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a
劳动很累,但也很充实。从反面想,如果你不劳动的话,那么你可能会感到空虚,你热爱打游戏,效忠于刷视频,其实没过一会儿,你也会感觉到烦躁,感觉到无聊,人生的意义在于劳动。在新时代,我们有空调,有电视,有手机,都是因为人的劳动。劳动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那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就要有运动能使人健康的思想理念。
劳动是社会对个体最基本的要求,既是个人的生存手段,也是个人对社会和国家应尽的义务。新时代大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有利于他们形成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荣辱观。
什么是劳动观劳动观是人们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包括关于劳动的目的,劳动的价值,劳动的意义以及对待劳动的态度。劳动观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顺应时代发展而变化的。科学的劳动观一定是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从前人们认为的劳动仅仅是体力劳动,如今的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产生价值大小的区别。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现状及危害劳动意识淡薄。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出生在国家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就是所谓的“00后”。这个时期,父母对孩子百般呵护、娇纵溺爱,希望子女成龙成凤,一味地追求成绩的拔尖,忽视了孩子的多方面发展。家务活父母包办,孩子只需学习。但是这样的溺爱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阻碍孩子多方面发展,沦为了只会学习的机器,以至于不能尽快融入社会。学校也重智育轻劳育,盲目追求升学率、就业率,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全面发展。凡此种种使学生劳动意识淡薄,不利于祖国的花朵健康多彩绽放。价值取向功利化。当今世界已然成为了地球村,多元文化充斥,使得大学生难以分辨其精华和糟粕。受到西方文化熏陶,部分学生产生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唯金钱至上的就业观使得部分学生不愿意参加为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服务活动,这样的观念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我国倡导在一般情况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利益。这也是我国历久以来的传统美德——舍小家,为大家,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致旁人于不顾。对劳动分工有偏见。根据劳动范围和复杂程度的不同将劳动划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二者都是劳动只有分工和创造价值大小的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当代部分大学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体力劳动者存在偏见,大部分学生向往自己认为的优越环境和较高报酬的脑力劳动,而不愿意到老少边穷的西北地区工作来现实报国愿望。除此之外,大学生平时生活奢侈,崇尚高消费、高品质生活,造成过度消费、浪费严重和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在我国发展需要更上一层楼的关键时期,亟需纠偏大学生错误的劳动观,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接力者。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的意义
劳动价值观是人们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其中包括对劳动的目的、价值、意义的认识。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呈现出劳动价值与个人价值、劳动价值与思想道德紧密结合等特征。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不仅影响个人的命运和前途,也决定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当代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其实普遍薄弱,跟九十年代的大学生有所不同,如今物质条件优越,再加上大学生有很大一部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便会更加强烈,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也会在当代大学生身上滋长。因此,对于劳动价值观,很多大学生便不以为然,对劳动观念以及集体主义观念非常淡薄。不仅如此,在大学还流传着一股攀比风、炫耀风,为了炫耀花钱大手大脚,不爱惜粮食,不节约用水,不参加公益劳动,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这都是当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丢失的一个现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对于这八个字,可以说是大学生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中首先要做到的事,现在的很多大学生都已经忘记了何为勤俭节约,为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一掷千金,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在所不惜。同时,不少大学生好吃懒做,遇到一些劳动得过且过,这样做首先就违背了劳动价值观的意义,后面做再多也没有用。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思想上学习再多的劳动价值观,不去切身体会,不去实践也是百无一用。大学生时间上是比较充裕的,可以在课后多参加一些社会公益实践活动,比如说参加志愿者活动,参加社会共育事业,都可以培养自己的一个劳动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