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2435988
丰富确凿的材料一方面来自于实地考察,一方面来自于书报、杂志和互联网。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得间接资料似乎比较容易,难得的是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这就需要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地到实践中认真调查,掌握大量的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写好调研报告的前提,必须下大功夫。第二,对于获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间接资料,要做艰苦细致的辨别真伪的工作,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这是不容易的事。调研报告切忌面面俱到。在第一手材料中,筛选出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写调研报告时应特别注意的。第三,用词力求准确,文风朴实。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很好的典范。写调研报告,应该用概念成熟的专业用语,非专业用语应力求准确易懂。通俗应该是提倡的。特别是被调查对象反映事物的典型语言,应在调研报告中选用。目前,盲目追求用词新颖,把简单的事物用复杂的词语来表达,把简单的道理说得云山雾罩、玄而又玄,实际上是学风浮躁的表现,有时甚至有“没有真功夫”之嫌。调研报告一般是针对解决某一问题而产生的。报告需要陈述问题发生发展的起因、过程、趋势和影响。如果用词概念不清,读者就难以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尤其是政策调研报告,用词准确有助于政策决策者迅速准确地理解调研报告的内容,有利于政策制定和调整的正确性。第四,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调研报告要做到观点鲜明,立论有据。论据和观点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论据不单是列举事例,讲故事,逻辑关系是指论据和观点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逻辑关系,无论多少事例也很难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结构上的创新只是形式问题,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报告的形式上。调研报告的结构可以不拘一格。第五,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思想素质。好的调研报告,是由调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决定的。调研人员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项政策往往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并且影响到不同的社会群体,只有具备很宽的知识面,才能够深刻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判断政策所涉及的不同群体的需要;才能看清复杂事物的真实面目。恩格斯说过:如果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任何科学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调研人员一定要具备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源于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第六,要对人民有感情,对事业、对真理有追求。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调研报告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作者所处的立场决定了报告的主题和观点,也决定了报告素材选取的倾向性。巴金说,“不是我有才能,而是我有感情”。深入实际搞调研,一定要有为老百姓、为国家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感情。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调研报告的写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探索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报告的论点和论据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不是追随潮流,迎合某些群体的需要。这就需要调研人员非常敬业,具有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调研报告格式1、 文章题名文章题名应简明、贴切,能概括文章的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2、 作者署名作者署名应使用真名,如为团体作者的执笔人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处。3、 摘要摘要应客观地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篇幅不超过200个字。4、 关键词关键词为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具有检索价值。一般为3~6个。5、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为主要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所在院(系、所)和专业,置于篇首页地脚处。6、 正文正文为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不少于4000字(不含调研基本情况部分)。根据所在村的调研基本情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研报告内容分为调研基本情况介绍、调研分析、思考建议和农户家庭案例(不少于一个)四部分。7、 注释篇名和作者注释置于首页地脚处。文内对特定内容的注释置于当页下(脚注),按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1,2,3„„每页单独排序。8、 参考文献 置于正文末,主要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著作: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示例:赵景深:《文坛忆旧》,北新书局,1948年,第43页。期刊: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题名/期刊名/年期(或卷期,出版年月) 。示例:何龄修:《读顾诚〈南明史〉》,《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标注顺序:责任者/文献标题/论文性质/地点或学校/文献形成时间/页码。示例:方明东:《罗隆基政治思想研究(1913-1949)》,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2000年,第67页。9、字体与字号题目:黑体 四号 居中作者名字:宋体 四号 居中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宋体 小四号 加粗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内容:宋体 小四号作者简介、注释:宋体 小五号 加粗作者简介、注释内容:宋体 小五号正文:宋体 小四号
回答
您好,我是百度的合作律师,很高兴为您服务
调研报告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具有指导性的规律和工作,而不是单纯反映情况。
一、调研报告的写作步骤 调查研究这是写调研报告的基础,也是第一步。调查的方式通常有:听汇报、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阅读文件资料、问卷调查、现场观察。我们常说「深入一线捞活鱼」,意思是情况一定是真实的,不能有虚假的成分。这就需要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甄别信息,剔除那些应景式、迎检式、做作式、虚假式的内容。
分析材料掌握了情况和材料后,下一步就是综合分析,让零散的材料系统化、感性的认识理性化,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材料的分析,要注重「三看」:一看,材料的大方向对不对;二看,创新性强不强;三看,指导性有没有。
明确主题主题,是调研报告的灵魂。确立主题最关键的是要找准「突破口」。什么是「突破口」呢?主要有以下 5 个角度:(1)中心工作;(2)新事物;(3)领导和上级关注点;(4)热点难点;(5)倾向性问题是突破口。此外,明确主题时,要从主观视角转变为客观视角。说白了,就是不能想着我要写什么,而是要看调研的材料和情况,能写出什么。这是明确主题的前提,然后才是抓核心、抓特点,来明确主题。
搭建结构调研报告的框架结构总分为两种:横向并列式、纵向递进式。横向并列式结构是根据调研获得的情况,按照内在联系分成几个层面,并冠以观点性的标题,平行排列。每一部分都包括调研情况、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和对策。纵向递进式结构的逻辑框架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根据不同类型的调研报告,纵向递进式的结构也不尽相同。
供你参考哦
一般格式标题页:1、标题 2、客户(委托人) 3、调研公司 4、日期内容目录执行性摘要:1、目标的简要陈述 2、调研方法的简要陈述 3、主要调研结果的简要陈述 4、结论与建议的简要陈述 5、其他相关信息(如特殊技术、局限、背景信息)分析与结果(详细):1、调查基础信息 2、一般性的介绍分析类型 3、表格与图形 4、解释性的正文结论与建议调查方法: 1、研究类型、研究意图、总体的界定 2、样本设计与技术规定a、样本单位的界定b、设计类型(概率性与非概率性,特殊性) 3、调查问卷a、一般性描述b、对使用特殊类型问题的讨论 4、特殊性问题或考虑5、局限a、样本规模的局限b、样本选择的局限c、其他局限(抽样误差、时机、分析等)附录:1、调查问卷 2、技术性附录(如统计工具、统计方法) 3、其他必要的附录(如调查地点的地图等)
2一般写法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教学反思实效性研究实验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实效性研究》,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质量――××××教学反思实效性研究的调查报告》等。
更多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