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2

hupoxju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青少年犯罪心理原因论文选题背景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innian233

已采纳
叛逆期,自我意识的产生,受同学的影响

青少年犯罪心理原因论文选题背景

150 评论(14)

susiezhanghx

回答 您好 百度律师为您服务 1、不良动机是产生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凡违背禁止性规范的动机均为不良动机,它可以诱发很多犯罪,成为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内在动力,如经不住金钱诱惑的拜金主义会产生贪污、贿赂等犯罪,不劳而获、不思进取、贪图享受的享乐主义可以诱惑青少年去盗窃、抢劫,同态复仇的报复心理可以导致去杀害、伤害别人,不良气习如赌博、吸毒等均可以引发大量刑事案件的发生。2、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其涉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3、文化糟粕的影响。4、婚姻、家庭的影响。5、学校教育的漏洞。6、社会影响也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一个原因。 更多1条 
176 评论(10)

q258523454

受到不良人物影响家庭关系不好逆反心理~~~~~
235 评论(8)

mphy5037

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青少年时期属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殊的阶段,因此,探讨青少年犯罪心理原因,有助于针对性地对青少年犯罪进行预防与矫正。笔者试就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提出对策。  一、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  (一) 好奇模仿心理  青少年时期好奇模仿心理强,他们身体发育快、在生理上得到迅速发展,易兴奋、较冲动,然而心理水平的提高却相对缓慢一些,这使得他们缺乏心理上调节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别事物是非的能力差。如果缺乏正确的、良性的、积极向上的诱导,一旦受到不良影响或诱惑,好奇心会驱使青少年去冲动的干某种事情,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案犯王伟(化名)是某中学高三学生,在校学习成绩还不错,就是因为看了一些黄色书刊起了邪念。一天晚上,看到同年级的一位女生上厕所,他便跟随其后,对其实施强奸。  (二) 狭隘逆反心理  青少年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有时候为了求得心理自我肯定的满足,往往表现的比较偏执,喜欢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在青少年中常会出现“不受教”、“不听话”,常与老师或家长“顶牛”的情况,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有一起伤害案件,案犯李勇(化名)某中学高二学生,学习成绩差,父亲化钱让他上了高中,在校期间还是贪玩,上网吧,因此,遭到班主任老师的训斥,他使其产生逆反心理。结果,他纠集社会上的“哥们”将老师打成重伤。  (三)盲从作案心理  青少年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不成熟,有的时候就是跟在一起玩,从思想上根本不考虑这件事为什么要干,能干不能干,干了以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些后果严重不严重。这些严重的后果对自己有没有影响等等。如:一个少年盗窃团伙,4人中有2人不满14岁,他们跟着一个17岁的“头目”在不到一年时间内疯狂作案7起。在法庭上当法官问他们“你们为什么去犯罪的时候”,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说:“是头让我们干的”。这些青少年在他们的思维中就没有罪与非罪的界限,只知跟在后边瞎胡闹,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  (四)攀比嫉妒心理  这是造成心理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些青少年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爱慕虚荣,讲排场,摆阔气,讲吃喝,当追求失衡,他们会觉得社会对他来说不公平,别人有的自己却没有,便会采取手段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特别对一些逞能好胜、头脑简单,更容易形成心理上的诱发,稍被唆使就容易上当,偏离正道,被坏人利用,走上犯罪道路。孔雷(化名)某中学初三学生,他看到同班的一些同学配有手机,孔某要父母也给他买,未能如愿,于是他就开始自己想办法,一天中午,趁邻居宋某家中无人,翻窗入室,盗得现金3200余元,价值1800多元的首饰,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170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