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胶体化学论文选题意义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28

Krn666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胶体化学论文选题意义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inxuan0904

已采纳
溶液的定义:分散质的粒度<1nm(10-9m)的分散系。分散质是分子或离子,具有透明、均匀、稳定的宏观特征。 溶液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均匀混合并且彼此呈分子分散的多组分体系。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在生活中常见的溶液有蔗糖溶液、、碘酒、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盐水等。按聚集态不同分类: 气态溶液:气体混合物,简称气体。 液态溶液:气体或固体在液态中的溶解或液液相溶,简称溶液。 固态溶液:彼此呈分子分散的固体混合物,简称固溶体。溶液的组成:溶质:被分散的物质溶剂: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两者的判断依据是(一般指液体溶液而言)固体、气体总是溶质;有水,水总是溶剂;当都为液体时(其中的液体都不为水),质量多的为溶剂,少的为溶质。溶液的性质:均一:溶液各处的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稳定: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溶液的分类: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不能无限溶解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可以继续溶解的溶液。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分散粒子的直径小于l nm,基本特性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均一是指溶液各处浓度都一样;稳定是指外界条件(温度不改变,溶剂不蒸发)不变,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 一、定义: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粗分散体系和溶液之间的一类分散体系,这是一种高度分散的多相不均匀体系。二、分类:1、按分散剂的不同可分为气溶胶,固溶胶,液溶胶;2、按分散质的不同可分为粒子胶体、分子胶体;三、实例:1、烟,云,雾是气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是固溶胶,蛋白溶液,淀粉溶液,肥皂水,人体的血液是液溶胶;2、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是分子胶体,土壤是粒子胶体;四、胶体的性质:能发生丁达尔现象,聚沉,产生电泳,可以渗析,等性质五、胶体的应用 :1、农业生产:土壤的保肥作用土壤里许多物质如粘土,腐殖质等常以胶体形式存在2、医疗卫生:血液透析,血清纸上电泳,利用电泳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3、日常生活:制豆腐原理(胶体的聚沉)和豆浆牛奶,粥,明矾净水4、自然地理:江河人海口处形成三角洲,其形成原理是海水中的电解质使江河泥沙所形成胶体发生聚沉5、工业生产:制有色玻璃(固溶胶),冶金工业利用电泳原理选矿,原油脱水等什么是胶体?为了回答什么是胶体这一问题,我们做如下实验:将一把泥土放到水中,大粒的泥沙很快下沉,浑浊的细小土粒因受重力的影响最后也沉降于容器底部,而土中的盐类则溶解成真溶液但是,混杂在真溶液中还有一些极为微小的土壤粒子,它们既不下沉,也不溶解,人们把这些即使在显微镜下也观察不到的微笑颗粒称为胶体颗粒,含有胶体颗粒的体系称为胶体体系胶体化学,狭义的说,就是研究这些微小颗粒分散体系的科学 通常规定胶体颗粒的大小为1~100nm(按胶体颗粒的直径计)小于1nm的几颗粒为分子或离子分散体系,大于100nm的为粗分散体系既然胶体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以分散相粒子的大小为依据的,显然,只要不同聚集态分散相的颗粒大小在1~100nm之间,则在不同状态的分散介质中均可形成胶体体系例如,除了分散相与分散介质都是气体而不能形成胶体体系外,其余的8种分散体系均可形成胶体体系(表1-1)见%5Fstradlin/blog/item/html 习惯上,把分散介质为液体的胶体体系称为液溶胶或溶胶(sol),如介质为水的称为水溶胶;介质为固态时,称为固溶胶 由此可见,胶体体系是多种多样的溶胶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而不是一种特殊物质,不是物质的本性任何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晶体的形态存在,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却可以胶体的形态存在例如,氯化钠是典型的晶体,它在水中溶解成为真溶液,若用适当的方法使其分散于苯或醚中,则形成胶体溶液同样,硫磺分散在乙醇中为真溶液,若分散在水中则为硫磺水溶胶 由于胶体体系首先是以分散相颗粒有一定的大小为其特征的,故胶粒本身与分散介质之间必有一明显的物理分界面这意味着胶体体系必然是两相或多相的不均匀分散体系 另外,有一大类物质(纤维素、蛋白质、橡胶以及许多合成高聚物)在适当的溶剂中溶解虽可形成真溶液,但它们的分子量很大(常在1万或几十万以上,故称为高分子物质),因此表现出的许多性质(如溶液的依数性、黏度、电导等)与低分子真溶液有所不同,而在某些方面(如分子大小)却有类似于溶胶的性质,所以在历史上高分子溶液一直被纳入胶体化学进行讨论。分散质的粒度>100nm(10—7m)之间的分散系叫浊液。分散质是分子的集合体或离子的集合体,具有浑浊、不稳定等宏观特征 浊液是不溶性固体颗粒或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分别为悬浊液和乳浊液,浊液不均匀,不稳定。泥土和植物油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得到的都是浑浊液体。但前者是由泥土的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像这种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而后者是由植物油的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像这种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统称浊液。浊液里的固体小颗粒或小液滴都是由巨大数量的分子(或原子等)集合而成的。浊液静置后,其中的固体小颗粒或小液滴会逐渐下沉或上浮。所以浊液中物质的分散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浊液也有很多用途。例如,人们用石灰和水配制成悬浊液来粉刷墙壁(现在常用的墙体涂料也是一种悬浊液)。医院里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要让病人服用硫酸钡的悬浊液(俗称钡餐)。在农业生产中,为了防治病虫害,常把一些不溶于水的固体或液体农药,配制成悬浊液或乳浊液喷洒在农作物上,这样,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能节省农药,提高药效。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最常用的是水溶液。因此,本章主要讨论水溶液的有关知识。

胶体化学论文选题意义

189 评论(12)

daimin1023

补充:胶体有盐析性,胶体中加入电解质后会破坏其电荷稳定性,使原本带同种电荷互相吸引的胶体粒子转而互相吸引而聚沉如豆浆加入cacl2成豆腐,入海口成沙丘
9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