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69

冰山来客319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防疫小论文800字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199711m

已采纳
这个你就可以写今年的疫情是怎么来的呢,医护人员的辛苦又让我们有多么的感动。

防疫小论文800字

115 评论(8)

longer999

半开着的窗户射进一缕还未苏醒的阳光,从未静止的微尘在空气中清晰可见。我坐起来,揉了揉惺忪的眼睛,起床。书桌上放着一张白色便签贴:“早餐在微波炉里,自己热着吃哦。”不出所料,是母亲的叮嘱,字写得很是潦草。我打开微波炉,里面是一盘早已变得冰凉的饺子。回想起疫情初爆发之际,你毫不犹豫地写了封请缨书:“若有战,召必回!虽然我是一个防疫二线护士长,但如果有需要,我定会全力以赴,为抗疫工作赴汤蹈火!”在虚掩着的门缝中,我隐约看见你握着笔的手微微颤抖,目光坚毅。那个夜晚寒风刺骨,原本愉快的晚餐气氛被你的电话铃声打破。随后,你便站在高速路口,举着额温枪,为被交警拦下的路人测量体温,你却只穿着两层薄薄的白大褂。作为联防联控组的组长,你每天都和同事们一起走访几十户人家,为他们测量体温,指导如何居家防控疫情。二月初的天气并不闷热,你却大汗淋漓,又不敢脱掉厚厚的防护服,“不能浪费医院仅有的资源。”你下定了决心,对自己说。在医院资源最紧缺的时候,你绞尽脑汁,组织站内人员四处寻求帮助,甚至找来无纺布和面屏,自己制作制口罩和护目镜。和母亲复述的新闻一样,每天的疑似病例人数都在增加,盯着手机屏幕,我越发惶恐。但是除了医院的医护人员,还有人不曾停下工作。快递员、外卖小哥和保安们仍坚守岗位,各司其职。他们在大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成为了“最美逆行者”。不知何时,一阵又一阵温柔的暖风拂来,吹起窗帘,掠过我的发丝,送来一丝芳香。转头眺望窗外,簕杜鹃开得正艳,路边的椰子树也变得颇有生机,好像连麻雀也在因为疫情得到控制而“喳喳”报喜。老人们在散步,大人们正努力工作,孩子们在学习,一切都是那么有生机有活力,我不由得感到欣喜:春天真的来了,疫情也该快要结束了吧!期待四月的武汉,樱花烂漫,春意满城。像列车经过黑暗的隧道一样,我们所遇到的那些艰难的时刻,有了每个人的坚持,也终会突破重围迎来生机。
150 评论(12)

~风~

从中国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疫情防控),中国速度(火神山,雷神山,解决国内疫情),党的集中领导和身先士卒(人民至上的理念)。
101 评论(9)

跳动的火焰

她是一个不幸的孩子,一出生,就被亲生父母丢到了乡下的桥头边。 她被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捡回家。男人因为娶不起媳妇,是村里的老光棍。他把米磨碎了煮来喂她吃,抱着她睡觉,用破布给她当尿布,教她叫“爹”。当她第一次奶声奶气地叫“爹”时,男人高兴地一下子将她举过头顶,恨不得向全村的人炫耀,自己有女儿了。 她刚来的时候很瘦弱,每天都哭个不停。男人抱着她向刚生过孩子的人家讨教带孩子的经验。人们可以看到四十岁的他每天下午都在河边洗成堆的尿布。农忙的时候,男人把她放在一个篮子里带到田边。男人收割,她就坐在篮子里玩。有时吃泥土,有时拽青草。小脸和小手都是黑的,男人不时回过头来看看她,嘿嘿地笑。 小女孩一天天长大,仍然瘦,但却健康起来,很少生病。男人不识字,给她取名“丫丫”。丫丫5岁的时候,男人自己动手改了自己好点儿的衣服给她穿,一边穿一边乐呵呵地说:“姑娘家大了,整天光着腚多不像话。” 丫丫7岁的时候,同龄的孩子都开始念书了。男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开始帮人做更多的活计,把微薄的酬劳一点点攒起来。一年后,他把丫丫送进了小学。为了存下更多钱,他开始跟着年轻的男人一起上山砍柴烧炭。看着他背着是自己体重两倍的大树往山下走,乡亲们都说:“女孩子家,认不认字没什么两样,你何必这么拼命?”山崖陡峭,稍不留神就可能摔个残疾,但他没有一天落下工。
322 评论(8)

唯一一维

星期二,妈妈和我去打水痘疫苗。一开始,我怕疼不想去打,妈妈给我讲了打水痘疫苗的好处,使我明白了打水痘疫苗的必要性,于是我下定决心,不管疼不疼我都要坚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妈妈和我来到了县防疫站。一进门,看见打疫苗的小朋友可真多!没打针的小朋友在走廊里排起了像一条长龙一样的队伍;打完针的小朋友,有的在妈妈怀里哭、有的在闹,看到这里,我心里又害怕起来,心想:他们是不是很疼,我是不是也会哭呢?不一会儿轮到我了,我朝妈妈看了看,妈妈和我点点头,目光里充满了信任和鼓励。于是我鼓起勇气,向医生伸出胳膊,只见针头像箭一样向我冲来,我两眼一闭,心想肯定不疼,果然一眨眼的功夫就打完了,而且一点也不疼,妈妈和医生都夸我是勇敢的小男子汉。通过今天的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多么难的事,只要有勇气去尝试,就一定能做到。
201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