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
实践时间:2008年7月10号——2008年8月17号 实践地点: 实践形式:暑假在五金工厂里做暑期工,检查包装生产货物 实践感悟: 这是我迈入大学校门后的第一个暑假,为了使这个漫长的暑假过得充实,为了能锻炼自己,为了给自己带来以后出去社会后的工作经验,也更为了在这个暑假里得到自己的第一笔工资。在这个暑期我进入了工厂,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暑期工作。 大学已经一年了,在大学里的生活还是和高中很是不同,在大学里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不一定要三点一线的生活,可以参加社团,可以去兼职,还可以自己创业……虽然我也加入了社团锻炼了不少,可是以后参加工作后,社会并不是那么平静的,自己的社会经验可以说是几乎没有。我对自己说,我要努力,我要去了解外面的社会,我要去慢慢的适应社会。我需要的是锻炼的机会,但机会却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又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 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 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从我的找工作拉开了序幕。起初,一生活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我就忙与联系同学亲人,在同学那得到的答复总是令我失望,在亲人那算是有了些希望。以为通过自己的表哥已经帮我问好了工作,只等我去面试。期末结束,带着上岗的心情,我搭上开往广州的火车。可令我特别的失望,到了那竟只是吃喝睡让我闲待着。这我可不干,毕竟我是来找工作的。所幸我的住处是在一个大的工业园里,有很多的大厂,为了寻求工作,独自骑着借来的脚踏车在工厂之间到处询问。看着招工启事,要求并不都是很高,文凭也只不过是中专级以上,但是工作经验一定得一两年,在这经验卡住了我。虽然有些工厂要求并不是那么多,招的是长工,而我需要的是暑期工,只是一两个月的问题。进一步询问,但如果做长工,工厂要把一个月的工钱扣下,不够两个月临时辞工要走,除掉工作服,办工作证件等等,所剩的工钱也许就只够吃饭钱了,想想还是算了。转了那么多工厂,连面试的机会都没给,就直接判死刑了,这可真是悲哀啊。我总结了自己的原因。一个方面是自己没有工作经验。一个方面是自己眼高手低,自己根本自身素质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却要求那么高。 总结了以前的教训,摆正好自己的位置,社会实践只要有工作,能供饭吃,任何苛刻都干。于是我联系上我的堂哥,在他那有暑期工,但工资并不高。二话没说便收拾行李搭车来到了深圳。来到了工作的小工厂里。第二天,我便开始了我的暑期的第一份工作,刚开始的时候心理极不平衡。心想从小到大读了这么多的书,家里花了那么多的钱把我培养长大成人,却要在这种破烂的小工厂帮别人挑些货物,做这么简单的事情,并且还给一些只有中小学文化的人“另眼相看”,感觉他们都那说:这就是大学生啊!确实心理上很不舒服。但是,人总是要适应自己自下而上的环境,我不想一开始就干不下去了,我得坚持。所幸和我一起工作的也都是些高中毕业准备升大学的伙伴,也都是打暑假工的,因此在那里我们有着比开机床那些人更多的言语。 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五金塑胶方面的公司,有许多的塑胶机床,冲压机床,还有组装机。刚好和我学的专业有些联系,所以这次实践对我以后的工作是有或多或少很些帮助的,了解了这些好处,我就开始了我的工作。 在打工的这段时间里工作非常的单调,无非是一些检查插口的好坏和一些简单的包装,天天十个小时都是在重复着这样的工作,一天的工作量从原来的三万到二十万,看着那些小小的东西都已经非常眼困了,还要检查那些更小的有无跳针,少针。况且在学校习惯了午休的我,一下子没了午休,还得集中精力在这小点上,周围的环境也是极度的恶劣,每天都是高温天气,就一台小小的电风扇在那转啊转,一下子还真是适应不来啊。但人总要在适应中度过,这就是生活。 因为我们暑假工都比别人提前放工,吃过晚饭后便结束一天的工作。为了对这些机械的更加熟悉和了解,吃完饭后便在工厂里转悠,看看哪边有事情帮忙,便去帮帮手。这样不仅可以和别人打好关系,还能在他们那学习些开机床的知识,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因为没有工作经验,我只能从旁观看,适量的做一些小事。在他们那还真的可以学到不同的知识,每台机床都有它各自的不同结构原理。在修模师傅那,也发现了不少模具的原理和如何修理。虽然短时间内事学步懂的,但却可以让我提前认识和了解。并在以后学习中去更好掌握。不但让我有了很多的社会工作经验,还巩固了一些所学的知识,甚至还学到了从课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并且在这打工的期间,还和一些隔壁厂的老员工交流,并从他们那懂得了一些道理:我们大学生有大志向,想做大事,但是千万不要小看做小事,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做大事的本领也是由做小事的本领不断地积累而成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辞千里。我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应该多利用时间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不断地提升自己,年轻人不要怕吃苦,年轻人就行能挑大梁,年轻人的时候不吃苦,难道到老了再吃苦吗?是啊,现在不吃些苦头,难道要留到老了以后,有所感悟。 实践总结: 我的这次暑假打工,是我的第一次社会实践,这次社会实践也让我了解到: (1)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工作让我认识更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 (2)一个人怎么样并不是看他学历、文凭怎么样,关键是看此人做事是否勤快踏实 (3)工作中要不断地丰富知识 ,不能只为自己的工作而工作 (4)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和懒惰的心态 (5)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好,做实 实习本来就是这样,我对自己说,这是需要一直的努力下去。在学生时代最重要的是学习书本,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尤其在大学学习时候,选用暑期时间参于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赚钱不是主要的,作为学生,能赚多少钱,等毕业了有的是赚钱的机会,想方设法地想多学点知识,放假的时候,应该经常往各地跑,不为别的,就为了增长见识,现实中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来关注,我相信这是我一直以来都在不断的成长的事情,很多的现实情况都是这样的,我会一直不断的努力下去,我会一直成长,我会在不断的成长中得到进步,我会一直不断的努力下去的! 自己该该·· 
学生社区服务论文社区服务论文社区工作对社工学生社区服务能力的培养摘要:社区工作理论系统阐明了社区服务内容。社区服务是社区工作实务之一,社区实务经历了由社区建设到社区服务的发展,并逐渐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转移。社区实习是提升社会工作学生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它把社区理论与实务有机结合起来,锻炼了社会工作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工作学生服务能力的培养可以回馈社区,从而有利于和谐社区的建构。 关键词:社区工作;社工学生;社区服务;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C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8-0100-02 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以下简称社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社工三大专业方法之一。在我国社工专业化过程中,社区实习已成为提升社工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巧的主要手段。社区工作在理论上如何阐明社区服务内容,社区服务现状如何,社区实习对社工学生作用何在,社工学生服务能力培养意义何在,论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社区工作理论系统阐明社区服务内容 (一)社区工作理论阐明社区服务主体 社区服务从广义上讲,指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生活及精神服务。从狭义上讲,指对社区内弱势群体提供的服务。社区工作理论阐明社区组织是社区服务主体,社区服务主要以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为依托展开。街道在我国属于行政机构,社区虽是自治组织,但它是在街道及其上级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有很强的行政性。“单位制”在我国城市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探索社区服务主体,单位制的影响不应忽略。虽然城市住房改革一定程度削弱了单位制的影响,但单位制在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中仍扮演重要角色,使社区服务呈现出组织性特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我国社区民主程度不断加强,社区公民参与社区服务的主动性也随之增强,使社区服务呈现群众性特征。 (二)社区工作理论阐明社区服务目标 社区服务要解决社区居民的困难和不便,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增强他们的归属感、认同感、与凝聚力,强化社区整合与稳定机制,为社会整体发展奠定基础。社区服务首要解决社区居民的物质需要,物质需要满足建立在社区基本设施和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基础上,包括:菜市场、超市、医疗点、理发店、公用电话亭、照相馆、餐馆、幼儿园和小学等。社区精神需要是更高层次的需要,包括:和谐雅静的社区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娱生活、民主自由的政治参与等,精神需要的满足可以提升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 (三)社区工作理论阐明社区服务对象 广义上看,社区服务的对象是社区里的所有居民。狭义上看,主要是社区里的弱势群体。从提供服务性质来看,广义社区服务是营利性服务,狭义社区服务是非营利或低营利的福利性服务。广义社区服务主要由社区里的各种便民利民机构提供,狭义社区服务主要由社区工作员提供。 (四)社区工作理论阐明社区服务意义 首先,社区服务可以满足社区居民日常需要。通过社区社会化服务,社区居民基本需要可以得到满足。社区菜市场、超市、餐馆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基本饮食需要;社区医疗服务站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基本保健需要;社区理发店可以满足社区居民仪态需要;社区电话亭可以满足社区居民交际需要;社区幼儿园和小学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子女入托和教育需要。其次,社区服务可以帮助社区弱势群体改善生活条件,提升社会适应性,改变弱势地位。社区利用现有资源可以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能力;社区低保制度可以保障社区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最后,社区服务可以推动社区建设和发展过程。 (五)社区工作理论阐明社区服务的缺陷 我国社工本土化首要表现在社区工作和社区服务本土化上。由于我国社区服务处于经济转轨和结构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社区服务发展受到一些现实因素制约。首先,社区服务资金来源比较困难,制约了社区服务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其次,社区居民虽然存在社区服务的广泛需求,但是满足需求的支付能力有限。再次,一些地方政府对社区服务的重视不够,制约了全国性社区服务的大发展。最后,社区服务队伍素质不高,制约了社区服务质量的提高。 二、社区服务是社区工作实务的内容 (一)社区实务发展:由社区建设到社区服务的转变 我国社区实务经历了由社区建设到社区服务的转变。早期社区实务主要是社区基础设施和组织人员结构建设过程。社区建设是在居委会基础上筹建的。居委会建立在单位制基础上,社区则是建立在社会化基础上。在社区建设过程中,要实现“单位办社会”向“社区办社会”转变,这包括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组织人员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性建设,组织人员建设随着单位制的解体逐渐成为新型探索性建设。随着基础设施和组织人员结构逐渐完善,社区服务逐渐成为社区实务的中心内容。 (二)社区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随着社区服务满足社区居民需要的功能性发挥,社区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和谐社会除了人与自然和谐之外,最重要是人与社会和谐。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以下岗为标志的结构性失业大规模出现,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这在社区中也很普遍。如果不改变社区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贫富分化将不断扩大,从而形成孙立平说的断裂社会,进而影响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和谐社会建构除了社区功能充分发挥外,还包括人的社会化充分实现。很显然,不断成熟的社区服务可以为社区居民的社会化提供更充分的设施保障和更有利的实现环境。 (三)社区服务的实施范围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转移 我国社区建设与城市化是一致的,首先在一线城市开展,接着在二三线城市开展。因此,我国城市社区服务首先要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等一级城市开展,民政部社区试点也是从这些城市开始的,树立了武汉百步亭社区等典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对社区服务的要求逐渐增多,二三线城市要提升城市化水平,必须提升社区服务质量。于是,社区服务实施范围逐渐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转移。 三、社区实习是提升社工学生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社区实习将社区理论与实务有机结合 社区实习指社工学生在社区工作理论指导下,深入社区开展社区服务,从而锻炼实践能力和社工技巧的活动。通过社区实习可以使社工学生认识到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现状,这比他们从书本上了解到的要直接和生动得多。特别是对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缺陷有更深刻认识,即认识到我国社区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的最大现实。这种亲身体验可以使他们明了社区工作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社区实习可以把社区理论和社区实务有机结合起来。 (二)社区实习使社工学生明确社区服务的现实状况 社工学生在社区实习过程中,可以了解社区服务的主体、目标、对象、意义和缺陷。我国城市社区的低保政策是社区狭义服务的重要保障。社工学生可以对低保政策的实施有清晰的认识。同时,他们可以在实习督导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把所学社区服务理论应用到社区的实际环境中,从而提升他们社区服务的专业能力。 (三)社区实习锻炼了社工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社工学生通过社区实习可以锻炼社会实践能力,把学与用结合起来。他们通过社区服务等方式的参与,强化了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明白了理论只是经验总结,只有符合社区实际的理论才是有效理论,从而加深了社区理论包括经验理论和实践理论的认识。使他们知道社区工作课程的学习除了经验理论学习之外,还要到社区进行实践理论学习,实践理论学习可以锻炼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四、社工学生服务能力的培养可以回馈社区 (一)社工学生可以成为社区服务人员 通过社区实习,社工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得到发展,他们能在实习督导和社区督导指导下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为社区服务发展添砖加瓦。社工学生和社区服务者的双重身份使他们可以成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人,从而加深社区与学校之间的合作,甚至可以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学校可以通过与街道或社区签订合同的形式把实习街道或社区确定为实习基地,便于以后的实践教学。 (二)社工学生可以提升社区的知识和人才结构 我国现有城市社区基本是在居委会基础上改造的。社区工作人员大多虽具有一定的社区实践知识和技能,但在社区工作理论方面还十分欠缺。社工学生到社区实习可以加深他们与社区工作员的交流。通过交流,可以为社区工作员带去必要的理论,而社区工作员则把社区实践知识传授给社工学生,形成良好的双向互动。另外,一些社工学生由于实习中表现突出,毕业后被社区录用为工作员,他们的加入提升了社区知识和人才结构。 (三)社工学生可以为和谐社区的建设做出贡献 和谐社区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归宿,通过和谐社区的建设可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城市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专业社工参与。社工学生通过在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和社区里的实践学习,具备了初级专业社工水平,他们可以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中去,为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做出贡献。 五、结语 社区工作包括理论与实务两方面内容。社区工作理论系统阐明社区服务的内容。社区服务逐渐成为社区实务的中心内容。旨在培养社会工作学生社区服务能力的社区实习可以将社区工作理论与实务有机结合起来,使社会工作学生正视我国社区工作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社会工作学生服务能力的培养可以服务社区、回馈社区,从而推进我国和谐社区与和谐社会的建构过程。 参考文献 [1]房列曙,等.社区工作[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唐蒙湘.关于社区服务的理论界定[J].社区,2008,(11). [3]陈雅丽.“单位制”领导下的城市社区发展—以广州D市社区为个案[J].社会工作,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