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therm
妈妈曾给我出过这样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则迷语告诉我们:蜘蛛专吃活的东西,难道它不吃死的东西吗?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做了实验。我从墙角处捉来一只小蜘蛛,把它放进一个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盖有玻璃,便于观察)。没等蜘蛛织网,我又捡来一只死的小虫、一只死苍蝇,放在蜘蛛的前面,蜘蛛置之不理,随即用手碰撞盒子,蜘蛛就向其他方向爬去了。为了彻底弄懂蜘蛛吃不吃死苍蝇,第二天,我又来到盒子前观察,看到死昆虫、死苍蝇还在原来的地方,可盒子角处多了一个网,蜘蛛在网上安静地趴着。这时,我想:昨天死苍蝇、死昆虫没被吃掉是不是因为没有网呢?于是,我又将死苍蝇拿起来轻轻地放在网上,可蜘蛛还是一动不动,紧接着,我又用笔轻轻地触动了一下网的边缘,咦,蜘蛛好像有了反应,开始向颤动的方向爬去,我把笔收回,网停止了颤动,信号断了,它就停了下来,不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我又用笔尖触动网上死苍蝇的身体,网开始颤动,蜘蛛就开始向这边爬来,我又把笔尖收回,蜘蛛就停了,像上次那样,过了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噢!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蜘蛛是靠网的颤动来产生感觉的,靠织网而捕食的。于是,我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为了证实蜘蛛靠网的颤动产生感觉,我又做了实验。将笔尖放在网上死苍蝇的身上,长时间的颤动,网的震动越来越大,蜘蛛产生的感觉好像也越来越强烈,蜘蛛便匆匆地赶过来,等蜘蛛碰到苍蝇,我将笔尖收回,只见蜘蛛尾部很快喷出黏乎乎的丝将苍蝇捆住,接着又看着蜘蛛的背一动一动的,好像在吸食苍蝇,不一会儿,网上就剩下一个完整的空壳了。这个实验证明蜘蛛吃动的昆虫。 
我发明的是一种《方便信箱》。本作品的创造性贡献在于不开箱就能知道箱内有无信件,信件的多少,并且在提取信件时更方便实用。结构(如图一),它由一个长方形箱体,两扇活动小门,一个观察孔和包括小灯泡、触摸开关、触板及集成块、扬声器在内的完整电路构成。使用起来相当简单,只要用手一按触摸开关,若里面有信件,底部的触板接通,集成块就会指令扬声器发出特定的储存音乐,就象生日卡片发声一样;若里面是较重的杂志,底部的触板接触面扩大,当手按触摸开关手,通过集成块的电流较大,它指令扬声器发出另一种储存的声音。这样人只要一按开关就通过不同的音乐感知有无信件,是较轻的信件,还是较重的杂志。如果是信件打开接近底部的小门即可取出,信件被上部箱体挡住,不会掉出箱体(如图二)。如果是杂志,只要把开出的小门继续向下一推,箱体底部就会下开,书刊就随着滑出小门位置,提取极为方便(如图三)。假如集成块突然坏了,也难不倒我们,只要手一按触摸索开关,用眼往观察孔里看,若正看到小灯泡发光,则说明没有信件,如果只看到余光而看不到小灯泡,则说明有信件,是信件遮住了小灯泡
学术堂整理了一篇200字的科技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论文题目:鸡蛋为什么捏不碎 今天我陪妈妈去超市,妈妈买了很多东西,回来的时候,里面的鸡蛋有几个已经碎了。我想再没有比鸡蛋更脆弱的东西了,我拿起一个,生气地看着它,捏了一下,它没有碎掉,于是我又多用了一点力,它还是没有碎,我开始慢慢加大自己的力气,到后来用尽全力狠狠地捏它,但它居然还是完好无损。我好奇怪,这么易碎的鸡蛋,为什么我这么用力捏它,但它却不破呢?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说,这个问题你自己去探讨吧。 于是我打开电脑寻求答案。很快,我就百度到了鸡蛋为什么用手捏不碎。原来,小小的鸡蛋,虽然壳很薄,但是它是椭圆形的,有无数个拱形,能承受很大的力,大于人的握力。当你捏它时,它会把你使出的力量均匀分布到整个鸡蛋表面,它的受力面积大,压强就小,所以捏不碎。而在平时,比如在鸡蛋的搬运过程中,妈妈磕鸡蛋的时候,只要用力一碰,它就很容易破碎,因为受力面积小,只在一处受力。 我又多明白了一件事情,原来只要你愿意做个有心人,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