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分析员
议论文点题法摘 要:点题可以给文章写作带来强而有力的艺术效果,对于议论文写作而言尤其如此。本文以一篇高考优秀作文《回到原点》为引子,从四个方面出发,阐述了议论文点题的主要策略。关键词:议论文;点题;回到原点;主体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揭示文章的主旨。巧妙的点题之笔,着墨不多,但常会收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所以,我们在写文章时,必须在关键的地方点题,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精辟有力。现以一篇高考优秀作文谈议论文的点题方法:回到原点麦哲伦船队浩浩荡荡向西航行,历经曲折磨难后终完成环球航行,回到原点,证明了地圆说;一条小鱼逆流而上,寻找出生地,回到原点,履行传承生命的使命。回到原点,有非凡的意义。回到原点,是对自我的深刻透视。唯有回到原点,我们才能正确地、深入地认识自我,挖掘自我。汉武大帝回到原点,认识到自己多年的错误,“罪已诏”教人涕下;卢梭的《忏悔录》揭示了自我,回到原点,对自己做出全面的辩证的评价,教人钦佩。同样是回到原点,刚获取法网大满贯的中国网球选手李娜找回了自我,在单飞中挖掘自我,穿越自我。是回到原点,让她的个性魅力得以彰显,让她终得以突破自己,成为首位亚洲法网冠军。回到原点,才是对自我的全面深刻的透视与评价,是通往成功之道。回到原点,是对未来更好的展望。当你回到原点,回望过去,盘点如今时,未来的美好蓝图才更完整、更完美。纠正过去犯下的错,以后不再犯;认清现实,把握想要的目标,对未来做全面、合理的规划。越王勾践寄人篱下,失去曾经所有的荣华富贵,但他懂得回到原点的道理,在困境中认清过去和现在,对未来作出正确的规划并付之实践,终成就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帝国复辟之佳话。回到原点,才是对未来的铺垫与充足准备,是通往成功的坚实奠基石。回到原点,是对生命的思考。惟有回到原点,人才能对人生,乃至生命作出最正确、最全面的思考。一代文坛骄子史铁生瘫痪在轮椅上,处处受限,但他却懂得回到原点,认识人生,深刻地思考生命中的林林总总,终于《我和地坛》享誉中国文坛,影响了一代有一代莘莘学子。回到原点,让史铁生牢牢地把握住生命的内在意义,战胜肢体的残疾,成就了对生命的超越式思考。回到原点,才是对生命崇高的敬佩与深入探索,是成功的颠峰。回到原点,我们迈向成功;回到原点,我们找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一、 开篇点题文章的开头部分紧扣题目,先援引“麦哲伦环球航行”和”小鱼逆流“的事实,然后亮出观点:回到原点,有非凡的意义。开门见山,亮出观点,能使读者一目了然,便于掌握中心,抓住重点。二、主体部分段首、段尾点题主体部分分解展开,分别围绕“回到原点,是对自我的深刻透视;是对未来的深刻展望;是对生命的思考”三个维度,进行有针对性地、逐层深入地判断。论证思路,展示点题的技巧。主体部分的段首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安排的:回到原点是什么?分论点点题。段尾小结点题,“回到原点,才是对自我的全面深刻的透视与评价,是通往成功之道;才是对未来的铺垫与充足准备,是通往成功的坚实奠基石;才是对生命崇高的敬佩与深入探索,是成功的颠峰。主体部分段首、段尾点题使中心突出,显示了驾驭语言的能力,展示了掌握结构的水平。三、引述材料点题如第二自然段“汉武大帝回到原点,认识到自己多年的错误,‘罪已诏’教人涕下;卢梭的《忏悔录》揭示了自我,回到原点,对自己做出全面的辩证的评价,教人钦佩”。议论文写作,必然要用一定的事实作为论据。因此,可以在叙述或议论的过程中点题。四、 结尾点题文章结尾“回到原点,我们迈向成功;回到原点,我们找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结尾升华主题,着墨不多的几个词句,就能使读者豁然开朗,使文章思想内涵得到进一步升华。作文不能含蓄到让人不知所云的程度,应尽量显豁些,让人找到你的作文与题意的密切联系。而点题能使作文显得醒目、明朗。 
写应试议论文要做到五个“要”。第一,要鲜明地提出论点。第二,要使用准确、新鲜、有代表性的论据。第三,要全力地分析论据。第四,要根据论点来安排文章的结构。议论文的结构常常受制于论点,特别是有分论点的议论文更是如此。第五,要准确地使用语 言。这里的“准确”一是指说的话正确。具体请浏览
当然是最基础的 论点 论据 结尾 ~~ 我觉得议论文最好写了第一段找个什么相关的引出你要阐述的问题第二段 分析这个问题 然后 说说你认为的观点 最后在说你的依据之类的东西第三段 就是你要阐述的结尾了~~也就是你自己的结论
一、题目要新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就是说,题目是一篇文章的前额和眼睛。好的题目准确、简明、醒目、新颖,能引人注目,发人深省,并给人以深深的启迪。题目拟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同时还存在着给阅卷人第一印象的问题,因为题目的好差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比如,让你写议论文,可是你的题目却像一个记叙文的题目,你的文章写得再好,也是难以得到高分的。有的作文是直接命题的,要写好文章,你只要审好题目就行了。但是,如果是要求自拟题目的作文,就要认真考虑一番,不能胡编一个了事。给材料作文一般都是要求自拟题目的,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要能够从最佳角度出发,注意简明、醒目,又要能够吸引人,如果拟的文题仍然是老一套的“小议……”或“从……说开去”,也就太俗气了。因此文章的题目最好能新奇独特,不落俗套,能生发特有的含义,显出其不同凡响。 1995年高考大作文是要求借《鸟的评说》为话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感想类的议论文。在拟题目的时候,不少人拟的是“不能以偏概全”“不要吹毛求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宽以待人”等,较为一般;有的人想不出好的题目,就以“由《鸟的评说》谈起”“读《鸟的评说》有感”为题,更是空泛,令人乏味。而有的学生借用名言名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说明看问题要全面、辨证,就显得很有文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人用“换一种眼光”为题,也使人感到很有味道。二、开头要精文章的开头很重要,因为它是文章的脸面,能统领全文,体现中心,为全文打开思路,使 文章顺利展开下去。开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文的成败,写文章一定要重视开头。而写作议论文则更要重视写好开头,因为议论文的开头不仅可以看出你的论点是否鲜明、根据材料提炼出的观点是否切题,而且还可以从遣词造句是否达意、行文是否流畅上看出写作者的语言基本功,因此有阅卷老师说,看完开头,作文评分的等级已定下了,这恐 怕是不为过分的。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议论文开头的写作,特别是要注意开头的精炼。考试作文,时间紧,文章不求长,开头最好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尽快进入题旨,尽快鲜明突出地亮出你的观点,千万不能罗哩罗嗦,转弯抹角,东扯西拉。如果是引材料作文则更要注意简洁,对较长的材料不能照抄照搬,原封不动,要围绕自己选择的角度,结合自己的中心论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一般来说,开头最好控制在一二百字以内。不顾及文章的主旨去铺叙渲染,离题万里,不知所云,写出二三百字,尚未进入主题,这是最令阅卷老师反感的。三、论点要明议论文就是要宣传某个论点,发表某个见解,讲清某个问题;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说服别人的效果。因此写议论文就应当摆明自己对所议论的问题的主张和见解,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明白清楚,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让人看到最后都不知所云。最好在文章的开头就直接地、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用“我认为……”、“我的看法是……”或“我从中得到启发:……”等话语,让人一看就明白。四、层次要清一篇典范的议论文应该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或者换个说法,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但是在安排论证结构时不能硬搬这个框框,更不能就依这三步写成三节。古人认为,写文章要有“起、承、转、合”四步,笔者认为是非常有道理的。所谓“起”,就是文章的开头即阐明观点;“承”, 就是一般地论证论点;“转”, 就是在论证的基础上作深入的挖掘,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论证论点;“合”,就是文章的收尾,作最后的总结。特别是给材料作文,我们提倡“引、议、联、结”四步法,即开头是概括引材料,明确得观点;然后是对观点进行论证;接着是联系现实进行进一步的阐述;最后是结尾,点明中心,照应开头。在这四步中, 一定要有“联”,联自己,联别人;联社会,联历史,联系实际,就是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了这一关,就会使文章显得更有针对性,显得更有说服力。要使文章的层次显得清晰,还要注意最好在论证论点时,把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来谈,也就是找几个理由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不能只有一点理由,起码有两点,如果确实只有一点,也应该“正”过来说了再“反”过去说说。五、事例论证有分析事实胜于雄辩,在议论文写作中,大部分人是喜欢用事例来进行论证的。但是, 用事例论证不是做数学的证明题,不能摆个事例就了事。围绕论点摆出事实之后,一定要分析一下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千万不能摆事实而不讲道理,只是单纯地罗列事例。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开掘议论文深度的关键。中学生的议论文,大多不善分析,只是停留在论点加论据上,致使议论文浅显空洞,缺乏说服力,因此,要想尽快突破议论文的写作障碍,提高议论文写作的能力,就必须学会分析论据。分析是事例和论点的粘合剂,有了分析,就能使事例和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六、结尾要照应文章的结尾也很重要。古人云:“一篇之妙在于落句。”精彩的结尾,可以使读者拍案称奇,精神一振;也可以使读者回味无穷,沉思默想;结尾不好,则会冲淡主题,消弱文章的力量。文章的结尾要求自然恰当,精炼平实,干脆有力,言尽意不尽,能引人深思,令人回味,但是在写议论文的时候,最好是能使结尾与开头或材料照应。议论文结尾的方法很多,最为有用的、效果也是最好的就是首尾呼应。比如在《近墨者黑》一文的开头亮出了观点“近墨者黑”,在文章的结尾这样写:“近墨者黑”,这是人们得出的一条经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抵制“墨”的侵蚀,追求正确的思想,使自己永远保持“赤”的颜色。如果能在结尾的时候照应一下材料就更好了,比如根据《小马过河》的材料写一篇以“要试一试”为论点的文章,结尾可以这样写: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像材料中的小马一样,遇到“河流”敢于大胆地试一试,只有这样,成功才会垂青我们。这样不仅可以使全文结构完整,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还能给阅卷老师一个好的印象,那就是你没有丢材料,没有跑题。七.书写要端正老师在阅卷中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说没有这也是不可能的。卷面整洁,字体优美,能给人愉悦的感觉。因此在阅卷的过程中,卷面整洁、书写美观的作文往往能得到比较好的分数。而同等水平的作文,有的就是因为卷面或书写却得了一个比较低的分数。有些同学作文水平也不错,可是书写较差,在考试中往往不能拿到好的分数,可能就是因为他的书写影响了阅卷教师的评判。也的甚至与他应该得到的成绩相去甚远,这是很正常的。不重视卷面,不重视书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所以,在作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卷面的整洁,动笔之前最好先列好提纲,等成竹在胸后再动笔,不要把试卷改得一塌糊涂;另外,说让每一个考生的字都写得很漂亮美观,这也是不现实的,字体不美观没有关系,但一定要力争做到端正、清晰,这应该是每一个考生都可以做到的。在平时的作文练习中,一定要在书写上下功夫。千万不能有“我等考试时再认真写”的念头,平时不训练,到考试时是不适应的。当然,要写好议论文,最关键的还是平时多读、多看、多练,但是,如果在写作中,能注意到这些细节,我相信,大家的写作水平、写作成绩是会有所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