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Xie
2025-08-22 09:57:11
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中,要注重学科意义。学术性是学术论文之本,而课题具有学科意义,又是使学术论文具有学术性的基础。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的历史,每个学科也都有每个学科的体系,选题时要认真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充分考虑课题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以免把毫无研究价值的问题选作论文题目。一般来说,要使研究课题具有学科意义,至少有这样两类问题是不宜选取的:一是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问题。学术研究是一项探索性活动,独创性是学术论文的生命。虽然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的独创性的要求,通常不像对专门用于学术交流的交流论文那么高,但毕业论文也毕竟不同于平时作业,应当写出一定的新意,如果研究的问题已有通说定论,自己的论文只是已有研究成果的简单归纳或梳理,研究或写作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需要说明的是,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还有可能作为学士学位论文提出,而学位论文则应当包含新的研究成果,应当具有独创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明确指出,学位论文是指“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成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面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严格地说,所谓的独创性,是指论文的观点是新的学术见解,是与众不同或前所未有的看法。当然,拿出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学术见解并非易事,因此,如果能用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或者能以新的论证方法,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对已有的理论观点加以阐释,论文也应当算是带有学术创新特点的。二是缺乏理论色彩的常识问题。学术论文所反映的不是一般的现象和过程,也不是浅显的经验法则,而是对研究对象的理论认识。问题本身不具备任何理论探讨价值,是难以对其形成理论认识的,因而是不能作为学术论文的论题的。文章所探讨的问题是一个真正的学术问题,对问题的认识能够上升至理论的高度,学术论文才有可能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具体地说,在题目的发现和确定中,有以下途径和方法可供借鉴∶在学术研究中,课题的发现和确定主要有下面几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在平时翻阅资料时,无意中受到触发,注意到某个问题,并产生了研究的兴趣和欲望,进行一番权衡之后,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作为研究的课题,进而将之确定下来。第二种情况是在研究其它问题或在平时学习中,对某一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产生了独到的见解,由此决定把这个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也就是说,在发现课题的同时,已经初步形成了对问题的看法。在深入的研究中,最初选定的课题得到限定,最初的认识得到验证或调整,从而形成了成熟的学术观点。从最初的认识到最终的学术观点的发展,可能会有两种情形:一是通过课题研究,证实了最初的认识,最初的认识和最终的观点大致重合,后者只是前者的深化和明确;二是系统、深入的研究推翻了最初的认识,最初的认识和最终的观点完全不同,在课题研究中,不成熟的认识被纠正。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帮助缺乏研究经验的学生找到一个可写的论文题目,有时学校或老师可能会给出一些可供选择的研究题目。其实,这种作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只能算是无奈之举,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一般不会是“命题作文”。论文作者应当尽可能自己寻找并确定论文题目,因为发现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就是研究工作的一个步骤,自己所发现的问题通常也就是自己所感兴趣并有体会的问题,对这样的问题进行研究更容易产生创见。另外,学校或老师给出的研究题目一般不会是现成的真正意义上的论文题目,大都只是一个选题范围。即便从中选取论文题目,也要注意做好题目的限定工作,选准适合自己的研究或者说切入的角度。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有关机构或部门有时也会在充分考虑研究者的业务专长的情况下,将某一个研究题目以下发科研任务的方式分派给某一位研究者,研究者纯粹以给定的课题为出发点,安排全部科学研究步骤。与缺乏研究经验的学生不同,高水平、有经验的研究者通常是有能力完成“命题作文”的。不过,在这类科研活动中,严格地说,是不存在课题的选择与确定问题的。课题的确定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最后确定一个研究课题,需要做好许多方面工作。其中,下面两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要做好课题的调查工作课题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调查课题研究的历史。 通过调查,着重了解前人是否对此问题作过研究,作过哪些研究,研究的程度如何,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只有完全了解清楚这些问题,才能确定自己是否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学术研究是一项创造性行动,探索未知是学术研究的任务,而探索未知的前提是了解已知,因为只有了解了已知,才知道哪些问题仍处未知状态,才能掌握哪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有的同学找到了一个自己非常感兴趣,同时似乎也很有意义的问题,并为此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但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实际上这个问题早已彻底解决,甚至已经成为一个常识性问题,已无继续探讨的必要,因而不宜再作毕业论文的题目。学术研究最忌简单重复,如果在确定题目之前能对课题研究的历史非常熟悉,那么就可以避免简单重复的情况出现。二是调查课题研究的现状。通过调查,着重了解目前是否有人对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的进度、研究的角度及研究的方法如何,以便找到研究的突破口。如果说调查课题研究的历史是一种纵向的了解,那么调查课题研究的现状则是一种横向的比较。通过这种比较,可以做到知已知彼,可以了解自己的研究与他人有无不同或者有何不同,自己的研究是否会有超越他人的地方。三是调查相关研究的状况。有时,解决一个问题,不仅需要利用某一方面的知识、某一领域的成果。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合理利用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往往有利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可以有意识地了解一下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看看哪些成果可资借鉴,特别是哪些研究方法是可以借用的。学术研究的方法是相通的,其他专业领域的研究方法的借鉴和借用,很可能使自己的研究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为自己的研究带来某些突破。譬如,语言学领域的结构主义、功能主义的研究方法都曾对文学研究产生过重要影响,现代语言学的一些研究方法也曾被成功地运用于古代汉语研究中,并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学术研究也在走向多元化、综合化,各类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学科的交叉点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新的“生长点”。在选题时,如果能够放宽视角,拓宽关注范围,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收获。二要做好课题的限定工作研究题目的大小是否适中,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成败及论文的质量。对不同级别的毕业论文的篇幅,通常有着不同的规定。而从总体上看,毕业论文的篇幅相对较长,为此,如果研究的问题太小,则难有展开的余地,写出的论文常会给人一种繁冗、庞杂,“小题大作”之感。相反,如果题目过大,而作者的研究能力及研究经验不足,则无法把问题研究得非常深入、透彻,写出的论文常会流于肤浅、空泛,给人一种“大题小作”之感。应当说,毕业论文的题目过大过小,都是不利于写出高水平的文章的。相比较而言,对于青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甚至硕士研究生来说,“小问题”要比“大问题”更容易驾驭,“小题大作”要比“大题小作”更好一些。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毕业论文选题的基本方法主要为三点: 1、由大及小 步骤:先选定领域,然后专业,再方向,再具体题目 一定要找到具体"问题"在选题的时候,必须深入到具体问题的层面如果你停留在研究领域或者研究方向,那么你的选题就会有问题,你就可能在写作的时候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针对性 2、快速浏览,从研究概况中得出研究题目的方法 浏览一般是在资料占有达到一定数量时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这样便于对资料作集中的比较和鉴别浏览的目的是在咀嚼消化已有资料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自己的研究课题这就需要对收集到的材料作一全面的阅读研究,主要的、次要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观点的都应了解,不能看了一些资料,有了一点看法,就急于动笔也不能"先入为主",以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观点或看了第一篇资料后得到的看法去决定取舍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 先有拟想,然后再通过阅读资料加以验证来确定选题的方法这种选题方法必须先有一定的想法,即根据自己平素的积累,初步确定准备研究的方向、题目或选题范围但这种想法是否真正可行,心中没有太大的把握,故还需按着拟想的研究方向,跟踪追溯
好的选题至少应该符合这三点,写作技巧如下:1、可行选题的可行性,一方面要求研究问题要具体、明确,另一方面要求研究问题大小合适、难度适中。例如“就业能力的研究”范围太宽,难度太大,限定理论视角(社会投资视角)、研究对象(残疾人)及其他方面(开发)之后,研究问题的范围就更加适中了,不会太过空泛,可操作性也变强了。2、创新选题的创新性,可以指理论、观点上的创新,也可以指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或者应用领域的创新。往小处说,自己的研究至少应该有一处是区别于以往研究的。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大学生 AND 就业能力 AND 结构模型",会看到这样的结果:原来已经有这么多已有研究,如果仔细阅读几篇,可能会发现这一块已经有相当多且深入的研究了,想有创新并不容易。3、有研究价值选题的价值,一方面指经过实际研究才能得出研究结果,另一方面指研究应具备理论或应用价值。理论或应用价值比较容易理解,那么什么叫做“经过实际研究才能得出研究结果”;“就业能力”的其中一个经典的定义,是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提出的,他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论文选题的重要性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不仅影响研究成果的价值大小,更关系着论文写作的成败。有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合适的选题并不能指望脑瓜子灵光一现。选题可能纯粹出于兴趣,也可能是社会需要,可能来自日常生活,也可能来自课程学习、小组讨论,或者来自其他科研成果的启发。如果已经有一个大致方向,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这个可以启发思路的工具,来找到更多关联概念。比如,围绕着“就业”这个概念,可以联想到很多相关概念。
专硕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 (一)论文写作必须坚持学术道德和写作规范,不得抄袭他人的文字或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已注明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应在文中注明,论文作者需要承担论文的法律后果。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论文应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对论文涉及的问题,作者应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丰富的资料。 (三)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要有独立见解,或对学士界已提出的问题做出新的分析和论证,学术观点必须言之有理,逻辑严谨,文字顺畅。 (四)论文字数一般为2—4万字。 专硕论文形式的基本要求 (一)就事论理:是以某一单位(或项目)为研究对象,以某一专业问题为研究内容,在对所要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将理论分析融入到对研究对象的研究之中。 (二)就理论理:适合理论研究类,一般不适合专硕应用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 (三)就理论事:通常是以理论研究为主线,在论文的各部分中以举例说明的形式与企业实际结合,或在系统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将研究结论应用于某一企业实际进行验证。 针对专硕学生的特点,要求学位论文采用就事论理的表现形式,至少做到就理论事,以增强论文的应用价值。不提倡撰写就理论理的学位论文。
想要有一个论文的高质量选题,必须重视几个问题。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整个研究的开始,决定了整个研究的价值、趋势和发展空间。在正式写论文开始之前,我们必须把论文选题放在首位。在研究过程中,许多人在研究过程中对课题进行了改变,不仅增加难度。它也消耗了很多动力和乐趣。那么如找到高质量论文选题呢?论文选题的本身要求是客观需要,现实可能作用。本文对论文选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梳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选择自己熟悉的课题课题的选择应尽可能与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研究方向相一致。这些课题通常不是从零开始,一般都有科研的基础:或者在原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找到一个新的出发点,可以进一步深化;或者本课题以前还没有开展过,但对相关工作有一定的积累,为提出的课题做了理论或方法上的准备。了解国内外该题研究概况通过查阅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历史,包括前人是否从未研究过和有没有明确的答案,假如有人研究过,问题解决的程度如何,分歧或争议在哪里。还需要讨论哪些问题;从以前的相关工作中,在科研思路、技术方法等方面可以借鉴哪些有用的东西,从中找出新的突破点。从全局来看,在有把握的前提下,选择不仅要避免重复,还要发挥自己擅长的方面。三。选择现实性强的科目和现实性强的科目。即国内外医疗保健、卫生预防、教学、科研工作亟待解决,包括热点,争议问题通常是学科前沿的新问题。有许多研究人员从事研究。如果研究人员在这一领域有相当大的地位,他们应该继续深入相关领域。相反如果研究人员没有这方面的优势,就不适合在别人后面做低水平的科学研究重复。选题要量力而行选择题目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根据自己的能力。应充分考虑开展研究的主客观条件,包括研究方法的实用性。选题失败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如果你选择了一个意义不大的题目,不管你花了多少精力,写得多好,它的价值和收获都微乎其微。可想而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都被浪费了,而这项工作也是徒劳无功的。第二,如果你选择不熟悉这个课题,你可能无法做出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导致要换选题。第三,如果我们选择一个没有实质性内容的大而空的话题,我们可能无法开始,也没有线索,而且效果很小。因此无论是科研招标还是自主选题,都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最后,我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他们最喜欢的优质主题!本文由免费查重检测papertime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