-University),简称“桂医″,坐落于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基地,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桂林建设全国首批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合作单位、广西一流学科(培育)建设高校、广西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历史1935年,首位在日本千叶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人-我国著名的外科学专家、医学教育家李祖蔚先生,创建了广西省立桂林高级助产护士学校。校址坐落在的叠彩山下。1944年,由于抗日战争,学校停办。1946年,学校重新恢复。1952年,学校先后更名为“广西省立第二护士助产学校”和“广西省第二卫生学校”。1953年,学校改名为“广西省桂林卫生学校”。1956年,学校由叠彩山下搬迁到乐群校区。1958年,学校更名为“桂林医学专科学校”,全部招收大专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全面停课并停止招生。1970年,学校恢复招生和复课,招收6届“工农兵”学员。1977年,学校招收恢复统一高考制度学生。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本科建制的桂林医学院。2019年9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发布公示,将桂林医学院申请更名为“桂林医科大学”。师资力量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及医务人员6800余人。专任教师中有近5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70%以上的教师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中有硕士生导师670余人,博士生导师28人。学校拥有全职“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人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项目”人才、广西“八桂学者”“八桂名师”、广西优秀专家、广西教学名师、广西优秀教师等知名专家学者150余人次。学校还聘请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为客座教授等。 学科建设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23个学院(系、部),9所附属医院、28所临床实习医院,开设26个本科专业和4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广西自治区级重点专业1个,广西自治区级特色本科专业1个,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广西重点学科7个,广西一流学科(培育)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技术、药学广西自治区级重点专业:临床医学广西自治区级特色本科专业:护理学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生物技术、药学、护理学广西自治区级优质本科专业:临床医学广西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药学、生物技术广西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内科学、免疫学、外科学、生药学、外剂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广西一流学科(培育):临床医学、药学 学术科研截至2017年11月,学校有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等10个国家和自治区实验室建设项目;有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1个,广西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3个,广西自治区级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广西自治区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广西中心1个,广西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学团队1个,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2015年,学校科研立项共计22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3项,共发表学术论文339篇,其中SCI收录49篇,核心期刊154篇,获各类科技成果奖13项。截至2017年11月,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75项,获各级科技成果奖51项,获国家专利授权53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发表学术论文3061篇,其中SCI收录203篇。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学校2015年、2016年连续跻身中国大学最具影响力学术论文排行百强榜。学校共获得各级科技奖励61项,其中广西科学技术奖11项。 
桂林医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高等院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学院分两个校区:乐群校区位于市中心,与拔地而起的独秀峰毗邻;东城校区位于绚丽多姿的漓江东畔。学校建于1935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临床医学为主,融医疗、药学、生物技术、检验、护理为一体的多专业、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综合实力较强,在区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医药本科院校。 学院拥有一支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50多人,副教授近200人,讲师600多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5400多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近5000人。学院设有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三个)、药学院、生物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七个二级学院和人文社科部、外语部、体育部等三个教学部。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有临床医学、药学、生物技术、医学检验、护理学等五个本科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有护理、口腔医学技术、药学等三个专业;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设有高中起点升专科、高中起点升本科、专科起点升本科三个办学层次,涵盖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医学检验等专业。 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桂林学院2000年在我院正式成立,设有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卫生管理、医学信息管理等专业;2003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我院设立教学基地,开设英语专业,作为我院本科学生双学历、双学位教育的选修专业。 多年来学院十分注重对外交流合作,先后邀请医学与生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盖迪·谢克等国际著名科学家和学者来院讲学、指导科研、担任客座教授;与美国、日本、德国、以色列、韩国等国家的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培养了一批来自德国、日本以及港、澳、台地区的高级医学人才,派出中青年教师到哈佛大学等国外名牌大学深造。其中已有一批学成回国服务,担任教学、 科研骨干和重要管理职务。 在科研方面,学院致力于应用研究,重视基础研究,积极开展高科技开发,拥有生物工程研究所、器官移植研究所、围产医学研究所、药物研究所等9个科研机构;近三年来,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立项课题一百多项,其中数十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编缉出版学术性双月刊《华夏医学》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多年来,我院培养了近两万名高级医药学人才,为广西医药卫生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