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6

ssbeanhull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文化与城市发展议论文高中题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uoying80

已采纳
作文是自己写的,不过参考还是可以的。 今日城市 2 1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是不可与时代变迁相比较的。它虽然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是我们的地球也正在被我们蹂躏。地球是所有动物植物生活的地方,可是如果我们在继续肆意的破坏地球,我们都将无法生存。 今日城市,经济,科学都在迅速发展。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但是今日城市的美好背后却是:绿色,自然都在离我们远去,沙尘随之降临。水资源不断减少,没有新鲜的空气。不得不感叹。我们为什么看不到深蓝的天空?我们学过一片文章,《大瀑布的葬礼》。1986年9月。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有一场特殊的葬礼——赛特凯达斯大瀑布消失了。昔日,它是那么的壮观,从高处飞流而下的气魄,足够让人叹为观止的。现在。游客们已经“乘兴而去,失望而回”。昔日,大瀑布的水声在30公里外,仍然震耳欲聋。现在,就是连水滴的声音都没有。 原因是什么?就是世界上的最大的水电站。人们建起这座水电站,使瀑布的水源枯竭。另外加上两岸国家用水无节制,乱砍伐,导致水土流失。现在,类似的事情也在发生。这难道还不够警示人们吗? 如果现代化的城市的繁华,时尚是建立在破坏自然的基础之上,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没有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人类可以生存下去。但是如果没有了新鲜的空气,丰富的水资源,人类还能够活下去吗?当然是不可以。 现在,地球已经在筹划着迟来的报复。深圳30年的寿命,让它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但是它却是一座缺水的城市,几年前的深圳,在路上是看不到垃圾的。但是现在,却是令一番景象。今日城市,人口急剧增加,所需的物质产量也多了,所以我们更应该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深圳,原本是一个无人知道的小城市,但是,在20世纪,深圳的崛起,成为国际性的城市,水质的质量非常好,但是因为人口增加,不得不炸山,填海。砍伐树木,是水土流失,泥沙污染水资源。导致水质质量下降,可用的淡水减少,环境污染。 今日城市,不仅仅应该是表面的美好,在环境上也要美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并不是空话,只在嘴边说说而已。而是要用实际行动证明。少开车,多种树。让空气清新。让我们的城市不要像赛特凯达斯大瀑布那样,参加自己的葬礼。执环境之手,与环保偕老。爱护我们的地球,爱护我们的城市。

文化与城市发展议论文高中题目

288 评论(9)

jjing20008

2011年2月28日傍晚,随着最后一班载客的过江索道到达终点站,29岁零两个月的嘉陵江索道,终于和山城重庆告别。  索道运营的最后一天,1、2万人带着对嘉陵江索道的记忆、怀念、体验等各种心情,来到索道运营处,买上一张票,从此岸驶向彼岸,以这种方式和这位老朋友说再见。坐索道的乘客,多数都是带着对索道的特殊感情来的。在嘉陵江索道站台的一面墙上,很多乘客用贴纸写上了自己对索道的怀念,然后一张一张地贴上墙。其中一名市民表示:"生在江边,长在江边的人,怎么能对索道没有感情呢?"还有市民建议,修建交通历史博物馆,把告别城市舞台的电车、缆车、车渡等都纳入其中,供大家追寻山城的回忆。  运用指南  酒绿灯红,车水马龙--城市,注定与繁华共生。然而,当北京的古城墙转眼成灰,当重庆的索道成为山城人的记忆,是否会有人呐喊:繁华,成了城市与文化了断的利刃!此素材适用于"拆迁""文化记忆""敬畏文化""尊重与责任""良知""传承"等相关的话题、材料和命题作文。  【角度一】阐述与"文化与责任""传承"等相关的话题。抚过兵马俑,才能感知一个朝代的兴衰荣辱;走过四合院,才会理解北京的味道;划过西塘,才能体会东方明珠由内而外的魅力。一个真正的城市,有其特有的标志,而这些标志不仅是文化,更是一种责任--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分子,完全有理由,有义务去传播与传承!  【角度二】城市文化被毁的背后是利欲熏心。许许多多的人走进圆明园的废墟时都悲愤不已,看到敦煌古籍的灰烬时都扼腕叹息。可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到那些还能挽回的古迹被碾碎在挖土机下时,却无动于衷?相反,贪婪的人却将这些文化通通变成了肮脏的金钱。所谓的开发,不过是将城市最具意义的建筑变为摩天大楼,然后以世俗的眼光对其大肆吹捧;所谓的资源利用,不过是将一群群古迹变成废墟,然后装潢为城市的"象征"。  【角度三】阐述与"良知""责任"等相关的话题。真正的良知,真正的责任,应该像朱丽娅o希尔一样,为了保护一棵红杉树免遭厄运,在树上生活了738天;应该像青岛政府一样,将老舍故居修复并成立专题博物馆;更应该像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的一样,去发掘自己城市的文化底蕴,并且加以保护。我们需要民族文化,我们需要自己的记号,宁做最独特的玉石,不做满天繁星中的一颗。  【角度四】拆迁不应是城市的悲歌。我们相信经典在人们心中永远不会拆迁,那是一座丰碑,丰碑是不倒的!面对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舒乙先生说,如果绝大部分的胡同和四合院都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高楼大厦,还能找到北京三千多年建城史和一千多年建都史吗?是啊,当一座城市的根被活生生地拔掉,这样的城市还具有生命吗?充其量只是一座繁华的躯壳!(如能帮到您,望您采纳!!谢谢~~)
202 评论(14)

Benbenla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这也是我们每个上海市民努力的方向。 有人曾说过:“上海,是东方的巴黎,让人神往,让人陶醉。”是的,上海就是一颗闪耀的明珠,日益晶莹,照亮世界!自改革开放后,上海乃至整个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如今的中国还有谁人敢说是“东亚病夫”? 再想想多年前上海的浦东,大片的农地,简单的平楼然而如今 ,哪儿还见得到大片的农地,入眼的几乎都是高楼大厦,一栋栋美丽的现代建筑拔地而起,为上海这国际化城市更添现代时尚气息。浦东见证了上海的发展,上海亦见证了中国的崛起!上海的磁悬浮列车,博物馆,科技馆,上海的国际电影节。有那么多国际的明星露脸。还有老外喜欢转悠老半天的热闹、拥挤不堪但有着浓郁的东方味道的城隍庙,还有众多的上海美味小吃,时刻提告知着人们这就是上海日益的改变 。 城市的发展与改变,使我们市民的各方面条件都改善增加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我们爷爷奶奶辈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一家人总是为一日三餐而不断忙碌着,当时被活活饿死的人不计其数;到了我们父母辈的时候,虽不用为三餐的着落而奔波,但想要吃一根棒冰还要哭天喊地,吵闹哀求许久…… 再看看如今的我们,不仅吃得饱穿得暖还要质量好。这时的我们想要吃一根棒冰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这也证明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这是城市带给我们的福音。我们祖国五千年的历史,像一首古老的诗篇,也像一幅长长的画卷,诉说着我们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真可谓一日千里。曾经睡梦中的巨狮正不断发出震动世界的狂吼!在上海这个多元文化汇聚的国际大都市之中,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一元化与多元化,各种地域文化和城镇文化等观念正在激烈地分化与融合,从而构成一系列本质性的矛盾统一体。这就是独特的上海,我们的上海!时间在一分一秒流逝着,上海世博会正以天倒数着,我们在接近着。相信2010上海世博会将展现给世界一个不同的上海,一个让人惊叹,独具一格的上海! 还行吧
358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