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ghaiyou
选择那些回车符,然后调整其“段落”命令,将行间距设为7磅(默认最小为7磅)。然后一大片的回车符几乎都变成一个相当不明显的空行了,这样形式上就不会出现大量的空白了。ps:还是推荐EndNote一类的文献插入软件,这样就能相对容易的制作文章后面的参考文献了。 
参考文献加标注一般是在引用文字的末尾点击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选择尾注就可以了,参考文献应该属于尾注,在菜单里选“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脚注是在文章的某一页下面的注解,而尾注就是在文章最后了,打开后就可以选编码,即角码。可以自己设定类型、格式。双击编码就可以在文章和参考文献间转换。在英文输入法状态下输入[1],选中[1]按ctrl+shift++号键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至今我也没找到让Word自动加中括号的方法,需要手动添加中括号。 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不要以为已经搞定了,我们离成功还差一步。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后还有发表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这两种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解决的方法似乎有点笨拙。首先删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编号(我们不需要它,因为它的格式不对),然后选中所有尾注文本(参考文献说明文本),点“插入|书签”,命名为“参考文献文本”,添加到书签中。这样就把所有的参考文献文本做成了书签。在正文后新建一页,标题为“参考文献”,并设置好格式。光标移到标题下,选“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书签”,点“参考文献文本”后插入,这样就把参考文献文本复制了一份。选中刚刚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体字号等,并用项目编号进行自动编号。到这里,我们离完美还差一点点。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需要的。当然,可以通过设置打印页码范围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几页。这里有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隐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同样的方法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记”。删除页眉和页脚(包括分隔线),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首先删除文字,然后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的“页面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上点“边框”,在“页面边框”选项卡,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本节”;“边框”选项卡的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段落”。切换到“页脚”,删除页码。选择“工具|选项”,在“打印”选项卡里确认不打印隐藏文字(Word默认)。 参考文献格式:作者题名[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发布年份李琳住院烧伤患者综合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其他的: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沈平,彭湘粤,黎晓静,等临床路径应用于婴幼儿呼吸道异物手术后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30-作者书名[M] 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胡雁护理研究[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丁文祥数字革命与国际竞争[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作者题名[EB/OL]网址,发表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患者安全的10个事实[EB/OL]其他: [R]、[P]、[A]、[C]、[Z]等。
我研究了很久也弄不掉,我的解决办法是:把字号调到最小,数字的1号,排版时就看不出来了。
word里面有一条横线不能选定,无法删除,可能有两种情况:一、这个横线是画出来的一条线,但和本文的描述不相符,画出来的怎么都可以选中。如果是这样的线,直接选中,删除即可。二、这个横线可能是word自动添加上去的,不知道朋友注意没有,在word里面打这三个减号---然后回车,会自动生成一条居中的横线,此横线叫做自动框线,下面说说删除自动框线的几个方法。处理这种情况3种方法:1、如果刚生成的,会在横线旁边有一个闪电的符号,这个时候点击,会有“撤销边框线”,选择后会删除此横线,然后还可以选择“停止自动创建边框线”,这样就不会在产生这种删除不掉的横线。如下图。或者请你直接Ctrl+Z恢复上步操作即可。 2、如果这个时候已经生成了此横线,就不能在闪电符号里面取消。我们可以再横线的前一行的顶端,选择“清除格式”。如果是word 2003,请进入菜单“格式”,“样式和格式”,选择清除格式。这样下面一行的横线被删除了。(要点,一定要在横线的前一行进行操作)3、还有一种方法,如果文件中没有表格就非常简单,直接Ctrl+A全选整个文档,然后在表格边框里面选择“无框线”。如果有表格的话,就从横线的下行开始向上随意选取一部分,同样在表格边框中选择“无框线”,如果横线没有消失,移位的话,就Ctrl+Z恢复,重新选取一部分,很容易就会找到恰好消除的地方。
用英文输入法输入[1],然后选中这个[1]同时按下按Ctrl + Shift + +号键,这样就变成了上标。至于参考文献,只需要在知网找到对应的文献,然后选择导出文献即可。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