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irui20
立志成才的例子-----志者事竟成的例子很多,传说中的愚公,立志移山,经过子子孙孙寒来暑往的努力。终于成功。司马迁写《史记》,孙康映雪、王冕学画都是个人立志成功的典范,苏洵从37岁才开始刻苦读书,终于名列唐宋八大家,毛泽东同志从小就立有远大志向,最终缔造了新中国及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周恩来同志从小就志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张海迪身残志坚,学会了多门外语,成为当时青年人的楷模,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寒门学子克服困难成才的故事,还有很多残疾朋友克服生理不便创造奇迹的故事,如用双脚写字、修表等等。这些事迹都令人敬佩。比之古人在文化科技落后条件下进取,比之家境贫寒的人,比之身体有残疾的人,在新中国和平建设时期幸福生活着的我们每一个人,没有理由不立志、不成才!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方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径长沙时写下了《沁园春•长沙》,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了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当个人、民族、国家处于逆境时更要奋发立志,司马迁曾总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违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这些都是语文教材中发奋立志的例子。有志者事竟成,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奋发立志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使学生明白,奋发立志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人生旅途中要不断砥砺操行,从而完成大志。 