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cheng
浅谈中国东盟自贸区条件下广西中小企业发展对策 摘要:广西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和我国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给广西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本文提出了广西中小企业如何利用区位优势和中国—东盟博览会合作平台及机制促进广西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小企业 发展 对策 广西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和我国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为广西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广西区位优势和中国—东盟博览会合作平台,推进对外开放与合作和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与交流,采取有效对策措施,促进广西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1 发挥区位优势和历史性机遇,促进广西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1 区位优势突出 广西位于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的西南端,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处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和中国大西南地区的交会地带,是我国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大西南的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等省区市,面积26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亿多,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物产资源,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我国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广西既是华南通向西南的枢纽,又是沿海、沿江、沿边的省份;既有适应亚热带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既有方便的水、陆、空交通,又有联接世界各地的通讯网络;既是少数民族地区,又是全国重要侨乡;既有发展迅猛的高科技,又有廉价的劳动力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广西成为全国惟一的具有沿海、沿江、沿边优势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这对于广西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同时广西与越南等国家相邻,利于贸易往来,给广西中小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2 区域合作机遇难得,充分利用区位优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得广西的区位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出海大道得以充分利用,为广西开展与东南亚的经济合作,尤其是产业和贸易方面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制度框架和机制保障。参与大湄公河区域经济合作将会大大促进广西的开放发展,突出广西是中国进入中南半岛的桥头堡,是东南亚进入中国的重要门户和中国与东南亚经济合作的物流中心。利于把广西构筑成中国与东南亚民间和文化交流的平台,使其成为中国对东南亚、南亚发展贸易科技合作的通道和前沿。 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指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广西积极参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顺应了泛北部湾地区区域整合发展的需要,提升了广西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立足于北部湾、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充分发挥连接多区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将成为中国一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广西中小企业可以有效地利用成员国的资源,如越南、印尼的煤炭资源,印尼的锡、铝、矾土、镍、铜和金银等矿产资源,建设中国一东盟的煤炭、能源和矿产的物流中心,北部湾矿产品交易中心等,获取国际分工的利益,拓宽发展视野和发展空间。如2009年2月27日中国-东盟矿产资源网与北部湾矿产品交易中心签定战略合作关系,将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矿产品交易平台。 通过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促进广西中小企业的优势产品和特色产品外销,如服装、烟花爆竹、芒竹藤草编织品、建筑材料等产品的出口。在2009年10月20日举办的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有二百华商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签11个合作项目,投资额达89亿元人民币。 3 自由贸易区的规则用活,规范促进中小企业对外贸易 中小企业在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往来中,要充分掌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规则,并搞好可行性研究,选好投资合作伙伴,也可以找有代表性的商会推荐。还要入乡随俗,可以选择当地的人才配合一道进行市场的开发、经营。过去往往有些中国企业简单的拿着中国市场开发的套路在这些国家用,或者不相信这些国家的人才,自己搞开发,结果走了弯路。今后我们可以学习西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做法,充分利用在当地的人才一道进行市场开发、经营管理,以更有效地开发这块市场。 2 做好内外资招商引资工作,投资拉动广西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1 做好招商引资服务工作 第一,大力营造廉洁高效的行政环境,对涉及外来投资的立项审批、规划选址、征地拆迁、施工建设等各个环节,均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和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一站式”服务。第二,大力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精心开展信用创建活动,弘扬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风尚,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建立起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塑造信用政府的良好形象,大力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全力打造信用广西。同时,努力兑现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搞好服务,以赢得外商的充分肯定。第三,大力营造优质超值的服务环境,努力做到“四通”,该办的事迅速畅通,某些环节出梗阻的立即疏通,需要上级解决的积极沟通,有利于发展的主动变通。 2 积极开展与东盟各国双边投资合作 自从2004年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以来,至今已举办五届博览会,每届博览会都举办20多场双边投资促进推介会,东盟10国都在博览会上推介本国的投资项目和园区。2007年东盟国家对华投资项目30963项,合同外资金额1037亿美元,实际投入5亿美元,中国企业在东盟10国投资总额为5亿美元,与东盟国家签订承包劳务合同总金额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亿美元。截至2008年年底,东盟国家对华实际投资520亿美元,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6%。去年东盟国家在华投资居前五位的国家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对华投资额分别为35亿美元、47亿美元、67亿美元、29亿美元、27亿美元。 这极大有利于广西中小企业的发展。 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招商引资的回头率 加大招商引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历史文化、投资环境、优惠政策、资源特色、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以及外来投资企业的典型经验,努力提高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透明度,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向纵深发展。 4 实施“走出去战略”,打造中国境外工业园 打造中国境外工业园,在危机下让中小企业走出去。如在2008年10月25日结束的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由中国两家大企业打造的2个境外工业园区——天津泰达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和广西农垦印尼沃诺吉利经贸合作区,在中国国内制造业遭遇困境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借助大企业打造的境外工业园区走出去,成为中国中小企业探索国际化战略的一种新模式。长期以来,实力弱小、不熟悉国外投资环境是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对许多中小企业来说,如果单打独斗,到国外投资常常会面临巨大风险,而如果由拥有雄厚经济实力和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的大企业开路,通过他们建设的境外工业园区投资海外,就能避免这个问题。这种适合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新模式也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 3 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推动广西中小企业对外开放与合作 本文选自591论文代写网:专业 代写毕业论文 -致力于代写毕业论文,代写硕士论文,代写论文,代写mba论文,论文代写麻烦采纳,谢谢! 
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及走向 一、摘要: 1、 我国的周边安全形势概况 (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的周边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安全形势大为改善 2、 我国未来周边形势走向不容乐观 (一) 理论上的不稳定因素 (二) 现实上的安全挑战 二、关键字: 1、 形势概况 2、 形势走向 三、正文: 一、我国的周边安全形势概况 (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的周边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曾被迫进行过6次对外战争,先后面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遏制、中苏关系紧张恶化、东西方“霸权国”的威胁等。20世纪70年代,随着美国总统、日本首相相继访华,我国与美国、日本的关系出现缓和,紧张形势暂时缓解,然而安全威胁并未消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当时安全形势的判断是:“战争与革命”是时代主题,来自敌对势力的军事入侵危险始终存在。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安全形势大为改善 1、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大国之间相对平稳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周恩来打开的中美关系新格局,于1979年亲自出访美国,主持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发展的总体走向,作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新的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形势判断,要求把更多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从此迎来了改革开放和经济迅猛发展的30年。此后,我国与其他大国关系进一步改善:中美关系虽然曲折不断,但总体稳定;中俄关系稳步发展,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并签订了一系列联合声明和友好条约;中日关系发展基本平稳,正致力于构建和平与发展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中国与欧盟关系保持良好,经贸往来、政治互信不断加深。 2、我国周边的热点地区冲突得到不同程度缓解 近20年来,周边地区基本相安无事,除了阿富汗反恐战争以外,其他周边地区没有战事,阿富汗反恐战争对我国影响也微乎其微。 3、我国和周边所有邻国之间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我国和周边所有的陆地邻国都曾有过领土纷争。20世纪,我国先后与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蒙古、阿富汗、朝鲜6国签订了边界协定或条约;与印度和越南也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与老挝、俄、哈、塔、吉5国签订了国界协定;2001年7月,中俄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8年10月,俄方将银龙岛和半个黑瞎子岛移交给中国;2008年6月,中日两国经过磋商同意在实现有关东海海域划界前的过渡期间,在不损害双方各自法律立场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在东海海域选定适当的区域进行共同开发;2003年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两国签署了《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这一纲领性文件,标志着中印关系进入新阶段,同时两国在领土争端问题上也不断取得突破。 4、地区集团化、区域化合作势头不断上升 我国与东盟睦邻互信伙伴关系深入发展。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加强。 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迅速。 二、我国未来周边形势走向不容乐观 我国周边形势20多年的相对稳定来之不易,短期内不至于发生牵动全局的战乱。然而,周边地区的一些固有矛盾尚未完全解决,影响和平稳定的不安定因素依然存在,我国周边安全仍然面临着不同对象、不同程度、不同原因的威胁和挑战。对于这种挑战,我个人认为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是理论上的,二是行动上的。对此,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国防建设,提高防范能力,确保国家安全。 (一)理论上的不稳定因素 理论上的不稳定因素简要概括为三“多”。一是邻国多。我国处于东亚中心,幅员广阔,有世界上第二长的陆界,邻国众多,2万多公里陆地边界线分别与15个国家接壤,8万公里的海岸线与11国为邻。我国东临太平洋,西接中亚石油能源中心,南濒马六甲海峡,北与大国俄罗斯接壤,我国极易陷入各种争端和利益冲突之中。二是大国强国多。包括以俄罗斯、日本和印度为代表的幅员广阔型、经济发达型、人口密集型国家。除中国之外世界上6个公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中有4个是中国邻国或亚太大国。三是问题多。主要是热点地区多、贫富差距大、意见分歧大。例如,世界三大火药桶之一的南亚次大陆、当前世界热点地区中东地区和东北亚地区,都在我国周边。 (二)现实上的安全挑战 1、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威胁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霸权主义国家,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断膨胀。由于中美之间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根本差异,因此美国不希望中国快速崛起。在中国东部,凭借美韩共同防卫条约、美日共同防卫条约,以及其在韩日和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实力对中国进行遏制。在中国东南,为了控制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连接通道,在西北太平洋地区构成了三道岛链防线。在中国西部,美国借反恐之机将军事实力渗透到了阿富汗,为插手中亚事务、遏制中国制造条件。 2、日本对我国安全的潜在威胁 战略上,日本将我国列为主要潜在对手,追随美国压制中国发展,寻求国防战略由“防御型”向“进攻型”转变。 政治上,日本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意图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军事上,日本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和科技基础,拥有制造核武器的科技水平和重要原料。 在领土问题上,日本一直在暗中加强对我国有争议岛屿和海域的控制和开发。 3、印度对我国安全的严重威胁 战略上,印度积极谋求地区霸权,视中国为主要战略对手和潜在威胁。 军事上,印度在非法占领的中国领土上建立了攻防兼备的防御体系,加紧针对中国的战场建设,并不断增加军费开支,加速更新武器装备。 4、朝核危机对我国安全的直接影响 朝鲜半岛影响我安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斗争和朝核问题,其中朝核问题若不能妥善解决,必将带来东亚核格局的改变,成为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严重威胁。 5、南海诸国对我南沙群岛的现实侵占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群岛中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群岛,南北长550公里,东西宽650公里,水域面积约80多万平方公里,由550多个岛、礁、滩组成。南沙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才使周边国家垂涎三尺,纷纷插手,企图据为己有。 目前,南沙问题形势严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目前南海争夺涉及“六国七方”,我国海域被分割、岛礁被占领、资源被掠夺的形势相当严峻。 二是有关国家加强控制和军事准备。一方面加强控制,另一方面进行作战准备。 三是南海问题国际化倾向日益严重。南海周边国家纷纷引入外部资金,与美、日、俄、法等诸国联合对属于中国领海范围12海里的南海油气资源进行疯狂的掠夺性开发。同时,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既得利益者,一方面联手借助国际舆论压我就范,企图使南沙问题争议多边化、国际化、复杂化,另一方面与美国达成协议,使美国军舰有权进入这些国家港口和基地,借美国完成在东南亚军事基地的作战和后勤保障体系建设。除美国外,日本、印度也积极加强在南海地区的军事活动。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要时时警惕、处处防范。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也是一种财富,它可以鞭策我们努力奋斗,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保障我国立于不败之地。提高国家的实力靠的是中央正确领导,更要靠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所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努力为中国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四:参考文献: (一)《人民日报》 (二)《军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