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pe_wanna
论文发表等级第二级-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论文发表等级第三级-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发表等级第四级-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由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发布中文核心期刊目录。1992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1996年推出(第二版),2000年推出(第三版),2004年推出(第四版),2008年推出(第五版),2011年推出(第六版),第七版(2014版)论文发表等级第五级-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双刊号期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一、论文发表等级-第一级-T类-特种刊物论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为特种刊物论文。论文发表等级第二级-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论文发表等级第三级-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发表等级第四级-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由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发布中文核心期刊目录。1992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1996年推出(第二版),2000年推出(第三版),2004年推出(第四版),2008年推出(第五版),2011年推出(第六版),第七版(2014版)论文发表等级第五级-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双刊号期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论文发表等级第六级-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内部刊物发表的论文分为三个级别(类):内部刊物必须为教育部门主办,以主办单位级别分为:第七级-国家级内刊(中国教育学会及其专委会、教育部等自办刊物),第八级-省级内刊,第九级-区级内刊。
第一,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一如既往地一骑绝尘,分别以27个和25个顶尖学科位居国内高校的前两位,当然这毫不意外。第二,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人文社科类强校,以10个顶尖学科位居探花,其中除统计学外,均集中在人文社科领域,与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相仿。第三,以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为代表的农林类高校,凭借农林领域的强大优势,跻身榜单前列。当然,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其他行业高校也有类似特征,只是并不这么明显。第四,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以较为均衡的学科实力跻身榜单前列;第五,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凭借天文地质等类学科的强大实力,依然位居高校前列,虽然入选学科相对冷门,但实力毋庸置疑。排名根据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框架来看,第五轮学科评估主要是从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大点来进行评级,不过除了科学研究水平中的科研项目与获奖这项外,其他的方面院校公布的消息的都不多。
首先必须明确,国家没有任何一个政府部门为期刊划分级别,所谓不同级别的期刊只是对期刊行业杂志的认知划分,以下内容仅供参考。一般来说,国内期刊分为“普通期刊和核心期刊”,其中普通期刊级别较低,适合一般事业单位发表评职称采用,核心期刊级别较高,可作为院校等学术单位科研成果体现使用。一、普通期刊(普刊)1、省级期刊省级期刊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事业单位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如《陕西教育》主办单位为:陕西省教育厅2、论文期刊等级有哪些?论文期刊等级划分:国家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指由国家部委事业单位、全国性团体、组织、机关、学术机构主办的刊物。 如《现代商业》主办单位: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二、核心期刊(核心)国内目前一般承认的主要有4大核心期刊(来源)遴选体系,凡是这些来源期刊目录里有的刊物均可认为核心期刊。1、北核: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核: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CSC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4、统计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值得注意的是:一般学术单位要求北核或南核,其中南核期刊目前算是国内最高级别。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划分方式,比如:浙江一级、二级,四川A级、B级等。期刊发表中有任何不懂的,都可以问我哈
教育部的学科评估一直以来都是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的重要参考依据。由于第四轮学科评估已经过去了5年时间,如今大家都非常想知道第五轮学科评估什么时候公布以及第五轮学科评估的完整名单,那么为了解决掉大家的困惑,本期我将为大家带来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最新消息,供查看。 一、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什么时候公布? 学科评估指的是对一级学科的整体水平评估,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高效。以下是近几轮学科评估的时间轮: 第一轮学科评估:2002年开始,2004年公布; 第二轮学科评估:2006年开始,2009年公布; 第三轮学科评估:2012年开始,2013年公布; 第四轮学科评估:2016年开始,2017年公布; 从上面的时间来看,第三轮学科评估和第四轮学科评估仅仅相隔1年就公布了。而目前第五轮学科评估的工作也在2020年11月正式开始推进,但是对于最终的公布时间官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上一轮学科的评估时间来大致算一下。 上一轮的学科评估是2015年7月,学科评估启动;2016年4月,《第四轮学科评估邀请函》下达,启动第四轮学科评估工作;2016年6月底前,完成材料邮寄;2017年12月28日,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正式公布。 所以按照以往的时间推测,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时间可能是在 2022年。 但因疫情影响,学科评估活动可能也会相对推后,所以具体时间须以官方发布的为准。 二、第五轮学科评估完整名单 由于第五轮学科评估尚未公布,所以第五轮学科评估完整名单暂时只能做一个预测。高考100根据各高校所获得的国家科技奖数量来为大家分析预测部分学科评估第五轮结果,仅供参考, 新一轮学科评估结果还请以教育部公示为准。 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16-2019年中国大学国家科技奖排名》,从获得奖项的数量来看,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排名有可能上升的有: 1、理学学科 兰州大学的地理学从B+升为A-(1项); 西北大学的地质学从B+升为A或者是A-(1项); 南开大学的化学从A升为A+(2项); 河南大学的化学从B-升为B或者B+(1项); 华南农业大学的生物学评估为C+或者B(1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数学从A升为A+(1项); 2、工学学科 浙江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从A升为A+(4项); 同济大学的测绘科学与技术从B+升为A-(1项); 武汉理工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从B-升为B+或者A-(1项); 华中科技大学的电气工程从A升为A+(2项); 北京邮电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从A-升为A(3项); 大连理工大学的机械工程从A升为A+(3项); 3、医学学科 天津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从B-升为B+(1项);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从A升为A+(5项); 苏州大学的临床医学从B-升为B+或者是A-(3项); 温州医科大学的药学从B-升为B+(1项); 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从C+升为B或者B-(1项); 4、农学学科 四川农业大学的畜牧学从A-升为A(2项); 河南农业大学的畜牧学从C+升为B(1项); 浙江农业大学的林学从B+升为A-(1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兽医学从B+升为A-(1项); 南京农业大学的园艺学从A-升为A或者A+(2项); 扬州大学的作物学从B升为A-(2项)。 此外,虽然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尚未公布,但已经网传出了个别学科的评估结果,比如中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