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u2thu
美学语境下的乡土音乐审美价值探微2008-05-08 21:56 [摘要]乡土音乐,这一深厚的民系或族群音乐文化资源,将其置于审美的视野中,从乡土音乐的美学特征,审美价值等方面进行探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 乡土音乐 美学特征 审美价 乡土音乐,就是某一地方或区域内的民系、族群所创造的音乐。与他音乐比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从内容到形式都打上了民系或族群的审美文化的烙印。 可以说乡土音乐记载了这一方水土民众的喜怒哀乐,它表达了生息于斯的人们的理想和情思,它体现了一个民系或族群的精神,构成了不同于他音乐的独具个性的一面。它从来都被各民系或族群视为自身最宝贵的文化财富,因而乡土音乐是我们与各民族音乐文化对等交流的出发点。它在乡土音乐美学特征及乡土音乐传承两个层面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乡土音乐的美学特征 乡土音乐是民间自发生成、创造的音乐,它与地域内的民众生活密切相关。从音乐作品的审美倾向和音乐作品的目的可以看出,其音乐形式自由活泼、内容不拘一格,充分体现了“自娱自乐”的特点。我们认为,乡土音乐是一种“自娱自乐型”的音乐,它立足于民系或族群的具体的社会生活背景,一般以简洁的旋律、率真的情感和活泼的形式创造出来的以娱乐民众自我的音乐形态出现。它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传承性。任何一个民系或族群的音乐都是一种历史的积累。其中体现着该民系或族群的特性,而这种特性是通过长期的文化浸润创造反映出来的。一般而言,一个民系或族群的音乐大都经过从初创、到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质,最终基本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音乐形态。这其中存在着一个继承、发展、创新的问题。 一个民系或族群的音乐是这个民众共同智慧的结晶,是一代一代人传承下来的。无论是发展也好,创新也好,都不能丢掉历史,舍弃传统,而是要在学习、吸收、掌握传统精髓的前提下发展和创新。否则,音乐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成为不伦不类的东西。就音乐的本体而言,民系或族群音乐的初创往往体现着一个民系、族群最本质的特性,譬如它反映了一个民系或族群最原始的人文图腾、宗教信仰等,而这恰恰是一个民系或族群生成的根源或音乐产生的渊源,如果抛弃了这个根。就不能成为这个民系或族群的音乐了。如富川县瑶族音乐,一直由古代传承至今。她那多姿多彩的音乐中留存着瑶族起源,迁徒历程,图腾崇拜等民族文化信息,形成了令人神往的“边缘文化”。这种言传身教的传承不仅延续了瑶族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延续了瑶族神秘而瑰丽的音乐。 2.通俗化。作为自娱自乐的乡土音乐,它的形式往往通俗易懂。朴实的风格,率真的情感。平实的主题。简洁易唱的曲谱,浑然天成、没有留下任何修饰打造的痕迹。而是非常贴近民众的生活与审美水平。创造者运用自己的母语、民众喜闻的曲调、熟悉的生活素材等元素。不经意地创造出适合民众传唱娱乐的音乐作品。如贺州客家的民谣《摘得茶来秧又黄》:“三月一过日子长,田里农事乱忙忙:莳(插)得田来茶又黄,摘得茶来秧有黄”。它运用客家方言与平实的手法写农事,一二四句押韵造成了语言的音乐美,体现出一种特有的匀称之美和流变之美。客家“四句板”山歌体的曲调客家人又非常熟悉,整个民谣通俗易唱。正因其通俗性,所以在客家地区广为流传这种歌体。 2.程序化。乡土音乐中喜闻乐见的形式往往秉承着一定地域的民系或族群的音乐文化传统,承传了历史积淀的便于民众接受的程序化的审美形式,许多山歌、民谣、婚嫁歌、庙会歌、哭丧歌就如此。它用同一曲调复沓反复的方式建构不同内容的乐段,并保持旋律一致.从而形成一种回环反复之美。如广西富川县的“梧州歌”。它全部用“梧州话”歌唱,有明快活泼、极富流动感的“蝴蝶歌”,循环反复、上下呼应的“嘞嘞嘿”,演唱速度较慢、旋律柔和抒情的“留西拉咧”,迂回曲折、抒情优美的“咿呀咧”,以及通俗、简洁的哭嫁歌、讲歌等种类构成。它的歌词结构多为七言,联结四句成为一节。每节押一韵,共20个韵,一首完整的梧州歌应有二十节构成,每节都用同一曲调,形成回环之美,加之它节拍柔丽,抑扬顿挫,袅娜悠远,因此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3.共享性。乡土音乐有着自己的特质与地域性。就会在一定区域内流行开来。但因为音乐是最富于情感性的,而情感是人类沟通的最有效、最简洁的方式。因此音乐一旦创作出来。不一定局限在本民系或族群,它也可以超越地域或民族的界限,成为他民族的精神食粮。如客家的《月光光》、《落水天》等优秀歌谣许多非客家人也在传唱。因此,任何乡土音乐资源,一经产生既是民系的,更是民族的、也是人类的共同资源。当然对于优秀的音乐资源,任何人、任何组织也无法实现对它的独占。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十分惊人,这就使音乐资源的共享水平进一步提高。 4.持久性。一种音乐资源,只要人们认为它对民众有用,便可以永久地使用,它不会因为使用它的对象多少,使用的频率高低而枯竭、而灭绝。相反,一种音乐资源使用的人越多、频率越高,不但不会导致它的量的减少,而且还可能促使这种音乐资源量上的增长。甚至产生新的文化特质。因为学习、普及、使用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作为优秀的音乐资源,一代人使用之后,后代人仍然可以重复使用,可以世世代代为民众造福。使用的人愈多,愈能显示其价值和生命力.对于人类优秀的音乐资源来说,除非人类遭受重大浩劫,否则,它就永远不会灭绝、消失。如平地瑶族“蝴蝶歌”、客家的山歌、竹板歌、鸡歌等虽然历经沧桑,今天仍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5.效能性。乡土音乐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效能。而且使用的人愈多,范围愈广。其效能就越大。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土社会,民众的精神生活除了每天晚上面对着电视节目以外,他们极少有别的娱乐方式,当然更不可能去阅读、品玩艺术作品。而乡土音乐不受时空的限制,在山野田间都可以吟唱,给他们的情感以极大的宣泄。因此它对民众的精神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等的滋养可谓是“润物细无声”。如客家音乐中许多带有教化倾向的爱情、爱国、爱家等歌谣。对匡正民众的道德、养成民众良好的品行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6.递增性。作为精神现象的乡土音乐资源不但不会越用越少,反而会越用越多,逐渐递增。我们认为,使用音乐的过程,必然就是创造音乐的过程。音乐是民众智慧的结晶。在人类的历史演进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智慧.而且,后代人总是拥有比前代人更多的智慧。因为人是在学习、吸收前代人智慧的基础上丰富前代人的智慧、并创造新的智慧。音乐资源就是经过人们一代一代人的努力,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生长、不断递进的。只要民众的思维和创造活动不停止,乡土音乐就会不断地被丰富、发展、创新,并不断产生新的特质。平地瑶的“梧州歌”在原有音乐的基础上创造了内容多样的音乐样式,如感恩的、爱情的、教化的等等,这不仅丰富、发展了梧州歌,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众对音乐的需求,丰富了民众的精神生活。 二、乡土音乐审美价值的形成 审美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审美需要是在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与发展需要基础上派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需要。凡属于人对生命的自由活动的追求、对快乐的追求,都是人具有审美需要的表现。由于人的本质更多地表现在人的社会性和精神性上,审美需要与精神享受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这两个层面联系得更加紧密,它可以理解为是人特有的一种精神享受的需要,它表现为人对感官、情感、心理、精神的愉快的追求。因此,审美价值也有三个基本的层次:与生理层次的审美需要相对应的审美价值,一般由对象的感性形式直接产生:与心理层次的审美需要相对应的审美价值,一般由对象的形象产生:与精神意识层次的审美需要对应的审美价值,由对象的内在蕴涵产生。乡土音乐的审美价值同样具备了这三个不同层次的审美需求,其中对人们心灵和精神需要的满足是使乡土音乐得以产生及存在的深层根源,也是乡土音乐审美价值生成的深层根源。原始的乡土音乐起源向审美活动的历史转变过程可以证明这一点。在人们还无法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更无法控制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人们采用的是“精神胜利法”。比如,广西富川的“梧州歌”有部分就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每年秋季村民都举行一次隆重的祭神祈福仪式。诸神都被请到村寨的庙宇供奉,在整个活动中,歌手们不停地唱着颂扬主神刘仙娘的“梧州歌”,祈求神灵保佑村民能风调雨顺、平平安安的过日子。这些精神性的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密切联系表现在它们的共同的功利目的上,但却有着独立的精神活动的形式。当人们把物质活动的成功与自己的精神活动相联系的时候,他们会认为是精神活动起了作用,因而对这种活动形式产生极大的信任与满足感。久而久之,人们只要看到这种活动的样式就能感到愉快。为了让自己获得这种愉快,就会在并非是实际的生产活动如祭神时也吟唱。这时的活动就是审美活动而不是祭神活动了,因为人们是出于审美需要去进行这种精神活动的。 
回答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
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主要需要四个条件,第一、独立自主能力在国外留学需要独立应对很多事情,有时候甚至是突发事件。这里所说的独立自主能力不仅仅是吃饭穿衣那么简单,还涉及到社交、与老师相处、选择课程、升学规划甚至是理财等方方面面。第二、语言能力在国外留学当然需要具备比较好的语言能力,否则是难以完成学业的,更别说留学成功了。有什么衡量的标准吗?需要提供TOEFL、GRE、GMAT或IELTS等成绩,接近母语水平的外语能力才是留学生应当追求的目标。第三、学习能力或者学术能力对于习惯了被动学习和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中国学生而言,国外以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启发质疑等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模式是比较陌生的。对于那些想要上名校的学生或者攻读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学生而言,真正的学习能力和学术能力不仅仅是体现在你提交给学校的成绩单上。第四、经济条件无论选择哪种出国留学方式,必须有足够的在国外就学的学习、生活经费来源。尤其是申请到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留学,申请留学者必须证明自己有足够能力支付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各种费用。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提问
必修课挂科对出国影响大吗
回答
您好,出国留学很多学校要求绩点5以上呢,挂科肯定会影响的呢
提问
哦哦哦好的谢谢哈
回答
不客气哦,如果满意,希望赞呢
更多4条
2019年出国留学有哪些必要的条件?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申请条件与材料。费用多少钱?中国的学生无疑是全世界压力最大的学生,几乎所有的中国学生都要面对高考,而考高的成绩也决定了将来的命运,一些平时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自然就不在话下了,而一些平时成绩就不太理想的学生又该肿么办呢?看看下面主流国家的出国留学条件众所周知,美国留学申请条件需要托福、GPA、SAT、GMAT等硬实力成绩和PS、CV等软实力留学文书。那想要申请美国TOP30顶尖名校,2018年需要准备哪些申请材料?最新的录取标准是?申请条件有哪些呢?下面美藤国际为大家分享美国留学申请六大关键条件。美藤国际认为,现在的美国大学录取出现“诡异”现象:不少“成绩平平”的申请者被美国名校录取,但一些托福高分或SAT高分的同学,却被美国藤校拒之门外。对于美国名校的录取变化,美藤国际认为,中国SAT、托福高分申请人数增加,与美国名校“不扩招”的矛盾,造成了目前申请美国名校的状况。同时,多种迹象也表明,高分申请美国名校录取的优势已经不在。从近几年美国大学录取情况看,美国综合排名前10的大学,每年本科录取中国学生人数在600名以内;美国综合排名前20的大学,每年本科录取中国学生人数不超过2500名;美国综合排名前30的大学,每年本科录取中国学生人数大约8000名。在美国留学申请人数不断增多的时下,大家想要顺利申请到美国名校offer,最好从以下六个方面(六大关键条件)进行准备:一、3次之内托福、SAT考试成绩对于申请美国名校而言,托福、SAT成绩依然是申请的门槛。但是,美国名校关注申请人参加标准化考试的次数,一旦超过三次考试,则难免有刷分之嫌。因此,即便申请人托福、SAT考取高分,也难以得到美国大学招生官的垂青。二、IB、AP等国际课程成绩近几年,国内公办高中国际部的学生录取情况良好,很大程度上与所学国际课程有关。以IB、AP为代表的国际课程成绩,更能够全面反映申请人的实际学习情况。所以,非国际班、国际学校的学生,准备美国大学申请时,需要进行IB、AP等相关国际课程的学习。三、课外活动选择特色鲜明课外活动是申请美国大学的一个重要材料。但是,国内学生往往为了活动而参加活动,没有形成明确的定位,结果导致课外活动无特色、价值不突出。四、大学专业定位方向明确众所周知,美国大学一、二年级主要开展通识教育。但是,通识教育并不意味着申请大学时专业选择不重要。除了文理学院之外,超过90%的美国名校都要求申请人提供专业方向,因而申请美国大学时必须明确专业方向。五、准备申请材料融会贯通无论语言成绩,还是国际课程选择,乃至课外活动,国内学生准备的申请材料往往“各行其道”,没有形成彼此之间的融会贯通,从而令美国大学招生官难以对申请人形成整体判断。六、申请文书与学校定位一致国内学生书写申请文书时,往往借助“通用”的模板,只是相关材料的堆积,没有与目标院校的办学特色、教育定位相一致。英国留学申请条件英国的院校和专业由于其教学质量、师资、地理位置、专业等不同,录取要求也不一样。(1)语言要求通常,如果申请直录(不读语言课程)的硕士,雅思要在0分以上,名校的要求会更高,在5分-7分左右,英国顶级商学院的雅思一般都要求5分以上,学校会对语言成绩不达标的学生提供5-10周的语言课程,有的语言中心是学校自己开设的,也有与英国语言和预科中心合办的。对于语言成绩要求较高的专业有:商科、传媒、教育等。(2)学术背景要求英国名校对于GPA的要求为:211学校-80分;非211学校-85分。部分专业对学生本科阶段的专业背景有要求,如:会计、金融、工程等,同时会要求数学成绩优秀。对于背景尚未达到直接入读英国研究生的申请者,建议攻读一年的硕士预科课程。预科课程可以弥补学生在即将就读的硕士课程中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的薄弱,训练学生全面适应英国的学习方法、教学方式和思维方式,提高英语水平,并帮助学生最终顺利过渡到硕士课程的学习。英国优秀的预科项目:如:伦大的预科。澳大利亚留学申请条件申请材料(中英文、盖章、公证)成绩单(中英文、学校公章/公证)学历证明——毕业证、学位证、在校证明雅思/托福成绩(建议雅思。语言成绩一般拿到双录取再提交)PS/学习计划/CVRL(两三封,老师签名、联系方式等)获奖、实习以及其他证明(翻译/公证)其他4、申请流程节点澳大利亚入学时间一般是每年2月和7月,学生需要提前半年至一年准备。以阿德莱德大学2016年7月份入学为例:2015年8月:申请,递交6学期成绩单等基本材料2015年11月:获得有条件录取通知2016年4月底之前:递交7学期成绩单以及满足英语要求2016年5月:递交签证。电子签/送签2016年7月上旬之前:提供“两证一单”中英文原件整个流程结束。若学生雅思未满足学校要求,2016年8月/9月/10月就读语言直升班(周数根据学生的英语雅思成绩而定),衔接2017年2月的硕士课程。5、如何获得澳大利亚身份以墨尔本大学的Master of Teaching专业为例:Master of Teaching(2年)受维州教师协会(VICTORIAN INSITUTE OF TEACHING)认证,是移民课程。该课程之后并获得雅思总分5(L8;R7;S8;W7),可获得到教师资格认证,申请移民。加拿大申请材料(中英文、盖章、公证)学生家长填写家长对孩子的评估表学生现任或以往的数学或英文老师填写老师推荐信学生现就读学校的校长或年级主任填写推荐信学生的出生公证书学历证明材料证明英语水平的考试成绩如TOEFL等3张护照照片按要求填写好学校的申请表递交申请费预交学费或学费押金<此部分费用退还>申请表格4、申请流程于开课前9个月,提出申请申请表格连同校方所要求的文件及申请费一齐寄到学校。取得学校OFFER。校方收到材料后后,进行查核。如果录取,便寄出入学证明书。但部分学校先发临时录取通知书,待申请人缴了定金全年费用后,才发正式的接受入学证明书。香港申请材料(一般是中英文,香港中文接受中文)应届生:1、 大学成绩(3年、中英文、学校公章)2、 在校证明3、 雅思/托福成绩、GMAT/GRE(部分专业需要)4、 PS/学习计划/CV5、 RL(两三封,老师签名、联系方式等)6、获奖、实习以及其他证明往届生:1、 大学成绩(中英文、学校公章)2、 学历证、学位证3、 雅思/托福成绩、GMAT/GRE(部分专业需要)4、 PS/学习计划/CV5、 RL(两三封,老师签名、联系方式等)6、 获奖、实习以及其他证明2、 申请时间点(学位先到先得政策)学校 开放时间香港大学(HKU) 大部分专业是11月底。金融学等MBA专业9月香港中文大学(CUHK) 11月12香港科技大学(HKUST) 9月1香港城市大学(CityU) 11月17香港理工大学(PolyU) 11月28香港侵会大学(HKBU) 11月中旬香港岭南大学(LU) 11月上旬香港教育学院(HKIEd) 11月中旬开放,滚动录取专业 开放时间授课型硕士 一般是9-12月,甚至1月研究型硕士和博士 一般是9月初开放,11月中旬甚至10月截止申请3、 申请流程递交申请——面试/笔试——双录取/录取——香港逗留证/ID——赴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