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so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4天不睡眠的人就会死去,可见睡眠是人类正常生理现象。相对而言,中学生因学业繁重,每天都要奋斗到半夜才能休息,很多中学生睡眠不充足,不仅影响次日学习,降低听课效率,还会影响食欲,进而影响身体健康发展。为此,笔者通过调查研究,论述了当前中学生睡眠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对策和建议。关键词:中学生 睡眠时间 睡眠质量 健康一、引言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但人们对睡眠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认识。动物试验表明,小白鼠如果超过6天不睡眠,就会出现运动失调的症状,直至脑电波电压降低、消失而死亡。相比之下,一个人只喝水不进食可以存活7天,而不睡眠只能存活4天。失眠障碍已成为威胁世界各国公众的一个突出问题。医学研究表明,偶尔失眠会造成第二天疲倦和动作不协调,长期失眠则会带来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出现障碍和工作力不从心等后果。二、中学生睡眠存在的问题(一)问卷调查有人说,学生是最“困”的群体。为了解中学生的睡眠状况,笔者近期对本校和附近3所乡镇中学做了有关中学生睡眠方面的调查,共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收回的282份有效答卷中显示,7%的学生存在睡眠障碍或睡眠时间不足。调查结果表明,包括午休时间在内,282名中学生中有146名初中生有睡眠障碍,其中有86名睡眠不足8小时,136名高中生睡眠全部不足8小时,即222名学生睡眠时间不足,占调查人数的7%。(二)调查结果分析与思考笔者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八成学生有睡眠障碍现象,近六成学生因睡眠质量问题而出现日间功能障碍现象(日间感到疲倦和精力不足),而这些直接会影响学生成绩并导致心理问题。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中学生睡眠严重不足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大多数学生都在6点左右起床,睡觉时间约为11~12点,因作业过多而睡眠不足,能保证标准8小时睡眠的学生很少。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还未达到成人状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年级越高睡眠越不足统计表明,初中生、高中生睡眠不足的比率分别为5%和7%,高中生睡眠不足的比率明显高于初中生,其中93名初中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为2个小时,而81名高中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仅有4个小时。2、毕业班学生睡眠明显偏少所调查的4个学校中,初三一个班级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为9小时,而初二一个班级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为6小时。高中的对比更是明显,高一的一个班级的平均睡眠时间为7个小时,而高三的一个班级的平均睡眠时间只有9个小时。除去午休时间,53名高三学生晚上平均睡眠时间仅仅6个小时。3、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影响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学业负担过重、环境影响以及个人情绪三大因素。睡眠时间少的学生主要是由于晚睡。统计表明,95%的高三学生、80%的高一学生和81%的初三学生经常要晚于23时睡觉,61%的初二学生每周至少有4天晚于23时睡觉。课外作业过多是睡眠不足的主因,主要集中在考试测验以及作业过多两方面。学习压力过大,学习负担加重,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导致睡眠质量下降。4、影响睡眠的其他因素(1)仰卧——睡时身侧屈则精气不散,醒时舒展活动则气血流通;而仰卧时体直不舒,肌肉不能放松,且手易搭胸,多生恶梦,影响呼吸及心脏。(2)忧虑——睡前思想杂乱或忧虑、焦急,易致失眠而影响健康。(3)恼怒——凡情绪变化都会引起气血紊乱,导致失眠甚至患病,所以睡前恼怒不得。(4)进食——临睡前进食会增加胃肠负担,既影响睡眠又伤害身体。如需进食,宜休息片刻再睡。(5)灯光——开灯 睡觉会损害人体健康。电灯光会扰乱人体的自然平衡,使体温、脉搏、血压都变得不协调,心神不能安定,不易入睡,睡后也易醒。5、学生睡眠不足隐患多睡眠不足正在隐性侵害中学生的健康。上课时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现象。就目前情况看,学生睡眠不足还会随年龄、年级的变化而加重,会影响未成年人体格和神经发育甚至身心健康发展。在该中心接待的中小学生病人中,有许多是因为长期睡眠不足而造成青春期情绪波动,经常烦躁不安,其中患抑郁症的比例也很高。海南省安宁医院心理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周文江认为,人所需要的睡眠时间会因年龄、个体差异、外界环境等因素而不同。中小学生睡眠不足,不利于他们身体、心理的健康成长。在身体方面,睡眠不足,对大脑的发育、身体的器官的发育都会有影响,比如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视神经、脊椎发育不正常;在心理方面,睡眠不足的小孩易出现情绪低落、压抑、焦虑、急躁、不好动、兴趣不广泛等表现,心理上的反常表现反过来也会影响睡眠,导致入睡困难,形成恶性循环。研究人员对美国伊利诺伊州就读的2259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睡眠时间、忧郁症状和自信心的分析发现,与睡眠时间较多的学生相比,睡 
睡觉的重要性第一点是可以保护大脑。睡觉的重要性第二点是可以恢复精力。睡觉的重要性第三点是可以眠充足者。睡觉重要性第四点是可以经历充实。睡觉的重要性第五点是可以思维敏捷。睡觉的重要性第六点是可以办事效率高。睡觉重要性第七点可以康复机体抵抗力降低。睡觉,重要性第八点是可以增强免疫力。睡觉,重要性第九点是可以睡眼能增强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2014世界睡眠日主题发布会倡导“健康睡眠 平安出行”。 在每年发生的约200万起交通事故中,约有4-5万人丧生。而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和白天过度嗜睡导致的警觉下降、反应迟钝是引发许多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3月8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了2014年“21”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健康睡眠 平安出行”。中国睡眠研究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21”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确定为“健康睡眠 平安出行”,主要是考虑到健康睡眠与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关系极为密切。 睡眠是人的基本生理要求,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在紧张的劳作之后,人们通过睡眠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焕发生机。睡眠是人体自我修复的必要过程,良好的睡眠可以使人头脑清醒、反应敏捷、精力充沛、减少失误、提高效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交通出行工具日趋现代化,人流物流规模不断扩大,机动车驾驶人员逐年增加。有报道称,2013年,仅北京市各类机动车保有量就达到7万辆, 2014年仅春运期间全国客运客流量就高达36亿多人次。安全出行、安全生产已成为每个人、每个家庭高度关切的问题,也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在世界范围内约1/3的人有睡眠障碍,我国有各类睡眠障碍的人更是高达2%,高于世界27%的比例。目前已明确属于与睡眠障碍相关的疾病多达80余种。 多项研究调查发现,患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汽车司机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7倍。国内最近也有关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交通事故的小样本报道。睡眠呼吸障碍造成的警觉性下降还经常导致从事机床操作、火车和飞机驾驶等事故的发生。未经治疗的阻塞性随眠呼吸暂停(OSAHS)和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者,他们常昏昏欲睡更有可能发生撞车事件。疲倦构成了驾驶安全中的一个很大危险,这种危险之大,如同酒后驾车一般。专家研究认为,此类病人同入睡时气道反复塌陷引起呼吸暂停反复发作,致使夜间睡眠处于低氧、觉醒以及睡眠结构紊乱状态,从而引起司机嗜睡、迟钝等,因此可能造成司机交通事故的发生。 我国曾做过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地区有25%的被调查驾驶员感觉疲劳,其中有10%的驾驶员表示当天开车中有过打瞌睡,有51%的被调查驾驶员表示他们在开车中曾经打过瞌睡。驾驶员开车时打瞌睡可能只是短短的2秒~3秒钟,但按每小时行车80公里的速度计算,每秒钟汽车要冲出22米,3秒钟就要冲出约67米。在司机打瞌睡的2秒~3秒钟,驾驶员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操作能力降低或丧失,很可能造成重大伤亡事故,造成生命财产重大损失,给多少家庭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伤痛。为了保证交通、生产安全,西方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规定,对于OSAS严重的病人在未经有效治疗时被禁止开车出行。 健康睡眠,平安出行,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平安与幸福,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中国睡眠研究会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睡眠,科学管理睡眠,保证健康睡眠,确保驾驶人员、生产岗位的操作人员有良好的睡眠,杜绝疲劳驾驶,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