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jq091120
根据《2014-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行业规模在经历了2003、2004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近几年增速有所放缓。截至2010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76万人,在校生79万人;研究生82万人,在学研究生84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43万人,在校生04万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研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行业已初步形成一个能够基本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明确了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同时高等教育在经过大规模扩招以后,已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和更加有序的发展阶段。前瞻产业研究院高等教育行业研究小组指出,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至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0%,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扩大至3550万人。可见未来八年内,我国的高等教育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都与高等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一、高等教育对国家科技、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高等教育的形成和崛起与发达国家的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并对科技、经济和文化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等教育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 自然辩证法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内在和外在的双重动力。内部动力是指科学技术自身的矛盾运动,外部动力是指社会诸因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从现实来看,影响科技发展的动力有教育动力、政治动力、经济动力、思想文化动力等,其中教育动力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具体表现为: 一是发挥人才与智力的关键和主体作用。 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目的也是促进人才培养。高等教育通过育人,一大批科技人才得以产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得以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也决定了高校科研队伍的质量、数量和结构,决定着科研队伍的知识更新能力及其后备力量的培养。 二是在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中起着支撑和引领作用。 高等学校具有学科和人才方面的优势,积聚科学技术的巨大潜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承担着许多重点科研项目,产生并提供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还决定着科学技术成果在社会中创造、传播、消化、吸收、应用的程度。 三是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在世界上历次科技革命中,大学都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科技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特别是许多重大科学理论的提出、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都是大学的研究成果。据统计,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技成果中有70%以上诞生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