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victoria
静静月夜,我一人独坐,而我并不觉得孤单,因为有你在心中。上天安排我们相亲相爱、相知相恋,还定下这个时刻,让我如此地想念! 有很多事情无法解释,遇到你就是这样一个意外。 与你同行是一种冒险,可马马虎虎生活在这世界已经二十余年,不甘心——宁愿放任一次,让心到风里去飘泊。我对你怀有一种纯粹的感情,我曾经狂热地追逐着你!是正泰为我们提供了机会——虽不及世外桃源,但每次听到你声音,总是能在话语中找到一丝丝的安慰。 心里很乱,太多的时候就是这样——因为你在我心里闯荡,让我手足失措。我是多么想让你知道,爱上一个人需要缘分,喜欢一个人不需要理由。而我怎么还会需要别的东西?你难道不知道,你是我情感的依靠? 我们在一起的第一年是多么美好啊!美好得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会遇到这样的爱情。我们每天都在热切地想念对方,渴望对方,而我们在一起的每一秒钟都是那么幸福,那么令人陶醉。我们总像十几岁刚刚恋爱的孩子般围着一个糖罐,总想知道罐子里的糖到底有多甜。幸福和快乐就那样无畏地写在我们脸上,只是,这一切现在都已成过往,成为记忆中的一段美好时光。 静静的夜,虽然可以同赏一轮明月,却无法抑制我对你的思念。这种思念就是美好、幸福和甜蜜,让我全身心沉醉其中。 高远深邃的夜空,静静悬挂着一帧幽蓝,陶醉着轻柔的月,在漫天的星光中摇曳,伴着天地间渺渺飘来的曼妙乐音,映衬出夜空下的我和你,相偎相依,仰望流星如雨,迅疾划出灿艳的轨迹,如梦似幻,不觉间,轻轻牵出已靠近的心灵,跳动出甜美的祝愿,闭上双眼,在星雨中祈盼,默默地, 
敬业与乐业读到《敬业与乐业》,心中有一些感触。 梁启超先生的演讲《敬业与乐业》,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们对待职业的态度问题,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梁先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趣味”就是“乐业”。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启超先生不愧贤达,于理于事,对问题分析得事鞭辟入里,很有指导意义。教师于我而言是谋生的职业,因而我切不可因为我自己的随便和不敬而亵渎教师的称号以致于害了自己丢饭碗。 孔子“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生活,是人类生活的理想境界。“乐业”的心绪是对待职业的最佳心态,孔子又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每个人都能从自己从事的职业中寻求无限趣味,那工作起来能不负责任吗?工作能做不好吗?我如今从事的教师这个职业而言,辛苦是毋庸说的,哪个行业不辛苦那?但辛苦之中也有乐趣——与同事交流的乐趣、因学生成长的乐趣、自身发展成功的乐趣……众多的乐趣充溢着我们的工作过程。设若我们把乐趣理解为轻松、理解为毫无约束的自由,恐怕这种乐趣是无法寻找的。 退一步讲,假如我们没有达到乐业这种境界(像我就存在差距),那就把“乐业”当作一种人生理想。可能明天我不做教师这个职业,“乐业”依然是我的职业理想,有这种职业理想,才能履行好自己的职业责任。 让我们为了明天的乐业,今天开始敬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