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僧战士冰
(1)“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互联网+’成就梦想,创新创业开辟未来”为主题,由教育部与有关部委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2)“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借助风险投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竞赛团队,就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资本的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它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创业创新类比赛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创业创新类最热门最受关注的竞赛。(3)“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改革提升。在原有“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基础上,自2014年起共同组织开展“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4)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创)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5)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简称“三创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面向全国高校(含港澳台地区)举办的大学生竞赛项目。(6)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iCAN大赛始于2007年,秉承“传递iCAN理念、激发创新热情、点燃创业梦想”精神,倡导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社会,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勇于创新,发现和培养一批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和加强以物联网、智能硬件等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的产学研结合,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为高科技创新创业搭建国际交流平台。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运用所学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独立地探讨或解决本学科某一问题的论文,它是在撰写学年论文取得初步经验后写作的,它的题目应该比学年论文大一点、深一点。其基本标准应该是:通过毕业论文,可以大致反映作者能否运用大学三四年间所学得的基础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本学科内某一基本问题的学术水平和能力。当然,它的选题一般也不宜过大,内容不太复杂,要求有一定的创见性,能够较好地分析和解决学科领域中不太复杂的问题。本科毕业论文篇幅一般在六干字以上。 回答: 确定题目要跟导师沟通,先拟好一份开题报告和论文大纲给导师看,让老师判断你论文的可行性,好的选题能够决定毕业论文的价值和效用。选题时要注意规划文章的方向、角度和规模,弥补知识储备的不足 ,合适的选题可以保证写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研究能力。 选题的原则 : 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实意义 (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 勤于思索,刻意求新 (从观点、题目到材料直至论证方法全是新的 、以新的材料论证旧的课题,从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观点、新的看法 、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虽然没有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但能够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问题 ) 知己知彼,难易适中(要充分估计到自已的知识储备情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考虑到是否有资料或资料来源、题目的难易要适中 、题目的大小要适度 ) 你还有半年准备论文,时间还算充沛。本科的毕业论文要求还不算严格,不知道你们是否要通过知网检测。你4年的国画学习历程,想必也有感兴趣的题目,例如可以写一些关于水墨动画的研究,“湿笔”的研究,意象造型研究,清代人物造型研究等等。如果对你所选的题目自信不足,本科毕业论文还可以用浅析做题目开头。 积累资料的方法: 累积资料以下几方面的 :统计材料、典型案例、经验总结等等 、国内外对有关该课题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 、边缘学科的材料 、名人的有关论述,有关政策文献等 、搜集论文作 者当时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等背景材料。实际一点来你所选的题目自己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量,再者可以通过浏览知网、doc88(道客88)、美术类核心期刊、画论中找到适合自己论点的材料。 同时要有资料的辨析的能力,注意累积资料的适用性 、全面性 、真实性、新颖 、典型性。 拟定结构提纲 : 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 。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弃,尽管这些材料是煞费苦心费了不少劳动搜集来的 ,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形成论点和论据: 由于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即使一种新观点出现,当时看来是完善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总会发现原有观点的不足之处,所以,可以说,绝大部分已有的研究成果都给后世留下了补充性的研究课题。补充性论点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肯定与发展,而匡正性论点则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否定与纠正。这种匡正性论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通说(即流行的说法或观点)的纠正,另一方面是对新出现的某种观点不足之处的纠正。 论文的性质: 科学性- 内容可靠、数据准确,实验可重复。 创造性-原则上是不能重复别人工作,可以改进,但不能照抄。 逻辑性-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推导合理和编排规范。 有效性-公开发表或经同行答辩。 学术性-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和论证,描述事物本质,表现内容的专业性和系统性。不同于 科技报道和科普文章,要用书面语言论述精练。 论文的注意事项: 注意文笔文风,避免口语化,注意避免平时用惯了的简化词,要用规范书面语; 慎用第一人称;仔细检查,使每一句话简洁、准确; 注意拼写、打印错误;不要忽略字体、格式、插图排版等小节; 标题、序号一定要清晰,层次安排也要避免太繁。 温馨提示:论文中最好有你对所研究课题的实际操作的图片,在论文中带出自己的创作时候的借鉴,导师会比较喜欢,答辩起来也比较容易。另外把论文大致格式发编辑给你: 文章结构 学术论文的一般结构(GB7713-87) 题目 作者及单位 摘要 关键词 引言(前言) 正文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性材料 论文的篇名 用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明确无误 篇名简短,不超过20个字 少用研究和空洞应用之类字 避免用不熟悉的简称、缩写和公式等 关于摘要 文章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用于检索; 一般包括:研究的目的与重要性、内容、解决的问题、获得的主要成果及其意义; 小摘要(200-300字)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大摘要(600字左右) 突出研究成果和创新点的描述 关键词 4-6个反映文章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词组 第一个为本文主要工作或内容,或二级学科 第二个为本文主要成果名称或若干成果类别名称 第三个为本文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名称,综述或评论性文章应为"综述"或"评论" 第四个为本文采用的研究对象的事或物质名称 ,避免使用分析、特性等普通词组。 引 言 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 ,介绍论文背景、相关领域研究历史与现状,本文目的 ,一般不要出现图表 。 正 文 论文核心,主要回答怎么研究, 一般正文应有下述几个部分组成 本文观点,理论或原理分析 、实现方法或方案(根据内容而定) 、分析或实验结果(根据内容而定) 讨论,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符的程度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 。 结 论 文章的总结,要回答研究出什么 ?以正文为依据,简洁指出由研究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 。研究中有无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决的问题 与以前已经发表的论文异同 在理论与实际上的意义以及对近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及其著录 常见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参考文献格式应按国家标准(GB/T7714-2005)(国际标准)或出版社编辑部格式 例: 期刊 [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图书 [序号] 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 报纸 [序号] 作者题名〔N〕报纸名称,出版年份-月-日(版数) 科技报告 〔序号〕作者题名〔R〕报告题名及编号,出版年 国际或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社,出版年 专利著录格式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会议文献著录格式〔序号〕会议主办者会议(或会议录)名称[C]地点:出版者,出版日期
1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2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3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4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5 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 6 中美青年创客大赛 7 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8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 9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年会展 10 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 11 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 12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13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14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15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16 外研社全国大学生系列赛 17 ICCC国际学生设计大赛 18 全国大学生城市管理竞赛 19 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 20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21 东南•中国建筑新人赛 22 全国高等院校“BIM”应用技能比赛 23 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 24 台湾国际学生创意设计大赛 25 艾景奖国际园林景观规划大赛 26 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 27 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 28 中国设计红星奖 29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30 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 31 全国大学生微观结构摄影大赛 32 新西兰最佳设计奖 33 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 34 PIP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35 “新丝路-NEW IDEA”工业设计大赛 36 “《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 37 “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38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年会展 39 德国iF设计奖 40 德国红点设计奖 41 全国大中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42 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大赛 43 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 44 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科技论文大赛 45 全国设计大师奖 46 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 47 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 48 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49 科创杯数学建模竞赛 50 经开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互联网+”传统产业、“互联网+”新业态、“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等4种类型。要求参赛作品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产业紧密结合,培育产生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推动互联网与教育、医疗、社区等深度融合的公共服务创新。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手段之一,是我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