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800字爱国议论文素材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32

chenf87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800字爱国议论文素材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btye

已采纳
有很多,爱国诗人陆游被免官后得了一场大病,病愈后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情怀。其中一句是“位卑未敢忘忧国”,自己遭遇逆境,仍忧国忧民。当代的排雷英雄杜富国,面对险情,对战友说“你退后,让我来”,战友安全了,他却失去了双眼和双手。还有,坚守海岛32年的王继才,只有夫妻两个人的小岛,为了祖国的安全,坚守32年。等等。望采纳。

800字爱国议论文素材

188 评论(14)

mfkeudc

爱国,是屈原吟唱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曹植胸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文天祥声嘶力竭的呐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王继才夫妇,“岛再小,也是国土;家为立,也要国先安”的为国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仰。军歌嘹亮,那是对排雷英雄杜富国铁骨铮铮六个字“你退后,让我来”的礼赞。
267 评论(15)

ninanico

一、名言警句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天下兴亡,匹夫有则。(顾炎武)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丰子恺)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于人和国民来说,最伟大最神圣的东西是自己的祖国。(哈里斯)我们要把心灵里的美丽的激情献给祖国。(普希金)爱国主义的力量多么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是什么呢!(车尔尼雪夫斯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林则徐)二、典型事例“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西汉时,匈奴贵族常出兵袭扰边疆地区,边疆人民生活不得安宁。公元前123年,年仅18岁的将军霍去病率800精骑,直冲敌营,杀得匈奴人仰马翻。公元胶121年,他又两次率军西征,阵斩敌酋数名。公元前119年,他又率兵北征,长驱敌区2000里,对匈奴进行了大清剿。霍去病在抗击匈奴、保家卫国的边疆战场上,马不卸鞍、衣不解甲地度过了戎马一生。汉武帝为表彰他的功绩,曾亲自下令为他建造一座豪华府第,但是直到建造完工,霍去病连看也没去看一眼,气概豪迈地说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公元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仅24岁。为纪念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汉武帝在他墓前树起一尊“马踏匈奴“的石刻,象片他为国建勋的精神。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 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怜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要900万元、需7年时间才能完成的京张铁路。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程博士学位,并请他去参加仪式。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一条铁路物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341 评论(8)

miniyejin

爱国的形式有千万种,譬如:岳飞驰骋沙场,精忠报国,是一种爱国;鲁迅在民族遭受苦难之时,大声喊呐,是一种爱国;在雪灾、地震等灾难面前,国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亦是一种爱国的姿态。爱国不分尊卑,只要你有一颗赤子之心,都是爱国的体现。孙中山说的好:“唯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与自身之肩上。”是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国家的强大都是靠国中人人人来维护的啊!我中华上下五千年有许多杰出的爱国使者,譬如,吉鸿昌、钱伟长、郑荃、岳飞、朱自清等等,我很小的时候就听我姑妈将给我吉鸿昌的故事,想想那真很感人,那就是志气!那就是爱国!吉鸿昌将军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将领。有一次,他被国民党政府派往美国考察。那时,中华民族被西方权贵蔑称为“劣等”民族,一些在外华人也为此自卑不尊。吉鸿昌却在胸前戴着一块小牌,上面写着5个字:“我是中国人”,昂首挺胸于美国人之中。吉鸿昌为什么要戴着这块独特的牌子?原来有一天,他和国民党使馆的一名官员去一家邮局寄包裹,当邮局的工作人员知道他是中国人时,竟轻蔑的说:“中国?我不知道中国,哈哈哈……”随行的官员埋怨吉鸿昌说:“你为什么说你是中国人呢?你可以说是日本人啊,这样就能受到礼遇。”吉鸿昌怒不可遏,一把抓住那个官员的衣领,大声说道:“你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很丢脸吗?我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得很!我吉鸿昌誓不当洋奴!”回到住处,他马上写了这块牌子,并戴在胸前。爱国主义的力量多么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了什么呢! 何为爱国?只要明白,就学会爱。热爱自己的国家就叫爱国。 爱国作文800字国与人,是一个整体与个人的关系吗?国家是人民的希望,人民是国家的力量,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是一个国家精神财富中最宝贵的,它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爱国的感情建立在一切感情基础上,它是一种纽带,一种号令,没爱有国,国家也就不存在了;不讲爱国,国家将是一盘散沙;没有爱国主义,国家就不能抵御外辱,就会一击就破。爱国,是在利益面前的舍身取义。高墙铁壁内,一位头发零乱,面带忧虑的人在仰天长叹。面对沦入敌手的大宋江山,面对支离破碎的河山草木,面对颠沛流离的大颂百姓,他无可奈何;面对元军的多次劝降,面对元世祖的亲自许诺,他斩钉截铁,这是他唯一能做的,纵然是高官厚禄,纵然是锦衣玉食,他仍然会选择与国家共存亡。留下“人生自古谁无
280 评论(8)

萤火虫cy

虎门销烟为了抵制鸦片对我国人民的毒害,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广州领导了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将各国烟贩的鸦片收缴后集中在虎门销毁。焚烧鸦片的熊熊烈火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后来软弱无能的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的压力,撤了他的职务,并将他流放伊犁。此时他仍然心优国家,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续范亭为国献身1935年冬,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三省,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说是要讨论救国大计。国民党陆军中将续范亭听说后,急忙从兰州赶赴南京,想向蒋介石呼吁抗日。但蒋介石的所谓大计却是不抵杭主义。续范亭大失所望。他在跟朋友谈及蒋介石的政策时,问道:“为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着想,你们说,咱们怎么办?”朋友们议论纷纷,有人提议去中山陵前哭灵,他不赞同,说:“大丈夫宁流血,不流泪!”于是他一个人来到中山陵,先吟绝命诗:“赤膀条条任去留,丈夫于世何所求?窃恐民气摧残尽,愿把身躯易自由。”然后毅然将短剑刺向自己的腹部,血洒中山陵。将军此举一时使全国群情激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的浪潮。梅兰芳蓄须明志1941年12月,日寇侵占了香港,从那一天起,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就留起了胡子,因为他是唱青衣的(即扮演中青年女性),留起胡子,日本鬼子就无法强迫他演戏了。不久,他回到上海。汪伪政府的大头目褚民谊亲自登门,邀请他去为庆祝所谓“大东亚战争胜利”一周年作巡回演出,他以胡子为借口回绝并讽刺了褚民谊,褚民谊只好无功而返。后来,一个日本少佐又亲自出面请他演戏,他看硬顶不行,就想出装病的方法。因为打伤寒预防针会发高烧,于是就让医师给他打了三支。日本少佐见他烧到近四十二度,也只得作罢。不演戏就没有经济收人,他先把北京的房子卖掉,后来又卖画、图章、古墨等维持全家的生计。就这样,梅兰芳一直拒绝为日军演出直至抗战结束。爱国英雄杨靖宇1940年初,抗日英雄杨靖宇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在严寒饥饿中他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qiāng,年仅三十五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爱国华侨陈嘉庚陈嘉庚先生十七岁赴新加坡随父经商,逐渐成为富商。他全力资助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抗战期间,他为抗日筹集了巨额资金。抗战胜利后,他积极从事爱国民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为祖国的建设和统一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一生俭朴,未留给子女任何遗产,却将国内的三百万元存款全部献给了国家。他深感要提高民族的素质非发展教育不可,从青年时代起,就把在海外经营所得的巨额利润源源不断地送到国内,在家乡兴办起厦门大学和集美学区的三十多所学校,至今尚有一笔巨款存在国外银行作为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永久性基金。陈嘉庚的爱国之举,世人钦佩。毛泽东赞誉他为“华侨旗帜”。荣誉归于祖国苏利·普吕多姆是法国著名诗人、散文家,由于他的作品探讨了人类意识和现代社会的深刻冲突,他获得了首届诺贝尔文学奖。他在致瑞典文学院的答谢信中说:“我感到一种自豪的喜悦,并欣然认为:此项奖为作家们(本人亦为其中的一分子)所力争的最高荣誉,但她应归于我的祖国——因为我的作品所以能赢得此项荣誉,都是得之于她的。”1915年,当同样出自法国的作家罗曼·罗兰因其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他也认为:这项殊荣并非颁给我个人;而是颁给我的祖国,而我正由于此而接受它的。同时,每当我想到它有助于传播为世人所接受的思想时,我便感到无限的欣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多为祖国赢得荣誉,不要在祖国脸上抹黑。这些资料是在4399儿歌故事大全上面找的 的 你也来看看吧
30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