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1985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内容+形式+奖励-字数-错别字=实得分 要求假如你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公务员,请就上题中的某一对矛盾,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要求:观点鲜明,分析透彻,论述翔实,对策合理,字数控制在 800~1000字。内容形式奖励扣分 一档:观点正确、鲜明,论述翔实,逻辑严谨,分析细致,对策合理且具有较强的可行性。(24~28分) 二档:观点正确、鲜明,论述翔实,逻辑严谨,分析合理,线索清晰,对策合理。(18~24分) 三档:观点鲜明,分析合理,有对策。(12~18分) 四档:没有选取所列主要矛盾或选取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矛盾或基本内容(论据)与所列矛盾主题关联性不强,或语句基本不通乃至不知所云。(3~12分)有题目且合乎规范(2分);结构合理(3分);语言通顺,无语病。(2分)观点和内容的创新,文采酌加1~3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2012申论评分标准 6 扣2分。字数1000字以内,每超过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少于800字,每超过50字,扣1分。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申论文章中拟定标题,首先必须准确审题,认定题目要求是给定标题,还是由作答者自拟标题,已有完全命题或不完全命题的,必须依据提示,采用给定的标题,或补充完成完整标题;试题要求中没有标题字样,应默认为需要自拟标题。一、拟题要求1、拟题要贴切提倡标题即论点,标题必须是对文章主要论点的准确概括。申论作答中所拟的议论文标题要准确概括出主题,并要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写作特色,切合文章内容,如阐述的是何种问题、使用的是何种文体;切题是双向的,题要合文,文要切题,标题是文章观点、内容的准确概括,内文是对题目表明观点的发挥和具体阐释,文章内容必须体现标题所概括的主旨。为此,拟题之前一定要对全文思想内容做通盘考虑,审思精详、深思熟虑,对文章主旨和内容的酝酿成熟了,才可落笔拟出恰当的标题,所用的语言一定要准确体现写作意图,实现拟题的目的。2、拟题要简明提倡单层标题,即只有一个标题,尽量避免复标题,一般不采取在主标题下另加副标题的形式。才能体现立意的专一,才能避免辞不达意,把立论的思路引向歧途。复杂的标题形式不易控制,涉及主、副标题主次关系、不同论点等问题的处理,人的思维特性倾向于在拟定新标题的过程中衍生出新的思想,导致答题思维的错乱。如果不是题目限定了必须加副标题,就不要加拟副标题;单层的标题也越简单越好,越简单的标题越具有概括性,主旨越是明确,作答的方向越专一,发挥的空间也越大。3、拟题要精炼标题所使用的语言要言简意赅,表述要简短有力。议论文的标题只有简短才能有力,而只有精炼才能简短,要做到标题具有鼓动性、说服力、感染力,就必须运用简洁的文字。提倡《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所收文章式样的标题,简洁、干脆、有力,文题结合紧密,如:《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拿事实来说话》、《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二、拟题方法(一)从标题来源的角度1、拟题可从文章主题中概括。立意与拟题紧密关联。写文章时,确定了文章的主题,题目也就大致可以确定了——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文章的主题,就可得出题目。例如,对于行业自律问题,作答者撰文的主题是“市场秩序的规范需要政府监管”,根据拟题精炼、简洁、贴切的格式要求,对这一主题稍作文字上的调整,将标题拟为《以政府监管促进市场秩序规范》,就是“标题即论点”的标准例子。2、拟题可从试题给定的条件中提炼。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指导:议论文写作把握好材料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很多议论文题目中,材料中包含着一些对立的关键词,比如快与慢、虚拟与真实、新与旧、大与小等。这些对立的关键词,看似是对立的,然而其在内在逻辑上并不是单纯的二元对立矛盾,而是纷繁的、多元的、辩证的。因此,对于这样的作文,我们一定要找准矛盾方向,方能进行突围,找准立意方向。只有把握“对立统一”这一规律,我们才能够尽快从材料纷繁的角度中突围,较快捕捉到材料中的矛盾所在,从而达成集中而深刻的立意。读材料时,循着统一与对立的方向深入探求矛盾双方依存与斗争的原因,就能很快抓住立意的要点,如以下材料: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影响着整个世界。虽说任何改变都需要时间,但科技进步带来的改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加快。科技进步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很多问题,但绝非万能,许多问题仍在技术解决的范畴之外。未来的科技进步还会带来许多新问题,就像过去的技术进步为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恶化一样,我们需要谨记的是,主宰未来世界的是人,而不是技术及其发展水平。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材料中存在着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如果从矛盾的对立性出发,我们就会陷入在非此即彼的矛盾斗争性中立意的陷阱。尤其从矛盾的对立面出发思考更易使立意显得单薄。我们可以如果从单一的“科学要慢一点”或“科学要快一点”来立意,也就是我们的立意是赞成方或反对方时,立意是不符合材料的观点的。如果从矛盾双方的统一性出发,我们就可以辩证地看待这两种观点,一切矛盾的对立面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也就是充分挖掘矛盾的合理性,力争寻找两者的契合点,形成辩证的观点。这时,我们的立意可以是“科学的发展不可过快也不可过慢,要快慢适中”,这样才符合材料中所反映的科学进步帮助人类解决很多问题,同时还存在诸多新问题。要注意的是,从统一性入手并不意味着模棱两可的观点,它必须建立在一个相对统一的较为深刻的观点之下,不可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否则便会中心论点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