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ui10001
理想 2008年7月,美国游泳奥运会选拔赛上,24岁的艾力克终于获得了他梦寐以求的北京奥运会参赛资格。但是,能否参赛却成了问题。原来,6月份他在一项检查中被确诊患了睾丸癌。在得到医生关于癌细胞暂时不会扩散的意见后,艾力克决定参赛。“奥运会是我毕生的追求,我想我可能永远不会忘记我走上奥运会游泳赛场的那天,不管我还剩多少天可活。奥运梦想高于生命。” 学会运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奥运梦想高于生命。奥林匹克梦想,是很多人毕生的追求! ★家住重庆市大渡口区东风村特2栋的八旬老人陶志明,从58岁起开始参加自学考试。作为一名高龄考生,自学各门课程的难度不言而喻。据陶志明老人回忆说,刚开始他为自己制定的目标是,4年内考完17门课程。3年过去了,他报考的科目居然一门都没过,但老人从未想过放弃。从第4年起,陶志明老人开始总结学习经验,当年就有两门及格,所有课程中最难的一门是《自然科学概论》,他一连考了7次才取得成功。2002年4月,已经77岁的陶志明老人终于拿到了自己苦学18年的大专毕业文凭。 学会运用:没有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没有百折不挠的坚韧毅力,再好的梦想也难以实现。 ★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有这样一条规定:教授年满70岁便要被强迫退休。理由是70高龄已没有精力和体力做研究或教学工作。1943年,该校的植物学教授德格博士正好70岁,虽然他热爱自己的事业,却不得不对他所留恋的一切说再见。德格心中一直深藏着一个梦想,那就是研制出一种特效药,拯救那些被病魔折磨的人,如今虽然退休了,他却不想让梦想也退休。不久后,德格受聘于雷德里化验所的制药厂,作为顾问并担任独立研究工作。两年过去了,他一无所获。可他仍然不放弃希望,因为心中的梦想仍在向他召唤。通过多次实验,他终于分离出一种抗生素,这种抗生素可以控制50余种严重病症,这就是著名的金霉素。 学会运用:梦想虽好,圆梦之路却十分艰辛坎坷。欲使梦想成真,就必须具有圆梦的顽强意志和决心。 ★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年少时,曾梦想成为剧作家,为了这个梦想,年轻的他离家只身去了哥本哈根。无依无靠的他,颠沛流离,但他并未因此而退缩放弃。1835年,他试写了几篇童话,很受儿童喜欢,此后他改变了自己最初的梦想,童话大师成了他的新梦想。后来,他写出了《海的女儿》《丑小鸭》等许多著名童话,成为人们公认的世界童话大师。 学会运用:梦想,有时需要转弯。一直坚持,或许是死胡同;可转个弯坚持,说不定会峰回路转。 ★许多年前,一个10岁的意大利男孩在那波里的一家工厂做工。他一直想当一名歌星,但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却说:“你不能唱歌,五音不全,你的歌简直就像是风在吹百叶窗一样。”回到家里后,他很伤心,并向他的母亲——一位贫穷的农妇哭诉这一切。母亲用手搂着他,轻轻地说:“孩子,其实你很有音乐才能。听一听吧,你今天的歌声比起昨天的乐感好多了,妈妈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家的……”听了这些话,孩子的心情好多了。后来,这个孩子成了那个时代著名的歌剧演唱家。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罗素。 学会运用:面对孩子的梦想,父母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让梦想在孩子心里生根。明确实现梦想必须付出辛劳和汗水。 奋斗 霍英东的历程 (奋斗让他走向成功) 霍英东,香港著名的房地产业巨子。 可谁又知道,霍英东先生的今天是由“价值七角钱”的苦力一步一步干起来的呢?童年时的贫寒家境和成年以后的生活坎坷、煎熬,磨炼了霍英东的毅力,也培养了他自强不息、勇于进取、敢于拼搏的奋斗性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人扩建机场,他去当苦力,日报酬是七角钱和半磅配给米。那时,他每天只吃一碗粥和一块米糕,饿得头昏眼花。结束以后,霍英东投身于运输业,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又开展了航运业,生意十分兴隆。霍英东不满足于运输业已经取得的成就,又开始向房地产业进军,从此,房地产成了他致富的基础。 勤奋的门捷列夫 (通过奋斗达到目标) 俄国杰出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一生从事化学研究,勤奋不息,硕果累累。由于生活清苦和过于用功,门捷列夫在大学时期身体累垮了,住进了医院。他偷偷地把书本纸笔带进病房,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学习。到了晚年,他常常生病,视力衰退到半盲,双手颤抖到不能写字,但仍口授由秘书笔录编写自传,整理自己的著作。临终前三个星期,他还参加讨论了乘飞艇到北极探险的计划。门捷列夫就是以这样不断奋斗的精神,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表了500多篇科学著作,其中包括篇幅达数千页的著作。 轮椅上的霍金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奋斗) 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创立了新的宇宙学说,著有《时间简史》等书,被人们称为“当今世界上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在1963年被确诊为肌肉萎缩症,医生认为他只能活2年时间了。他却支持到现在,取得卓越的成就,获得学术界与大众一致的敬重,这与他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生命力息息相关。1970年,霍金不得不借助轮椅,至今已有30余年之久,但他始终坚持物理学研究,甚至在丧失说话功能之后,仍然依靠机器工作。 北师大天文系教授何香涛在80年代初期曾参加霍金的学术报告会,当时霍金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与人交流也很不方便,但他始终坚持奋斗,刻苦钻研。霍金大学时结识的朋友狄克斯说:“当霍金所热爱的东西都失去时,他不仅坚强地活着,而且伟大地活着,他所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科学的智慧,还有人类最可贵的不息的奋斗精神。” 十年写就《三都赋》 (奋斗成全自我) 西晋时的左思出身寒微,自幼反应迟钝,长得丑,又讷于言辞。学书法、弹琴,都没有学成。他父亲对朋友说:“这孩子智力差,笨。”左思很不服气,发奋学习,以勤补拙。他着手准备《三都赋》,吃饭、走路想的都是文章。连家中茅厕里也放着纸笔,一旦他琢磨出了好句子,便随时记下。当时,在洛阳任职的才子陆机也在准备《三都赋》,听闻此事,讥笑说:“这里有个丑八怪想写《三都赋》,他写的文章只配给我盖酒瓮。”左思毫不动摇,并请求担任掌管国家图书典籍的秘书郎,借机苦学苦读。他日积月累,终于花了十年时间写成了《三都赋》,达官显贵竞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 让奋斗成为生活的习惯 (奋斗需要坚持) 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翰•克里西年轻时致力于文学创作,但他没有大学文凭,也没有得力的亲戚可攀。他向英国所有的出版社和文学刊物投稿,得到的却是743条退稿条。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他曾对朋友说:“不错,我正承受着人们难以相信的大量失败的考验,如果我就此罢休,所有的退稿条都将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但我一旦获得成功,每一张退稿条的价值都将重新计算。” 后来,他的作品终于问世了,他潜在的创作才能如大江奔涌,不可遏止。到他1973年75岁逝世时,43年间他一共写了564本书,总计4000多万字。他本人身高78米,而他写的书堆叠起来超过了两米。 成功从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做一个不畏不馁的长跑者,要不断奋斗,千万不可半途而废。 真理需要坚持 一天,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 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 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人全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到这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许多时候,我们已经接近了真理,但因为缺少自信,而离开了真理。柏拉图坚持真理的勇气就源于对事实的坚定信念。通往真理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要想不被假象所迷惑,关键就看我们能否对真理坚持到底。崔琦的“捷径” 崔琦是因为“发现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他是普林斯顿大学电机工程系的教授。一个工程系的教授居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少见的事情。 崔琦最喜欢的格言之一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1999年12月,崔琦在香港中文大学就成才问题与大学生们进行交流时语重心长地说,自己教书30年来接触的许多人都是在中国长大的理科学生,他们往往缺乏自信,而且往往要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收获才去做。相反,欧洲学生具有冒险精神,只要认为很有意思、很好、很有挑战性,就会踏踏实实地去做。在演讲后与学生交谈中,大学生们最想从这位世界级的科学大师口中得到一条成功的“捷径”,然而,崔琦教授从始到终的回答都是“坚持”两个字。爱迪生的恒心爱迪生被世人誉为“发明大王”,他一生为人类提供了约二千项大小发明。他成功的秘诀就是“勤奋”加“恒心”。为了寻找灯泡内的耐热材料,他先后试用了大约六千种纤维材料,最后找到了碳化竹丝。第一盏竹丝灯虽然亮了1200个小时。但他继续不断探索,持之以恒,不断改进,最后发展到钨丝灯,前后花了20年时间。他为了把容易腐蚀的硫酸电池改造成镍铁感蓄电池,他从1900年开始坚持不懈地进行试验,花了10年时间,进行了近五万次的试验才获成功。名言:伟人们到达高峰不是靠突飞而来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酣睡的认晚不辞辛苦地坚持攀登的。[美]朗费罗《圣奥古斯丁的梯子》 
论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探索论文关键词: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职业能力;专业建设 论文摘要:为了满足航运市场对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高职国际航运业务专业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专业建设与改革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要加强专业建设与社会的联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围绕职业岗位,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制定教学计划,整合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我国航运市场向国际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港口、航运物流企业蓬勃发展,急需一大批熟悉和精通远洋运输业务和国际惯例、具备国际航运市场运作以及海事法律、海事业务处理能力的专业人才。面向国际和我国航运企业,培养符合国际市场要求、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掌握娴熟的业务技能、拥有崭新服务理念与营销理念的航运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为了满足市场对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高职国际航运业务专业必须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使毕业生成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业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 专业培养目标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目标,在对港航企业核心业务流程及关键任务进行分析,综合各实际业务部门对人才规格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现代港口、航运和货代业务处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港口、航运、货代及相关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专业人才。 职业能力分析要达到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使毕业生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必须使学生具备这些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 基础能力。包括思想素质、身体素质;语言应用能力(英语交流与沟通能力、汉语交流与表达能力);企业信息化应用能力(常用Office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能力、邮件收发与管理能力、Internet应用能力、专业软件操作能力);持续发展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专业能力。包括航运企业就业能力(航运生产调度、计划、航线设置与船期管理、单证操作、租船业务、船舶配载、航运商务管理、船舶营运指标统计与分析能力);港口企业就业能力(库场策划、闸口作业、码头现场操作、码头理货、港口商务管理、港口统计分析能力);货代企业就业能力(揽货、单证制作、货物报关、货运商务、统计分析能力);船代企业就业能力(安排船舶进出港、船舶现场操作、船舶报关、船舶费用结算能力);物流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市场预测与企业成本控制能力)等。 组织协调能力。包括企业内部协调能力、企业与相关单位协调能力等。 业务管理专业的建设与改革 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已成为港航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与效果很好。根据航运国际化,船舶大型化、高速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国际航运人才面向世界,依靠智慧和能力自主决策,随机应变,科学地综合处理各种事务。因此有必要对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进行优化改革。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是:港口企业一线操作,如泊位、船舶、堆场等策划和闸口作业、理货等;航运企业一线操作,如船舶调度、商务审核、租船操作、单证操作、箱管等;货代及船代企业,如揽货、报关、单证操作、外勤、内勤等。 成立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了进一步促进本专业的发展,积极广泛地挖掘社会资源,加强专业建设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应成立由有影响的教学专家和有实践经验的港航物流人才组成的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咨询。可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对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展开研讨,使教学安排与国际航运业务发展保持一致。在专业建设中,要努力贴近国际航运市场,突出技能培养,积极推进专业证书制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以“硕士、博士工程”为重点,鼓励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优化学历结构。要积极实施“教授工程”,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轮流到企业实践、岗位培训、参加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核心课程建设等途径,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与“双师”素质。要实行教科研项目倾斜政策,激励教师在学术上不断进步、积极进取,成为教科研方面的主力军。要注重专业教师的培养和职务晋升工作,努力使各职称结构之间的比例趋于合理。要建立重点课程的主讲教师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加快教学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和学术梯队的形成。在重点搞好现有师资队伍培训、提高的基础上,要按照“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要求,加快引进具有港口、航运企业丰富经验的高级港航管理人员作为专业带头人或主干课程教师,做到引进一个人,带动一个专业。要切实抓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水平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改善专业骨干教师团队结构,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要建设兼职教师师资库,聘请海事律师、港口装卸、船舶调度等企业骨干和专家组成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打造一支“双师型”港航专兼职师资队伍。要不断跟踪行业发展,将企业最新的业务内容及时搬进课堂。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围绕职业岗位,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制定教学计划,整合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教学计划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是确保办学目标落实的指导和管理依据。因此,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方案是办好专业的基本保障。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包括货代、航运、港口和船代)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课程整合,精简合并部分理论课程。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进行精简或合并,坚持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应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岗位职业能力,重点建设专业主干课程,满足培养学生良好就业能力的需要。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经常要与危险物品打交道,因此应增设“危险品运输管理”课程。应把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紧密结合起来,职业资格证书是衡量毕业生是否“用得上”的非常重要的标准。与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相关的证书有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外销员证书、单证员证书、报关员证书、报检员证书、国际货代证书、助理物流师证书等。对于职业基础能力证书,要求学生必须拥有;对于职业技能证书,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取向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为此,应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供学生选择学习。 积极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要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加案例讨论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施案例教学不仅是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转变,而且对于整体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要改革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幻灯片、演示图表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使讲授的内容能被学生接受。计算机与互联网可以方便学生查看相关的教学资料,延伸学生获取知识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在课余时间复习教学内容,应大力提倡应用。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开发基于真实工作任务的实训项目,引进企业先进的软件操作系统,加强校外顶岗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性教学可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消化所学知识。因此,在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实训实习,增加实训实习课时。对于三年制的学生而言,要在第三学期安排两周时间的企业认识实习,在第六学期安排14周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要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监控,建立以企业督导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以学生自律为目标的监控体系。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应制定实习方案、实施计划、实习考核标准,可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签订兼职教师任务书,明确学校、企业与兼职教师的责权利,做好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工作,实现知识与技能、工作任务的“无缝对接”,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建设与改革要结合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教学与实训设备应具有一定的高新技术含量,代表现代运输生产和管理的前沿性水平,以满足国际航运的实际情况与未来发展的需要。
论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探索 论文关键词: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职业能力;专业建设 论文摘要:为了满足航运市场对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高职国际航运业务专业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专业建设与改革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要加强专业建设与社会的联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围绕职业岗位,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制定教学计划,整合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我国航运市场向国际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港口、航运物流企业蓬勃发展,急需一大批熟悉和精通远洋运输业务和国际惯例、具备国际航运市场运作以及海事法律、海事业务处理能力的专业人才。面向国际和我国航运企业,培养符合国际市场要求、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掌握娴熟的业务技能、拥有崭新服务理念与营销理念的航运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为了满足市场对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高职国际航运业务专业必须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使毕业生成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业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 专业培养目标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目标,在对港航企业核心业务流程及关键任务进行分析,综合各实际业务部门对人才规格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现代港口、航运和货代业务处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港口、航运、货代及相关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专业人才。 职业能力分析要达到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使毕业生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必须使学生具备这些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 基础能力。包括思想素质、身体素质;语言应用能力(英语交流与沟通能力、汉语交流与表达能力);企业信息化应用能力(常用Office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能力、邮件收发与管理能力、Internet应用能力、专业软件操作能力);持续发展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专业能力。包括航运企业就业能力(航运生产调度、计划、航线设置与船期管理、单证操作、租船业务、船舶配载、航运商务管理、船舶营运指标统计与分析能力);港口企业就业能力(库场策划、闸口作业、码头现场操作、码头理货、港口商务管理、港口统计分析能力);货代企业就业能力(揽货、单证制作、货物报关、货运商务、统计分析能力);船代企业就业能力(安排船舶进出港、船舶现场操作、船舶报关、船舶费用结算能力);物流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市场预测与企业成本控制能力)等。 组织协调能力。包括企业内部协调能力、企业与相关单位协调能力等。 业务管理专业的建设与改革 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已成为港航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与效果很好。根据航运国际化,船舶大型化、高速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国际航运人才面向世界,依靠智慧和能力自主决策,随机应变,科学地综合处理各种事务。因此有必要对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进行优化改革。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是:港口企业一线操作,如泊位、船舶、堆场等策划和闸口作业、理货等;航运企业一线操作,如船舶调度、商务审核、租船操作、单证操作、箱管等;货代及船代企业,如揽货、报关、单证操作、外勤、内勤等。 成立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了进一步促进本专业的发展,积极广泛地挖掘社会资源,加强专业建设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应成立由有影响的教学专家和有实践经验的港航物流人才组成的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咨询。可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对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展开研讨,使教学安排与国际航运业务发展保持一致。在专业建设中,要努力贴近国际航运市场,突出技能培养,积极推进专业证书制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以“硕士、博士工程”为重点,鼓励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优化学历结构。要积极实施“教授工程”,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轮流到企业实践、岗位培训、参加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核心课程建设等途径,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与“双师”素质。要实行教科研项目倾斜政策,激励教师在学术上不断进步、积极进取,成为教科研方面的主力军。要注重专业教师的培养和职务晋升工作,努力使各职称结构之间的比例趋于合理。要建立重点课程的主讲教师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加快教学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和学术梯队的形成。在重点搞好现有师资队伍培训、提高的基础上,要按照“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要求,加快引进具有港口、航运企业丰富经验的高级港航管理人员作为专业带头人或主干课程教师,做到引进一个人,带动一个专业。要切实抓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水平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改善专业骨干教师团队结构,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要建设兼职教师师资库,聘请海事律师、港口装卸、船舶调度等企业骨干和专家组成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打造一支“双师型”港航专兼职师资队伍。要不断跟踪行业发展,将企业最新的业务内容及时搬进课堂。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围绕职业岗位,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制定教学计划,整合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教学计划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是确保办学目标落实的指导和管理依据。因此,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方案是办好专业的基本保障。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包括货代、航运、港口和船代)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课程整合,精简合并部分理论课程。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进行精简或合并,坚持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应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岗位职业能力,重点建设专业主干课程,满足培养学生良好就业能力的需要。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经常要与危险物品打交道,因此应增设“危险品运输管理”课程。应把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紧密结合起来,职业资格证书是衡量毕业生是否“用得上”的非常重要的标准。与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相关的证书有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外销员证书、单证员证书、报关员证书、报检员证书、国际货代证书、助理物流师证书等。对于职业基础能力证书,要求学生必须拥有;对于职业技能证书,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取向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为此,应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供学生选择学习。 积极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要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加案例讨论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施案例教学不仅是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转变,而且对于整体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要改革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幻灯片、演示图表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使讲授的内容能被学生接受。计算机与互联网可以方便学生查看相关的教学资料,延伸学生获取知识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在课余时间复习教学内容,应大力提倡应用。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开发基于真实工作任务的实训项目,引进企业先进的软件操作系统,加强校外顶岗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性教学可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消化所学知识。因此,在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实训实习,增加实训实习课时。对于三年制的学生而言,要在第三学期安排两周时间的企业认识实习,在第六学期安排14周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要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监控,建立以企业督导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以学生自律为目标的监控体系。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应制定实习方案、实施计划、实习考核标准,可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签订兼职教师任务书,明确学校、企业与兼职教师的责权利,做好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工作,实现知识与技能、工作任务的“无缝对接”,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建设与改革要结合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教学与实训设备应具有一定的高新技术含量,代表现代运输生产和管理的前沿性水平,以满足国际航运的实际情况与未来发展的需要。
议论文典型素材,关于理想,奋斗,坚持不懈的,比如小巨人姚明三次蓄须明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