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月亮
那些“明星”和我们一样,也是人,不是神。有些人疯狂到为了得到他们的东西,不惜一切代价。记得电视上报道过,有四个女生太喜欢自己的偶像,但却怕对他不够忠诚、热心,并决定要将那偶像永远留在她们“心中”,便活生生地吞掉了那偶像的照片。那样有什么用?这样就在“心中”了吗?到头来还不是一个个的被推进手术室!那照片有用吗?这样疯狂地崇拜有意义吗?有的甚至为了偶像而要轻生自己。这种做法实在太恐怖了,扰乱了社会秩序,增加了家人的负担。这样子追星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正因为那些Fans的太过热情,使那些原本和我们一样是工作者的“星”渐渐忘却了自己真正的价值。但有一件事情让我难以忘却。一次,一个电影明星来到汽车检修站,一位女工接待了他,可那位女工却对他的到来没有任何惊讶和兴奋,这便引起了这位影星的注意,其实那位女工很喜欢他,也爱看他的电影但她却没有像别人那样疯狂、热情。她说:“您有您的成就,我有我的工作,您来修车就是我的顾客,我会热情的招待您,如果您不是明星了,再来修车,我还是一样热情的招待您。”最后她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这样吗?”是啊!这就是明星的价值,真正的价值。他们就和我们一样,为什么我们要放弃掉自己所有的,去盲目的崇拜呢?可是既然社会上有了“追星”这一现象,所以我们也可以适当的“追星”,选择品德好,有益于我们自己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其实“追星”有好有坏,但好与坏就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了。像“追星”这一现象的流行,我们需要独立思考,了解它们所具有的意义所包含的价值,避免盲目效仿追随。来自知道 
关于追星的政治小论文喜欢明星很正常的心理现象,因为明星往往有着美丽的外表、大方的举止,其中一些人还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高尚的人格。但是“人无完人”,偶像也不例外。我们应善于从不同榜样身上学习不同的有点,不断完善自我。有一次,谢霆锋在拍《古惑仔》这部电影时,他一人对战三百人。因为他十分的投入,以至于自己的脚踝被误伤到了都不知道。直到休息时,他脱下鞋子,才发现自己的袜子上一大片一大片的红了起来。导演看见了。立马叫他去医院打破伤风。可他坚持留了下来,将《古惑仔》给拍完才前往医院治疗。医生说:“幸亏来得及时,不然这条腿就保不住了。”谢霆锋也正是依靠这个,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新人奖”还有一次,迈克尔乔丹在打点滴,高烧40度都不退。而他坚持在最后的几分钟里上场,由于他上场的几个致命三分球,导致对方球队惜败于公牛队。乔丹带病上场的举动,使我十分的感动。就在最近NBA的一场比赛中,尽管科比的手指受伤了,可他16罚全中,带领洛杉矶湖人队以124:118击败了金州勇士队。而他更是获得了全场最高的44分和11次助攻,职业生涯已经第103次40+。他的神勇,让对方主帅唐尼尔森都满口称赞,湖人主帅菲尔杰克逊则认为这场胜利是球队欠他的。成龙因为擅长功夫所以拍功夫片,周星驰因为搞笑所以拍喜剧片。我们要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与潜能,了解社会对各种职业的角色期待,从社会需要与自身实际出发,确立个人的成长目标。可追星也不能盲目追,现在的中学生都具有盲目追星的坏习惯,比如:今天流行韩国风。大家就都去外面打两个耳洞,带双耳环,将头发染黄。明天流行日本风,大家都将头发整成西瓜,穿着个日本旗袍。而那些跟不上潮流的就会感到自己很孤单、很自卑。自己就会尽量地疏远同学,很快就没有了知心的朋友。我个人认为还是要先把成绩击提上来再追星,追星对于某些自制力不强的同学来说,很容易沉迷与其中。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懂得分辨追星的正、负面影响,不会使自己陷得太深。 追星有好处也有坏处,这要看你如何分辨,如果你能正确的将它分辨出来,那个你也不会沉迷于其中,只会把这当作是自己丰富课外的一种工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