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关于抗美援朝精神的议论文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7

周朝辉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抗美援朝精神的议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anli_7

已采纳
五千年漫漫征程,一路风雨一路行。中华民族曾有过向世界开放,国力强盛的汉唐辉煌,也有过闭关锁国,落后挨打的近代耻辱。前进的道路充满艰辛,但艰辛蕴寓着希望。如今走向世界的中国,脚步迈得更加坚定、更加铿镪、、更加豪迈。民族复兴,指日可待;中华腾飞,势不可挡。回眸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传教,郑和七下西洋。我们的祖先曾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大开放迎来大发展,四大发明曾一度是我们的自豪。但是到了近代,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锁国、思想僵化。中国脱离了世界,世界甩落了中国。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俄战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太多太多的苦难,太多太多的枷锁,东方巨人,你怎么了?东方巨人,你为什么不怒吼?//“仰天长啸待时日,巨龙腾飞平地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屈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辉煌的前景向我们走来。“抗美援朝报国仇,万隆会议结朋友。大庆石油奏凯歌,两弹一星显身手。”自力更生,内强国力;五项原则,外接友邻。新中国以不屈的自尊,独立自主,攻破坚冰。以崭新的姿态,和平共处,走向世界。鲜艳的五星红旗终于在联合国庄严升起。展望未来,中华民族“上下而求索”……道路是曲折的,但曲折只会让中国人民更加理智。十年内乱后,党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在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领导下,“改革东风送残冬,对外开放春意浓。”经济特区、沿海明珠;863计划、一国两制;留学热潮、冰雪长城。这一切无不在昭示着:中国的无限发展生机和活力。“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坚持对外开放,与时俱进谱新篇:浦东崛起,港澳回归;北京申奥成功,“神舟”号遨游太空;上海举行APEC会议,中国经济顺利入世。这一切无不在昭示着:中国巨龙的飞速发展和不断强大。历史给我们以启迪:一个走向世界的民族,必须自尊自立,自信自强;未来给我们以召唤:一个走向世界的民族,必须胸怀宽广,博采众长,才能以昂然身姿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明天我们就是祖国的栋梁。祖国永驻我心,我心属于中国。

关于抗美援朝精神的议论文

142 评论(10)

listen聆听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1931年出生于四川 铜梁(今重庆市铜梁县)。队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 1951年3月25日,邱少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 的一员,跨过了鸭绿江。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接受了一项光 荣而艰巨的任务,消灭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 一高地的敌军。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独特,易 守难攻。在敌军和我军阵地之间还有三千多米 宽的开阔地,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在这样长 距离的炮火下冲击,必会导致我军较大伤亡, 影响战斗的顺利进行。,在发起攻击的前一天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 人阵地的前沿,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要使几 百人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二十多个小时而不能 有一个暴露目标。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毫不畏 惧,争相请战。临行前,邱少云下了钢铁誓言 :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十多名身披伪装茅草的战士,以迅雷 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那蒿草丛生的开阔地埋伏了 下来。 11日清晨,三九一高地上敌方那层层的铁丝网 和一簇簇不暴露我军潜伏秘密,观察所里的指 挥员当机立断,下令用炮火将这股敌人全部歼 灭。 次日中午,敌人的燃烧弹引燃了他身边的草丛 ,这时,他只须打滚翻身即可避免烧身。但为 了避免暴露目标,他严守潜伏纪律,忍受着烈 火烧身的剧痛,坚持一动不动,像一块巨石。 直至壮烈牺牲,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 黄昏来临,出击的时间到了。仇恨,高呼着为战友报仇的口号,排山倒海般才过了二十分钟,敌人全部 地向敌人冲运河。 被消灭,三九一高地上飘扬起胜利的旗帜。 战斗结束后,同志们在邱少云潜伏的位置上, 看见他用双手在地上抠出的深深的土坑…… 1952年10月12日,邱少云牺牲。 40多年来,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 代人。然而,人们却不知道,这样一位惊天地 、泣鬼神的战斗英雄,却差点成了无名英雄。 次日中午时分,敌人向潜伏区打来几发燃烧弹 ,烈火烧着邱少云的衣服、鞋袜,直至烧遍他 的全身,可他至死都是一动不动。 牺牲时,他年仅26岁。
324 评论(11)

罗西基L

一人J一璐说他看到,,,
335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