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52

adamxh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论文题目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k苦恼的实验

已采纳
预防糖尿病的蔬菜苦瓜 被誉为“植物胰岛素” 黄瓜 糖尿病患者最好的亦蔬亦果的食物 南瓜 提高糖尿病患者分泌胰岛素的水平 冬瓜 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 银耳(白木耳) 对胰岛素降糖活性有明显影响 海带 改善糖耐量, 预防糖尿病的蔬菜苦瓜 被誉为“植物胰岛素” 黄瓜 糖尿病患者最好的亦蔬亦果的食物 南瓜 提高糖尿病患者分泌胰岛素的水平 冬瓜 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 银耳(白木耳) 对胰岛素降糖活性有明显影响 海带 改善糖耐量,降低血糖,保护胰岛细胞 紫菜 降低血液黏稠度 香菇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病都有利 平菇 防治高血压症、心血管病、糖尿病等 草菇 降低血浆胆固醇含量 口蘑 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松茸 对糖尿病有特殊的治疗作用 鸡腿菇 预防动脉硬化心脏病及肥胖症 金针菇 减轻或延缓糖尿病合并症的发生 青椒 辅助调节血糖 辣椒 显著降低血糖水平 茄子 预防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出血 莲藕 抑制尿糖、生津止渴 山药 控制饭后血糖升高 菊芋 控制血糖、降低血脂、治疗肥胖症 荸荠 辅助治疗糖尿病多尿 魔芋 有效降低餐后血糖 洋葱 刺激胰岛素的合成及掏放 大蒜 明显抑制某些葡萄糖的生成酵素 西红柿 适合糖尿病患者每日食用 西葫芦 促进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 胡萝卜 防治糖尿病、血管硬化,降低胆固醇 白萝卜 稳定胰岛的结构与功能 芹菜 平肝利尿,降血糖 芥兰 延缓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 菠菜 更适合2型糖尿病患者 香菜 辅助降血压 苋莱 减少糖尿病(jian shao tang niao bing)并发症 荠菜 有益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 蕨菜 稳定胰岛素的结构与功能,调节糖代谢 莼菜 辅助治疗糖尿病、抗癌和降血压 豆芽 控制餐后血糖上升 豌豆苗 有益于2型糖尿病患者 空心菜(蕹菜) 有益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裙带菜 降血糖、辅助治疗糖尿病 石花莱 延缓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 马齿苋 促进胰(cu4 jin4 yi2)岛分泌胰岛素 大白菜 预防糖尿病和肥胖症 圆白菜 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理想食物 紫甘蓝 降血糖、消暑止渴 白菜花 改善糖耐量和血脂 西兰花 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莴笋 促进利尿、降低血压、预防心律紊乱 竹笋 使餐后血糖平稳,辅助降糖 芦笋 调解血液中脂肪与糖分的浓度 芦荟 能持续降低血糖浓度 仙人掌 有利于控制糖尿病病情吃肉呢最好是牛肉鱼呢,像黄鳝,鲤鱼,鳕鱼,鳗鱼,三文鱼,金枪鱼等煮菜也要少放油多运动减肥别吃零食1.吃肉前喝两勺醋。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发现,吃大鱼大肉等高热量食物前喝两勺食醋,可大大降低血糖水平。如不习惯喝醋,最好饭前吃点放醋的凉拌菜。  2.减轻5%的体重。  哪怕你非常肥胖,而且不锻炼,但只要体重减轻5%,患糖尿病的危险就会降低70%。  3.每天走路35分钟。  芬兰研究发现,走路可让体内胰岛素得到最大效果利用。每周走路4小时,每天35分钟,可使糖尿病危险降低80%。  4.多喝咖啡。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发现,每天6杯咖啡,糖尿病危险降低29%—54%;每天4—5杯,降低约29%;但每天1—3杯则几乎不起作用。减肥  5.买食物看清高纤维标志。  有高纤维标志的食物,能确保其中至少含有5克粗纤维,可降低乳腺癌、糖尿病、高血压及中风危险。  6.一周吃快餐不超过2次。  美国研究发现,每周吃快餐2次以上,身体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一倍。  7.火腿香肠要少吃。  每周吃5次以上火腿或香肠,糖尿病危险会增加43%,罪魁祸首是加工肉食中的添加剂。专家建议,应偶尔吃肉,多吃蔬菜。  8.肉桂有助降血糖。  德国科学家发现,肉桂有助于降血脂,进而防止糖尿病危险。肉桂粉可撒在咖啡里,也可以和蜂蜜一起冲水喝。 9.做事前3次深呼吸。  长期压力会导致血糖升高。专家建议,做任何事情前最好都先做3次缓慢的深呼吸,以减小压力。 10.睡眠在6—8小时之间。  睡眠经常不足6小时的人,糖尿病危险翻番;而睡眠超过8小时的人,糖尿病危险增加3倍。  11.不要独居。  独居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比其他人高5倍。专家建议,即使独居也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12.关注血糖。  血糖指数为100—125毫克/分升的人,10年内最易发生糖尿病。专家建议,45岁后、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的人,应多关注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论文题目

157 评论(9)

坚硬的小核桃

糖尿病饮食健康教育糖尿病(DM)是继心血管疾病、肿瘤、艾滋病之后的第四大致人死亡疾病。近年来,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数量普遍呈增加的趋势。我国糖尿病患者已有4000万左右,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5年中国糖尿病患者数将达5000万。我国已成为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大糖尿病国家。而要全面有效的控制DM并非单纯用药可以达到,其治疗有赖于患者的自身管理和控制。基本的糖尿病知识是患者进行有效的自身管理和控制的基础,DM患者的健康教育在此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了解其健康状况,做出恰当的健康医疗决定,改变不健康行为,真正地实现患者参与疾病的自身护理。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之一,协和医院向红丁教授形象地将它比喻为糖尿病“五驾马车”综合疗法的“驾辕之马”!五匹马拉一辆车,驾辕的当然作用非同小可了。这其中的理由可以概括如下:饮食质与量直接对血糖及病体康复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合理限制食物来控制血糖是一种直接的方法。药物是通过糖代谢组织介导而间接发挥降糖作用。药物只有建立在成功的食疗基础上,才能更有效、更安全,并减少其剂量和毒副作用。糖尿病患者饮食疗法的原则目前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为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所谓“高碳水化合物”系指适当提高多糖含量,并非随意食用单糖或双糖类食物。糖尿病食疗的主要原则为:(1)合理节制饮食,摄取必需的最低热量。在适宜的总热量范围内要调节好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素以及维生素和无机盐的平衡。糖尿病患者每日饮食中三大营养素所占全日总热量的比例为:蛋白质15%,脂肪20%~ 25%,碳水化合物60%~70%。(2)只要掌握好规定的热量,糖尿病患者可以吃与健康人相同的食品,没有必要过分限制糖类。但要避免偏食,不要专吃高营养的食品,这一点应该引起重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疗法,原则上是保持健康时所必需的理想的饮食内容和质量,肥胖患者要保持标准体重。(3)为了正确执行饮食治疗,患者要有效地利用食品交换表。在食品选择上要注意多吃低糖、低脂肪、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以及足够的水分,少吃盐,减少胆固醇和炮和脂肪酸的摄入。(4)糖尿病患者除了基础饮食所需的热量外,还要考虑劳动和活动量的热量需要。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老年人、特殊职业者及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热量,确定饮食中对血糖变化有影响的三大营养素数量,即蛋白质每日每公斤体重1~1.2克,脂肪每日每公斤体重1克,碳水化合物需求量由全日总热量中减去蛋白质及脂肪的热量后再除以4 ,即可得出其全日需要量。 总结如下:适度控制体重。饮食总热量的25%—30%应来自脂肪和油。碳水化合物供应占总热量的55%—65%,主要应为复合碳水化合物及富含可溶性食物纤维素的碳水化合物,如蔬菜和全麦食品。蛋白质不多于总热量的15%。食物的选择可根据各国的不同食物品种而因地制宜进行指导。口服降糖药或用胰岛素的病人应每天平均分配进食量。限制饮酒,酒精可引起用磺酰脲类或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出现低血糖。可用非热卡性甜味剂(山梨醇和果糖)。食盐限量在10克/天以内。最多摄入: 将这些食物作为每餐的基础,如:豆荚、扁豆、蚕豆、小麦、大米、新鲜水果(不含糖)、蔬菜。中等量摄入:少量供应合蛋白质食物,如:鱼、海产品、蛋、瘦肉、无皮的鸡肉、坚果、低脂奶酪、酸乳酪、牛奶。 最少量摄入:脂肪、糖和酒,如:脂肪、黄油、油类。 糖尿病患者如何计算热量?⑴、测量身高、体重,确定病人是肥胖、消瘦、还是标准体重:根据病人的身高,计算出标准体重:标准体重(kg)==身高(cm)- 105标准体重±10%:属正常体重; <标准体重20% :为消瘦;>标准体重20% :为肥胖。;⑵、计算全日总热量:根据病人的体形和劳动强度计算,确定每日每公斤体重所需热量,并算出每日所需总热量:成人糖尿病每日每公斤体重所需热量:Kcal / kg /d总热量==理想体重×按需热卡数⑶、饮食中糖、蛋白质、脂肪的比例糖类: 占总热量55%~60%,提倡粗制米、面和一定量杂粮,忌甜食;蛋白质:占总热量15%~20%,(8~2g/kg/d)脂肪: 占总热量20%~25%,(6~1g/kg)总热量减去蛋白质、脂肪所供热量就是碳水化合物所供热量。若被4除便是糖需要量。⑷、根据每日所需糖、蛋白质、脂肪的量安排主副食,结合常见食物营养成分表合理安排食谱。三餐分配:①、早餐1/5、中晚餐各2/5 ②、早、中、晚各1/3四餐分配:1/7、2/7、2/7、2/7糖尿病病人一日进食量如何分配在安排糖尿病人全日食物分配的时候,首先要根据计算的营养量再计算出食物的数量(主食副食),然后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的比例进行安排,如一个病人每天早晨有喝牛奶的习惯,那么就可以固定安排早餐牛奶250毫升;如果病人从不喝牛奶可以用豆浆代替,或者安排其它食物。蔬菜每日约500克可固定在午晚两餐中。剩下的食物如谷类,瘦肉类,油脂类可按营养的比例,根据餐次的分配配备在各餐中。三餐主食量可按1/5,2/5,2/5分配,或按1/3,1/3,1/3量分配。如每日4--5餐可从正餐中均出25克作为加餐。蛋白质食品最好均匀地分配在三餐中,也可留一部分作为加餐。要做到合理搭配,单纯一餐只吃素或只吃蛋白质食品(肉蛋类)的吃法是极不正确的。取消早餐,只吃午晚餐的习惯对病情控制极为不利。最好是主食与蛋白质食品互相搭配才更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哪些食物能调节血糖番石榴 有一定的调节血糖的作用,而且石榴叶比鲜果更好。动物实验证明,石榴叶中有效成分为黄酮苷,该物质对胰岛素水平无明显改善。因此,推测它不是通过改善胰岛功能,是通过提高机体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来调节血糖的。因此,糖尿病患者长期用石榴叶煎水代茶饮是有益的。苦瓜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适量地吃一点苦瓜,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但以苦瓜做菜也要因人而异,如有些人本来对苦瓜就比较厌恶,勉强为之,会导致心理、生理上的不适而影响食欲;有些人吃苦瓜后会有腹胀、腹泻等反应。鳝鱼 黄鳝鱼中含有“黄鳝鱼素A”和“黄鳝鱼素B”,这两种物质具有恢复调节血糖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实验证明,黄鳝鱼素具有显著的类胰岛素降血糖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经常食用鳝鱼(烹调方法不限)是有益的。一般坚持每天食用100~150克,连续3~4周可见空腹血糖下降,尿糖减少。银耳 含丰富的膳食纤维,且热能较低。银耳含有丰富的铒耳多糖,它对胰岛素降糖活性有明显影响。动物实验表明,银耳多糖可以影响胰岛素活性,将胰岛素在体内的作用时间从3~4小时延长至8~12小时,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桑叶、桑椹 许多报道称桑叶、桑椹有辅助治疗糖尿病的作用。它含有调节血糖作用的桑叶总多糖,用桑叶泡茶饮用,有条件的糖尿病患者不妨一试。此外,辣椒、胡萝卜、大蒜能降低血糖,而茶叶、荷叶、玉米须、鲫鱼、鳅鱼、绿豆等对改善糖尿病患者多饮、烦渴等症状有一定疗效。麦麸、魔芋精粉、海带、石花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也有间接调节血糖的作用。糖尿病患者能吃糖吗糖按分子结构一般分为单糖、双糖及多糖。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在水果中含量丰富。甜度大,吸收速度快,食后能迅速进入血液中。双糖(如蔗糖、麦芽糖)食后也很快进入血液。多糖大多以淀粉形式存在于食物中,还有一种形式为食物纤维,多糖消化吸收过缓,有利于保持血糖平稳,因此,糖尿病病人应食多糖而避免含各种糖果及含糖的点心、小食品、冷饮、果汁。糖尿病患者可吃水果吗水果中碳水化合物(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果胶等)含量约为4%~20%,因为水果含有葡萄糖,过多食用后会使血糖升高,尿糖增加,对糖尿病不利。然而水果中也含有果糖、果胶、果糖正常代谢开始不需胰岛素参与,果胶有延缓葡萄糖吸收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讲糖尿病人并不是绝对不能食用水果。可以少食水果,但要计算热能,减少主食。25g大米所产的热量分别相当于橘子150g、苹果120g、梨150g 、葡萄180g、桃250g、李200g、柿160g、枣75g、荔枝130g、枇杷260g、香蕉90g、菠萝200g 、草莓300g、西瓜500g所产的热量。也就是说,若吃500g西瓜,就减少25g主食。糖尿病人早餐吃干饭好吃干饭和吃粥对糖尿病患者的饭后血糖是否有影响?医学工作者做了一项试验。结果发现,进食干饭者,饭后血糖较平稳,基本上达到较好的控制水平;吃粥者,饭后血糖有明显的升高。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不溶于水。但淀粉加热、加水后,淀粉颗粒就会膨胀胶化,而易被消化吸收。粥加热时间比干饭长,水分多,比干饭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因而对血糖的影响更大。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早饭后和午饭前的血糖是一天中较难控制的时段。因此,早餐进食干饭更有利于这一时段的血糖控制。糖尿病人能否吃甜食糖尿病患者要严格限制白糖、红糖、蜂蜜、果酱、各种甜点心、巧克力、含糖饮料及甜果汁的摄入,因为这些食物大都含有较多的葡萄糖、蔗糖,所含热量较高,吸收后会明显升高血糖。例如在夏天的时候,有些糖尿病患者由于口渴进食了大量的可乐或者冰淇淋,会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危及生命。但是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少量进食水果的,原则是“用粮食换水果”。例如,每天可以减少半两主食(生米25克或者米饭60-70克),而进食一定量的水果:鲜枣1两半、香蕉2两、山里红2两、柿子2两半、鲜荔枝2两半、苹果3两、猕猴桃3两、桃3两半、鸭梨4两、菠萝4两、柑桔4两、葡萄4两、樱桃4两、杏5两、哈密瓜5两、草莓6两、西瓜7两。以上这些水果中所含的大都为果糖,比蔗糖的甜度高,但是吸收却比葡萄糖慢,升高血糖的作用也很缓慢,同时可以补充食物纤维及维生素,是饮食控制的有益补充。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无糖食品”,大多是添加了甜味剂的食品。市场上常见的甜味剂分为含热卡的甜味剂和不含热卡的甜味剂二种。含热卡的甜味剂包括上面提到的果糖、以及木糖醇和山梨醇等,这些甜味剂都含热量,但是吸收相对较缓,对血糖的影响较小。不含热卡的甜味剂包括糖精和阿斯巴甜等人工化合物,不含热量,不会升高血糖,但是已知有的化合物存在致癌作用,所以不建议大量进食此类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另外,糖尿病患者在进食“无糖食品”之前,一定要注意:食物中的淀粉和油类所含的热量是同样可以升高血糖的,所以不要以为是“无糖”的就可以随便吃了。糖尿病患者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大部分坚果类的食物热量都很高,例如花生、瓜子、核桃、杏仁等,每100克中大约含有40-50克的脂肪,进食之后会使血糖升高,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几个误区误解一:食疗不如吃药。迷信药物,忽视食疗是根本性错误。为了尽早达到标准疗效,切实提高糖尿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必须采用综合疗法,其中就包括食疗。误解二:日常饮食控制食品含糖量最重要。事实上,食品的含糖量是用化学的方法测出的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值,无法准确说明和正确描述这种含糖量与人体血糖的关系(即对血糖的影响状况),能真实反映食物在体内的生理效应的是“血糖指数”。“血糖指数”概念由Jenkins等在1981年率先提出。当时他们将60余种常用食物和简单糖类做人体试验,以观察各种食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算出各自占等量葡萄糖在2小时时血糖反应曲线下面积的百分比,作为各种食物的“血糖指数”。结果显示块根类蔬菜的血糖指数最高(如土豆达80%±13%),谷类次之,豆类最低。食物的含糖量与血糖指数未必成正比。显然,血糖指数比实验室静态的化学测定食物中可利用的碳水含物的含量更能真实地反映食物在体内的生理效应,根据血糖指数调节糖尿病饮食将会更准确、更科学。可以说,构成糖尿病饮食质量的首要条件是血糖指数,而不单纯是食物的含糖量。误解三:含糖量越低越好、无糖食品最好。糖之于人体具有双重作用,一是过多则对人体发生毒性作用;二则是供给人体生理代谢及病体康复的首要能量来源。对于病体而言,则更需要合理充足的能量供应,在糖尿病人饮食中糖提供的热量宜占总热量的60%左右,否则会影响病体生理代谢活动的供能及糖代谢组织、糖耐量的修复,甚至通过引起糖异生过多而产生酮症酸中毒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因此以往的“吃糠咽菜”极端限制糖摄入的饥饿疗法很快被医界淘汰,而以真正不含任何碳水化合物的“无糖”食品为主食,更是不可取。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上极难找到真正意义的“无糖”食物,因蔬菜及肉类均含有一定量的糖(碳水化合物)!甚至某些标有“无糖”字样的食品不但含糖,而且可能含糖量、热量及血糖指数还较高,如“无纯糖”的米面食品含糖量约在60%~70%以上;牛奶粉(全脂)含糖量35%,热量552千卡;脱脂牛奶粉含糖高达52%,热量361千卡。故不可盲目地不加限制的食用。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无糖”概念应有清醒的认识,对“无糖”的食品应理智地选择。“无纯糖”不等于“无糖”,市场上食品标示“无糖”是一种极易产生误导的不科学用语。假如不添加纯糖的食品即可称作“无糖”食品的话,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米、面食品(米饭、面粉、挂面等)均可堂而皇之地称作“无糖”食品!总之,对于糖摄入量的控制要从血糖指数、糖供热比值、热量含量、含糖量几个重要因素全面、科学地把握。从糖供热比值的角度而言,食品中所含糖提供的热量宜占总热量的60%左右。饮食“含糖量越低越好、无糖更好”的观念不仅是错误的,也是极不科学的。误解四:避免缺乏营养、饮食无需控制。不良生活方式——高热量饮食、体力支出过少,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因而糖尿病的治疗应首先杜绝这种不良生活方式,彻底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饮食无需控制”的观念认为,“人是铁,饭是钢,”饥饿就是缺乏营养。其实过量进食并未被吸收利用,多余的糖分停留在血液中,反而加重了病情;还有人认为可采取“血糖高了就加药”的方法则更是大错特错了。热量超标,血糖过高,最终使血糖难以控制,并发症层出不穷,不断增加的超剂量药物发生继发性失效且毒副作用日显,严重影响了糖尿病人的生命质量及寿命。这种试图以超大剂量药物控制高血糖来保证其随心所欲饮食的做法,是一种极不可取的短期行为。摄入食品量常以总热量为限,随意“吃”不是福,只有科学地吃才能保证健康。误解五:稀饭可随意喝。稀饭的固形成份多是米、面为主,并含有大量水分,尽管糖含量不高,但其所含碳水化含物(糖)消化吸收速度较快,常会致餐后血糖升速快、升幅高,这是由于血糖指数较高,故应予限制。这类似于土豆虽然含糖量仅16%,但因其血糖指数(80±13%)最高,比含糖量高达73%以上的米面食品还要受到更大的限制一样。推荐以豆浆(煮沸15分钟以上)取代普通稀饭(粥),间或添加西红柿(番茄)鸡蛋汤、豆腐脑、冬瓜海米(海菜类)汤等。这些汤类不但血糖指数极低,而且营养丰富,更具有改善脂代谢及抗动脉硬化的作用。误解六:进食既然少,就要保证精。现代食品加工机械及工艺的改进,是人类饮食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其目的本应是为人类提供更为有益健康且感官优良(色、香、味俱佳)的食品。其中“有益健康”则是任何食品加工的最重要且是首要的必备条件,它应做到尽量保留原食物的天然营养素质,在此基础上尽力改善口感。早在1965年美国专家Schroder通过实验了解到缺铬对糖代谢及动脉硬化的影响,就已明确提出精制食品对健康的危害,并例举小麦加工成精制面粉后除营养素大量丢失外,仅微量元素铬就减少了2/3,这是对糖、脂代谢调节极为不利的因素之一。但遗憾的是,我国到现在为止,很多地区人群仍习惯并热衷于食用精制小麦粉及其制品,并以这种不利于健康的不良口感习惯作为最高口感标准。甚至有相当多的糖尿病人宁愿牺牲健康以追求这种“精面粉”感官上的满足。误解七:控制数量最重要。针对糖尿病人的生理病理特点,为了达到食疗的最佳效果,在不超出总热量限制的前提下,应以改善和提高饮食的质量为主,控制数量为辅。改善糖尿病饮食质量必须掌握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血糖指数要低(50%左右),糖供热比值占食品总热量的60%左右,热量含量每百克约300千卡,含糖量约50%,营养素比普通饭更丰富、平衡,在不超出总热量前提下,主食基本满足一般食量病人的饱腹需要。这就要求食物品种要尽量多一些,主食主张采用多种谷类与多种豆类的混合成份。由于某一种谷类食物营养单一且血糖指数与含糖量较高,故不提供单独食用,又因为精制小麦粉血糖指数及含糖量比全麦粉和任何一种谷类食物都明显增加,而营养素却大量丢失,不主张单一食用。因此,不但“吃糠咽菜”之饥饿疗法和“饮食无需控制”的随意饮食主张都是错误的,而且“六两米面”之半饥饿主食方法也不完善,理应采用以“质控”为主,“量控”为辅,以提高和改善糖尿病饮食质量为核心的“质量控制”新方法。
274 评论(15)

hocheck8888

表2 运动疗法的适应证(略)  表3 运动疗法的禁忌证和限制指征(略)  3 运动的实施运动疗法泛指把运动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是人全身大肌肉群参加的周期性连续性有氧运动。病人只有根据自己的疾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合适的运动强度,以及掌握好运动实施的时间和运动持续时间。见表4。才能获得明显而持久的收益,从而使糖尿病的控制变得易行、经济而且有效。  表4 运动单位交换表(略)  4 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功能的丧失或缺乏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血糖升高直接影响病情,造成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故必须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根据血糖结果来评估饮食、用药、运动情况以及是否需要调整。患者及家属应学会使用血糖仪监测血糖,最好保持空腹血糖<1~8 mmol/L,餐后血糖<0~0 mmol/L,并定期做尿液检查,查有无酮体,若血糖监测居高不下或尿酮体持续阳性者,应立即就医。  5 评估与展望  糖尿病非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中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做好糖尿病非药物治疗,一方面可以减少糖尿病药物的过多使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延缓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和发展,减少糖尿病患者日益高涨的医疗费用,节约大量的社会资源,给糖尿病患者带来巨大的益处。在糖尿病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方面还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领域,也是当前糖尿病研究的热点之一。  参考文献:  [1] WHO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J]Geneva, 1999:  [2] 钱荣立糖尿病的代价1999世界糖尿病日口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9,7(6):  [3] 胡传峰,李立明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2,4(4):  [4] 宋 玲,王爱芹健康教育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华临床医药杂志,2002,3(9):  [5] 李凤英,房 健,王 丽,等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饮食指导[J]中国临床康复,2002,6(9):  [6] 许曼音享受健康人生-糖尿病细说与图解[M]上海:上海文献技术出版社,2002,36:  [7] 郭晓杰,殷继东,吴翠英饮食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M]中华实用医学,2002,4(16):  [8] 黄 莉,蔡筱彦糖尿病的护理[M]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4):  [9] 王淑英,呼瑞英糖尿病人的饮食控制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2,16(1):  [10] 张笃香,吕海云,刘爱柱糖尿病病因及饮食疗法[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5):  [11] Boule NG,Haddad E, Kenny GP, et al Effects of exercise on glycemic control and body mas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a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J]JAMA,2001,286:  [12] Aiello LP, Wong J , Cavallerano JD, et al R In: Ruderman N, Devlin JT ,Schneider S ,Kriska A ,ed Handbook of Exercise in diabetes 2nd ed[J] Alexandria,Va: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2002:  [13] Ross R , Dagnone D, Jones PJ ,et al Reduction in obesity and related conmorbid condition after diet-induced weight loss exercise-induced weight loss in me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nn Intem Med,2000,133:  [14] 胡永善,冯光斌,吴毅,等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肝细胞胰岛素受体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1997,12(3):  [15] Maiorana A, O,Driscoll G , et al The effect of combined aerobic and resistance exercise training on vascular function in type 2 diabetes[J]J Am Coll Cardiol ,2001,38:  [16] 吴 毅运动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及葡萄糖运载体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1998,13(27):
206 评论(13)

CHAN666233

生活法则和预防办法  一、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保护胰腺功能有帮助,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记住!   二、性生活有规律,防止感染性疾病;不要吃过量的抗生素。有些病毒感染和过量抗生素会诱发糖尿病。   三、糖耐量不正常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可以在最大限度内防止糖尿病的发生:每年吃三个月的烟酰胺、Vb1、Vb6、甲基Vb12(弥可保)增强胰腺功能;在季节更替时吃半个月的Vc、Ve,剂量要大,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清除自由基。   四、多加锻炼身体,少熬夜。   五、糖类摄入   这是相对来说,糖尿病人不能吃糖是指日常饮食不能直接食用蔗糖和葡萄糖,果糖是可以吃的,果糖的分解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但是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与葡萄糖,请患者慎食蜂蜜。
125 评论(14)

longwanli611

我现在也要写一篇关于糖尿病的毕业论文,我是学影像的,可以给我提供一些学习建议么,谢谢,急需。
192 评论(14)

H.Zoe

1、检查方面:如空腹血糖,是最后一口饭到采血8--12小时,但现在检查的一般超过了13个小时;如糖耐量试验,只有空腹血糖6、1--7、0时或餐后血糖7、8--11、0时,才有必要做,但现在动不动就做也不怕出危。 2、病因方面:胰岛素的产量、质量、分泌、结合、受体、抗体,那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血糖过高,就应对症用药逐步地消除那方面的原因。 3、治疗方面:在平稳血糖的同时一方面要注意疏通胰脏微循环,确保胰脏的供血供氧;另一方面必须注意在长期用药时对胃、肝肾施使保护。
266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