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452
汽车发展经历了蒸汽发明前,蒸汽汽车的问世及大量流水线生产汽车等阶段。从卡尔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到现在,竟然诞生了从速度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要三秒钟多一点的超级跑车 
汽车的发展历程,则从发明了蒸汽机开始,中国汽车的发展历程是,简单的手动档,发展到现在的自动档。
1957年 我国自制汽车出厂纪念--厂房外景 1953年7月15日,在吉林省长春市郊外,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名奠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这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开始。 1957年 我国自制汽车出厂纪念--总装配车间 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命名为“解放”的中型载货汽车,驶下了长龙般的总装线,从此结束了中国人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红旗高级轿车 1958年,在“中国汽车之父”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饶斌带领下,一汽生产出第一辆东风牌国产小轿车,之后又开发出红旗牌高级轿车等 解放轻型载货车 1987年,一汽引进美国克莱斯勒8升-5升排量货车生产线以及通用轿车发动机生产线和日本日产凯普斯塔面包车身,从而奠定了生产轻型汽车的基础。 东风中型载货车 中国第二大汽车公司是东风汽车公司,原名“第二汽车制造厂”,今为第二汽车集团公司,创建于1969年,主要以生产中吨位货车为主,起名“东风”。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我认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国汽车工业1953诞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品从无到有。第二个阶段,1978年到20世纪末。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商用汽车发展迅速,商用汽车产品系列逐步完整,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重型汽车、轻型汽车的不足得到改变。轿车生产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基础。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自主发展、自主经营,大企业集团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汽车工业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严重的行政管理的束缚。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进行宏观管理。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使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摸索了对外合作、合资的经验。第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
1980年,日本研制成功液态氢气车。在后部装有保持液态氢低温和一定压力的特制贮存罐。该车用85公升的液氢,行驶了400公里,时速达135公里。1980年,美国试制成功了一种锌氯电池电动汽车。1980年,西班牙试研制成功一种太阳能汽车。1980年,西德汉堡市西北伊策霍的一位工程师,发明了一种利用电石气(乙炔气)作动力的汽车。先将电石变成气体,然后用这种气体燃烧推动喷气式发动机来驱动汽车,其速度和安全性均不亚于汽油车,20公斤电石块可以使汽车至少行驶300公里。1980年,美国加州大学的约翰库伯和埃尔文贝伦开始研究“烧铝”的电动汽车。1983年,世界上第一辆装备柴油陶瓷发动机的汽车运行试验成功。
装备轻便动力、自行推进的轮式道路车辆 _汽车,在发明之初并非是这个样子的,汽车的发展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经100多年来的不断改进、创新,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和匠心,并得益于石油、钢铁、铝、化工、塑料、机械设备、电力、道路:网、电子技术与金融等多种行业的支撑,带动了它们的发展,成为今日这样具有多种型式、不同规格,广泛用于社会经济生活多种领域的交通运输工具。自1970年以来,全球汽车数量几乎每隔15年翻一番,2013年全球汽车产量8738万辆,据预测至2014年世界范围汽车保有量将达12亿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